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北区人社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局长三年目标责任清单和年度重点工作目标,着力“强人才、保民生、促和谐”,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7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优”字当先,人才引育精准发力。修订完善《常州高新区领军人才创业项目政策兑现实施办法》、《常州高新区关于推进社会工作人才引育的实施办法》等10项制度,深入实施“名校优才引进计划”和“职场精英引进计划”。截至10月,全区引进人才7781人,其中高层次人才626人;引进国外智力项目21个,引进外国专家91人;新增专技人才5488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645人;申报省“双创人才”23人,参加答辩15人,双创人才申报数、答辩数位居全市第一;申报省级创新实践基地5家,常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成功创建成省级博士后工作站;47个项目获“龙城英才计划”第九批优先资助,拨付“龙城英才计划”C类项目资金1365.2万元、产业紧缺人才资金419.39万元、引智项目资金96.5万元。历时半年、举办20场培训竞赛、涉及11个工种近千名职工参加的新北区第二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圆满落幕。
(二)“实”字着力,就业创业稳步推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博览人才,集聚新北”、“重点企业校园行”、百企百校招聘等活动,举办专场招聘会46场,累计提供岗位2.63万个;组织开展劳务对接活动,向甘肃庆阳、陕西安康等劳务输出地提供岗位4100余个;积极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引育工作,创新开展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认真开展省级创业型示范单位创建,河海、三井街道基层平台标准化建设通过省级评审,成功创建为省级创业型示范单位。龙琥创业中心成功创建省级大学生创业园,成为2017年全市唯一一家上榜单位。截至10月,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015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92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63人,实现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3334人。
(三)“广”字用招,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每月210元提高至每月230元;被征地农民老龄段保养金由每月670元提高至每月750元。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市本级统筹区,新北区率先实现全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转入省养老保险信息系统运行;在全区范围内建立社会保险业务和省社会保障卡业务区、镇(街道)两级经办服务平台,实现区域内社会保险和省社会保障卡业务全城通办。截至10月,全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27422人,净增缴费1001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61.16%和500.80%;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27481人,净增缴费1011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61.72%和505.95%,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同步完成。
(四)“严”字突显,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积极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大培训,认真开展企业薪酬和制造业成本监测工作,完成集体合同备案31起,企业特殊工时行政许可审批55起,工伤认定受理1986件。积极开展劳动保障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持续做好劳动监察“驻点式”执法工作,顺利启动劳动保障监察“双随机”执法监察工作,截至10月劳动监察大队定期书面审查单位4059户,处理集体劳资纠纷案件11起,立案受理投诉举报224起,案件按期结案率为100%。仲裁院出台《新北区劳动人事争议巡回庭管理办法》,设立劳动争议法律援助工作站,积极创建基层调解中心,春江、新桥、罗溪等6个镇(街道)完成调解中心规范化评审申报工作,截至10月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135起,审结案件784起,结案率为69.07%。
(五)“稳”字为本,人事管理规范有序。全面完成31名公务员(含参公人员)、45名事业单位人员招录工作,圆满完成16家参公单位146名工作人员参公登记工作。出台《关于规范新北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化用工管理的意见》,招录社会化用工189名。联合社会事业局探索公办中小学实行员额管理,招录聘用制教师198名。有序实施职务职级并行制度,为97名科员、44名科级干部办理了职级晋升。认真开展“送教上门”活动,精心组织“服务之星、敬业之星”党性教育培训和2017年度新进公务人员培训班。印发《新北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时考核实施办法》,平时考核工作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国企负责人薪酬体制改革,下发《深化区属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拟定《涉改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认定办法》和《区属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完成涉改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调查工作。
(六)“强”字贯穿,民政工作推陈出新。出台《“十三五”城乡社区发展规划》,完善《2017年新北区城乡社区建设考核办法》,成立城乡社区工作委员会,建立了议事规则和联络员会议制度,有效助推全区社区治理发展。建立社会组织党支部,研究制定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双孵化机制方案,全面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举办中国好公益平台常州市新北区推荐会暨第二届北斗星社会创业大赛决赛,为社会组织发展搭建广阔舞台。制定了《新北区“十三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新北区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投入近100万元为全区养老服务单位配备适老化设施设备,引进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养老产业促进会,投资1.5亿元建设1万平方米的国际养老产品展示体验中心,区社会福利中心综合楼、奔牛镇福利院改造项目前期顺利推进。依托上海海阳智慧养老平台,为1万余名政府援助对象及社会老人提供助医、助洁、助浴、助餐等个性化居家服务。率先在全市启动省级双拥模范区“三连冠”创建工作,成功举办建军90周年“八一”双拥晚会,优质高效完成军地互办实事任务,积极支持部队建设和发展。
(七)“惠”字立足,扶贫帮困深入人心。在辅助性就业实现各镇、街道全覆盖的基础上,区残联创新思路为辅助性就业工作室员工投保了雇主责任险。现全区辅助性就业工作室已达17个,参与辅助性就业的人数达248人,实现加工收入约177万元。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作先后两次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介绍,无锡、泰州、大庆等地残联也多次来我区实地考察学习。区红十字会深入开展救灾、救助、救护工作,积极推进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积极开展红十字特色养老照护志愿服务。截至10月,全区共保障城乡低保居民2605户、4473人,发放保障金2031万元;救助困难残疾人7997人,发放“两项补贴”3094万元。
(八)“细”字托底,队伍建设再上台阶。调整完善人社局党组织架构,建立人社局党总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泛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工作;积极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及咨询电话,办理政协委员提案18件、人大代表建议3件,满意率为100%。积极举办“人社政策基层行,服务群众心连心”政策咨询活动;认真开展“我为常州高新发展献一策”、“我为常州发展献一计”活动;组织开展“人社大讲堂”活动,大力开展“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活动,“三大一实干”活动走访群众3073户,走访企业25家,办理督办件4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