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宣传统战部 > 内容
“一路一景,路生美景”,到过高新区的人,都会对一条条郁郁葱葱的美丽公路印象深刻:S122、黄河路、机场路、长江路、龙江路、玉龙路等纵横交错的精品示范路将高新区的自然生态、区位优势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各条农村公路节点(线)岔口上,景观植物错落有致、各具特色。
如果说高速公路是交通大动脉,那农村公路就是毛细血管,它通村达户,与百姓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高新区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实现城乡一体的重要途径,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富民增收的重要体现,持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力争今年内建成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区。
建设好:双车道以上通行比例近半
[亮点] “谈到农村公路的变化,我有发言权。近年来,村里所有的几条坑洼泥路‘脱胎换骨’成了‘景观道’‘康庄路’。村民们‘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孟河镇双亭村原党总支书记蒋兆忠说。公路通了,民心畅了。如今,一条条笔直开阔的农村公路犹如一根根拨动的琴弦,奏响高新区城乡一体化的最美旋律。
[举措] 今年高新区将新改建农路80公里、改造农危桥20座,继续实施农路提档升级。乡村道四级双车道及以上公路比例确保48%以上,农村公路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比例确保45%以上,县道达三级公路标准,农村公路三类及以上桥梁的比例不小于95%,危桥总数逐年下降。完成县乡村道安保工程改造90公里以上,全面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
管理好:从部门专管到齐抓共管
[亮点] 戎建飞是西夏墅梅林村主任具体负责落实梅林村的大小事务,还有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村级路长”。去年冬天的第一场寒流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去村里查看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如果出现情况,村里也能第一时间抢通道路。”他说,以前农村道路出现状况,他们唯一做的事情就是上报交通部门,等待救援。如今当上了“村级路长”,他担负起了共建管理农村公路的职责。
[举措] 实行“县道由公路部门路政执法、乡村道由镇农路办路政执法”的路政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农村公路路政群管(协管)网络,实现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全覆盖。全力整治穿越城镇、村庄的公路,具备条件的农村公路全部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完善农村公路安全保护设施,在乡道、村道的出入口设置必要的限高、限宽设施,并予以公告。加强农村公路超限运输车辆治理,采用固定与流动检测相结合模式,加大现场查处与源头治理力度。
养护好:公路急病急治、慢病根治
[亮点] 区农路办组织相应专家对全区各镇农村管理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从道路到桥梁,从基层到面层。路面病害处理、路面清扫、边沟开挖、路肩整修、涵洞清理等,涉及公路桥梁范围及周边环境整治的每个业务进行手把手培训。短短半年时间,管理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大幅提升,外业作业水准逐步专业化,内业台账管理水平规范化,原本考核靠后的孟河镇成功“逆袭”。
[举措] 推行养护长效管理,及时修复公路病害,做好预防性养护,提高养护效率。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的比率县道不低于95%、乡村道不低于85%。加大新技术应用,启动210县道魏汤线“绿色公路”示范工程建设。提升绿化水平,宜林路段,县道绿化率达100%,乡道绿化率达98%,村道绿化率达95%。开展公路绿化安全隐患专项治理,保障通行安全。农路养护需要的经费全部纳入区、镇两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运营好:做足“美丽公路+”文章
[亮点] 去年,S122通车了,这条在连绵10多公里的新龙生态森中穿行的公路,不仅成为高新区北部又一条快速通道,还将西夏墅梅林村与高速、高铁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这个曾登上央视的田园小村一下子热闹了许多,前来观光休闲的市民络绎不绝。村干部形象地告诉记者:“美丽公路带来了美丽经济”。
[举措] 根据路网出行需求,新辟、调整、优化公交线路,在县道及重要乡村道公交站台、校车停靠点设置港湾式停靠辅助标志标线,保障停靠安全。推进区、镇、村三级物流站场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多站合一、资源共享”模式,依托农家店、农村综合服务社、邮政快递服务点等,发展紧密型农村物流联系网点,进行各站点服务设施改造,完善健全农村物流的末端网络。开展“快递下乡”工程,力争每个行政村新增1—2家便民物流点,确保物流网络实现区、镇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