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是《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全面落实年,我局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目标,按照“十三五”规划明确的目标要求,上下同心,不辱使命,抓好辖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有效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为全区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保驾护航”。2017年的工作思路简要归纳为以下五句话。
一是强化“一个意识”。这个意识就是安监工作的“红线”意识。要确立“安全生产线”就是“生命线”的理念,通过营造宣传教育氛围,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依法实施行政管理,严格安全生产监管,不断提升服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质量。把2017年度作为“安全生产执法年”,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增加事前处罚频次,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变成“带电的高压线”, 促使企业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达到强化 “红线”意识的真正目的。
二是坚持“两个导向”。一个是坚持共治共管的大格局导向。创新安全生产的社会化治理功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安全生产共治治理新机制,推进安全生产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安全生产共治格局。第二个是坚持企业安全诚信体系导向。加快推进危化行业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力争2017年度依托“常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安全生产不良信用记录和“黑名单”与省、市相关部门和单位互联互通,并同步推进建立各镇(街道)的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建设体系及信息化平台建设并逐步投入使用,同时向其他行业推广延伸。
三是突出“三个管控”。 (1)突出危险作业管控。加快建立企业危险作业监管制度,对动火、受限空间等危险作业实施许可管理试点,即须经专家对作业方案和作业防护措施现场审核后企业方可组织实施,严格按照“谁审核、谁负责”,“谁作业、谁负责”,“谁监护、谁负责”原则,确保危险作业管理措施执行到位。(2)突出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建立起“以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为重点,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差异化监管和精准化执法为抓手,以层层落实企业岗位责任为核心”的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指导、源头管控、标本兼治、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抓基础建设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的责任和防范措施逐级落实到企业各个岗位,促进企业提升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3)突出安全监管效率管控。推动各镇、街道设立单独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配齐配强一线安全监管力量,织密“四化融合”、“三位一体”安全监管防控体系网,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支持,加大执法装备投入和经费保障力度,优化机构设置和监管体系,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效率。
四是推进“四大建设”。(1)推进“科技兴安”工程建设。加强高科技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建设新北区安全监管一体化云系统,实现通过该系统能实时调阅企业安全组织架构、安全管理制度、重点区域作业等基本信息,实时监控仓储物料变化、工艺参数波动、危险作业实施等动态过程,全面掌握企业生产一线信息,智能预警各类风险隐患,实现网络监控、在线执法功能,提升安全监管执法信息化水平,为区域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提供有效支撑。(2)推进执法监察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执法管理制度体系,健全一般行政处罚案件审理、行政处罚案件会审、执法监察激励约束、安全生产举报案件核查和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机制,并以流程图的模式向社会公开并接收监督。(3)推进基层安监队伍建设。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要求,狠抓安监队伍建设,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力度,推行乡镇(街道)安监骨干到区安监局交流轮岗锻炼等方式,提高基层安监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进一步提升基层安全生产监察执法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业务、作风“三过硬”的安全监管队伍。 (4)推进化工园区优化转型建设。针对化工园区产业层次低、安全风险大的现状,按照“产业高端、土地集约、生态优美、安全发展”新思路,启动新一轮滨江化工园区安全提升工程,以安全高效、保障长远为标准,加快建立园区企业安全生产综合考评、淘汰退出机制,坚决关停取缔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安全风险大的工业企业。研究我区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提高园区项目安全生产准入门槛,招引一批安全管理理念先进和管理水平高的优质项目入园,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决心提升化工园区安全发展水平。
五是落实“五个保障”。(1)组织保障。要用好区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这个平台,加强综合协调,强化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的精诚协作,通过建立健全安委会例会制度,明确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职责,不断完善综合协调机制,实现全区安全监管综合治理的最强合力,确保全区生产安全。(2)经费保障。加大对安全设施设备、专项整治和隐患整改、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安全监管装备和信息化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奖励经费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推进安全生产软硬件建设,提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在动力。(3)人员保障。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增加安监局人员编制和人员数量,并根据基层安监能力建设要求,通过招聘、选聘、应聘等方式,按照“1+2+N”的标准逐步配齐配强基层安全监管力量,通过轮岗交流,多岗锻炼,促进基层安监干部能力提升,为全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持。(4)制度保障。坚持安全生产高层抓、专业管的工作理念,继续在全区危化品企业推行安全总监制度,完善安全总监的准入备案、奖惩、离职审核、履职报告备案等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加快建立化工园区第三方专业机构驻点管理制度,尽快实现危化企业日常安全检查和危险作业实施的专业化监管。(5)教育保障。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培训机制,健全安全培训考核体系,加大与市安全生产宣教中心的合作力度,完善安全培训机考和实操考核管理。加强“三项人员”培训,形成行业培训、企业自主培训相结合的格局。完善督查机制,加大安全生产培训专项执法检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