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进入2017年以来,全市工矿商贸领域已发生18起事故,造成19人死亡,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2月21日接连发生3起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常州金土地建设劳务有限公司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钟楼院区施工时,发生坍塌事故,死亡1人;2辆外省装运乙酸乙酯的槽罐车在常州德尔玛汽车附件有限公司厂区内用泵非法倒罐时,突发爆燃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常州清红化工有限公司在硫酸罐维修过程中发生闪爆,造成1人死亡1人轻伤)。事故暴露出部分地区和企业节后复工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防范措施不得力、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等突出问题。尤其是一些化工企业,虽然经过了前期安全专项整治,但违法违规行为仍未杜绝,危化品特殊作业制度仍未有效落实。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有效遏制当前事故多发势态,为全国两会顺利召开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现就做好两会期间和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
随着天气转暖,生产经营活动复工复产集中到来,安全生产进入到事故易发高发时段。抓紧抓实两会期间和春季安全生产工作是遵循客观规律、强化工作针对性的必然要求。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必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强化安全生产针对性预防措施,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各镇(街道)和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认真分析本地区、本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上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严格的责任,切实抓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扭转被动局面。各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依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加大安全投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为全国两会顺利召开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为实现全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立即组织开展节后复工复产安全大检查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刻吸取近期事故教训,按照条块结合的原则,以查治隐患为重点,以防范事故为目标,迅速组织开展节后复工复产大检查。各镇(街道)要将安全检查与执法工作相结合,组织专家,重点对本辖区内企业特殊作业管理进行检查,严惩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所监管行业企业进行逐个检查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全面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活动,排查各类岗位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及时排查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对节后新返岗的员工进行一次集中安全知识和岗位安全操作的再教育再培训。
三、加强危化品领域“打非治违”和特殊作业安全管理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严厉打击单位和个人将房屋或其它建筑物租借给他人或单位从事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和违法从事危险化学品仓储、堆存、装卸、过驳、拼装等经营活动,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危险化学品企业在所有特殊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特殊作业负责人必须到现场检查防火、防毒、防爆等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消除现场隐患,严禁未经审批开展特殊作业,要做到“一点一证、一事一证”。各镇(街道)要通过特殊作业专项检查与年度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特殊作业进行排查,发现违规行为依法实施处罚,打击一处、整治一处、巩固一处。特别是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停产检维修、节后复产复工和曾因特殊作业发生事故等企业,要进行重点检查。区安委会将对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有重点、不间断的随机督查。
四、切实加强应急值守,有效提升安全生产应急反应能力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两会期间和节后复工复产的应急值守工作,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严禁擅离职守。要严格执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全面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和其他紧急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和处置工作,确保事故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及时、准确上报。要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应急组织机构、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落实到位,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最低限度减小事故损失。
各地、各部门和单位接此通知后,要结合实际,立即对近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部署,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强化齐抓共管、严格执法、规范履职、值班值守和应急准备,全力以赴抓好全国两会期间和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并于4月10日前汇总检查结果,形成书面工作总结报区安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