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城市”的建设目标,强调了“五个统筹”的具体要求,区第四次党代会也提出建设“产城融合先行区、和谐幸福宜居区”的发展方向。在全面部署落实“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城建局重点围绕城乡建设、生态文明、行业管理和队伍建设开展工作,全面推进城市环境生态化、城乡建设一体化和城市管理精细化。
一、全面推进城乡建设,功能不断完善
一是省、市重点工程。配合推进轨道交通一号线新北段建设,完成特殊附作物矛盾处理及征地清障工作,基本解决拆迁矛盾。协调推进S122常州东段工程建设,10月份竣工并交付使用。政泰路建成通车。新孟河拓浚工程基本完成集体土地动迁工作,牵头完成沿线桥梁及接线道路、管线迁改的方案研究工作,组织新美水务进一步推进。二是区重点工程。基础设施PPP建设模式全面推广,一期项目加快施工,二期完成社会资本选择,三期紫金山路完成专家意见审查。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咬紧“三连冠”的奋斗目标,全局坚定目标信心,促成联动,形成合力。前三季度,暂列全市第一。“931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中村、老住宅小区、背街小巷、城市河道、低洼易淹易涝片区、城市街头绿地、高架两侧环境整治、停车设施整治等8个类别10项整治任务全部完成。三是民生幸福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农村道路和危桥改造工程共计完成道路改造35.59公里,危桥改造17座。“四好农路”省级示范区创建全面启动,区级管养道路的整体方案已经全部落实,部分道路已经开工建设,其余道路在年底前全部完成招投标前期工作,2017年全部实施完成。老住宅小区提升整治工程,根据整治计划,23个改造项目基本完成,计划年内全部投入使用。四是积极推进集镇建设工作。新增集镇污水管网25.6公里,新增集镇绿化面积36.52公顷。组织开展组织美丽宜居小镇和省级美丽乡村申报工作。五是污水管网建设。全区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实施方案正在编制实施方案,计划2017年全面建设。
二、全面落实生态文明,成效不断显现
新龙湖湿地公园上半年已经完成建设,对外开放;三江口公园土壤覆盖和近期绿化按市政府要求节点于5月底完成,进一步的提升工程正在按程序办理前期手续,同步开展施工图设计,岛头绿地完成设计,准备组织施工招标;光伏产业公园绿道、廊架等设施工程已完成,绿化种植完成85%,计划年内完成;商务区中央公园完成设计招标和相关前期手续,施工单位已进场开工建设。龙须路、乐山路街头绿地土方调整已全部完成,已开始绿化种植,计划12月中旬完成;叶家码头街头绿地的土方调整已全部完成,绿化种植(主要采用行政迁移苗木)完成30%,计划年内完工。藻江河生态廊道可实施段全部完成,占全线的90%,剩余堵点正在与沿线乡镇沟通协调,推进动迁矛盾。S122生态廊道目前完成95%,梅林村补建段地形基本到位,下一步结合梅林村庄设计要求实施,计划年内完成。藻江河生态绿道可实施段全部完成。东支河绿道混凝土基础全部完成,准备浇筑面层,绿化正在全面施工,计划年内完成。高架沿线补绿根据市进度要求补种完成。配合市、区创森办开展森林城市验收申报工作,相关项目全部完成。绿色建筑示范区按照省文件要求全区城镇建筑全部按照绿色建筑进行设计,从土地出让、施工图审查、施工过程绿色评价,竣工验收和资金补助各环节全方位实施绿色监管,获得绿建设计标识面积约47.92万平方米,绿色审图建筑面积151.95万平方米。完成欧盟委派第三方评估团对我区的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试点项目中期评估工作。光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完成试生产,全面投入使用,着手开展二期前期工作。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建筑工地和砼及砂浆搅拌站扬尘控制,加大道路洒水保洁频率,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巡查,限时整改。
三、全面优化行业管理,服务不断升级
一是建筑业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手续均实现了申报工作数字化。今年1-10月全区共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176份,涉及建设单位118家,总建筑面积262.2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85%;总工程造价30.31亿元,同比下降35.11%。积极开辟绿色通道,为全区120项重点工程保驾护航,办理重点工程提前开工流转21项,项目总面积20.99万平方米,合同金额3.43亿元。依托信用管理平台,坚持用不良行为记录手段,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前10个月,共对44家企业和9名个人进行了不良行为记录。深入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开展2016年二次建筑、市政工程综合大检查,对全区在建工程进行全面质量、安全排查。1-10月对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因未经竣工验收合格擅自交付使用等20起违法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罚款金额527.59万元。规范国有资金投资工程招投标,创新招投标办法,稳步开展电子化招投标工作,1-10月,共计办理施工类工程项目发包备案436个标段,完成招标总值54.09亿元,办理服务类项目发包备案218个标段,完成招标总值1.92亿元,施工项目电子化招投标率为100%。积极开展创先创优活动,组织全区21项建筑工程申报市优质“金龙杯”工程、3项市政工程申报市政优质示范工程,11项工程申报市级文明工地,9项工程申报省文明工地。二是房产管理。严格落实政策,促进全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1-10月,共计批准销售商品房13546套,建筑面积98.48万平方米,占全市批准总数的18.96%;实现销售商品房17699套,建筑面积181.58万平方米,占全市的24.11%,同比销售面积上升54.10%;今年我区商品房销售量价齐升,尤其9月份上涨幅度较大,1-10月商品房销售均价6631.12元/平方米,同比上涨4.15%。其中,商品住宅销售均价6882.8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5.79%。目前可售余量共计228.44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30.2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68.76万平方米、商业44.91万平方米、办公17.91万平方米、车库83.4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形势较好,土地暂停出让措施效果初步显现。提前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公租房基本建成2526套,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安置住房新开工1332套。完善物业管理工作考核机制,共12家物管企业申领资质,指导完成7个小区业委会成立、换届备案,完成了蓝色港湾、长兴好日子等31个项目的物业服务合同备案工作。建立维修资金应急使用认定工作机制,本年度收取592.68万元,老小区维修资金使用768.11万元,目前账面余额为9977.71万元。加强公房维养管理,对已出租公房进行不定期巡查,完善公房租用手续,截止到10月共收缴公房租金14.07万元。三是动迁安置。完善集体土地动迁规章制度,积极研究货币化安置和集体土地安置包干。1-10月,共计安置6208户,安置面积约84.8万平方米。已交付了孟河镇富民景园三期、罗溪镇空港五村、怡盛花园,安置住宅面积29.46万平方米,年内还将交付安置小区3个,安置房面积53.5万平方米。四是建筑质量安全。截至10月份,今年房屋建筑工程新受理质量安全监督141项,建筑面积261.33万平方米;建筑工程竣工188项,竣工面积420.69万平方米;市政和基础设施工程新受理质量安全监督22项,综合监管验收23项。1-10月份共组织参加全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综合、专项检查6批次,组织参加工程质量安全学习、培训活动共3批次,共受理工程质量投诉76起;全区24项建筑工程获得了市优质“金龙杯”工程、2项市政工程获得常州市政优质示范工程。开展建筑工程、市政工程质量巡查,对存在问题较大的工程采用加强复查、建筑材料质量抽检、告诫谈话、开不良记录、局部停工等手段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区内建设工程不发生严重质量安全问事故。五是城市功能完善。行道树遮挡标识标牌、路灯,交通主干道的红绿灯绿波,城市排水管网的改造,核心区道路的功能调整及渠化及停车研究及规范化按照省、市要求,正在组织创建省级城市管理示范路龙虎大街。龙锦路、衡山路、新桥商业街等3条市级城市管理示范路和玲珑涉区、国宾社区、漕河社区、橄榄城社区等4个示范社区已通过市级考核验收,7条区级示范路创建工作也将在11月份按计划考核验收。六是环卫保洁。对核心区56条主次干道的257公里的机械化作业全面提标,积极探索道路清扫保洁市场化运作模式,确定下阶段市场化发包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着手建筑废弃物处置场所的选址和方案调研工作。七是民防、地震工作。修订《城市人民防空袭方案》,完成人防专业队伍整组点验,西夏墅镇梅林村疏散地域疏散指挥中心基本建成。截止10月,人防工程立项3.19万平方米,竣工8.14万平方米;收缴工程易地建设费累计1014.06元,收取人防工程使用费128.06万元。
四、全面锤炼队伍建设,面貌不断提升
一是强化责任,坚持廉洁从政。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增强“四个意识”。其中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实行“一把手”带头、负总责,结合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分工,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进行分解细化,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强化检查考核,纳入全局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坚持在局《工作简报》上刊登本单位优秀干部职工的先进事迹,用身边典型教育身边人。强化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坚持集体决策制度、“三重一大”制度、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等。坚持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集体会商、集体决策,严格按照区政府相关文件要求执行。加强监督检查工作。主要是通过在工作推进中查找不足,在来信来访中发现问题,在审计监督中堵塞漏洞,在巡查及谈心交流中提醒干部。二是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对照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机关要求,对年度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进行责任分解,具体落实细化到每个单位、部门和每一位分管领导身上。全面落实服务对象跟踪回访制度,及时掌握工作人员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作风情况、办理过程、结果的满意度以及廉洁自律等情况。三是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各支部列出学习计划,对照要求扎实开展。严格查摆问题、重点解决问题,通过讨论交流、支部书记上党课、交流学习心得和微党课等方式,在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力求实效。四是做好干部选拔工作。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和依法办事的原则,严格执行干部选拔程序,在组织考察、党工委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对部分内设处室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进行了调整,建立多梯度、多层次的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