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要素资源保障匮乏、区域竞争加剧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全区商务工作,特别是外资“稳总量”、外贸“保增长”面临形势极为严峻。从1~10月完成实绩来看,协议外资、到账外资完成不理想,与时序进度要求落差很大;从储备项目情况来看,虽然数量不少,但是成熟度高的大项目不多;外贸进出口则受市场波动影响很大。2016年,全区商务工作面临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此,我们将对全局干部职工思想再鼓劲、责任再明确、执行再加压,不断提振“精气神”,打好“攻坚战”,全力推进区委、区政府下达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
1.招商工作:推进三个转型。紧扣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在招商产业导向、招商国别(地区)、招商模式上推进三个转型。一是推进产业招商转型。在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围绕智能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五大重点领域推进招商工作的同时,以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为契机,推动更多招商资源向3D打印、智能机器人、高性能传感器、高效储能电池等前沿领域倾斜,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同时有效整合产业链、创新链、投资链、服务链、人才链各种要素资源,大力发展地区总部,生产性服务业(工业设计、高端研发、仓储物流),金融及类金融产业(外资投资性公司、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移动支付、网上银行),营造有利于制造业快速发展的综合环境。二是推进地域招商转型。紧密结合当前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对于欧美、日韩、港台等主要招商国别(地区)差别化对待:欧美地区要坚持引进整车整机以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研发项目;对日本要把高端研发中心,以及旅游业、健康产业、金融业和教育产业等“4k产业”作为新的突破口;对港台要聚焦楼宇经济,大力引进金融及类金融、消费性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养生保健、康复、养老、健康旅游)。三是推进招商模式转型。借鉴新加坡产业园区和苏南先进开发区的成功经验,探讨在现有产业园区中采取“园中园”模式引进一批有投资意向、符合园区产业规划、有信息渠道的大项目和大企业,借力招商,持续推动招商模式创新,在今年科技经贸洽谈会上签约的千年资本产业园和中国两岸生命科技产业园都是这一模式的范本。同时,要立足现有专题园区,进一步加大与产业类型相似国际友好园区的缔结、交往力度,在密切经贸往来中承接产业、企业、项目转移,寻求突破重大外资项目的新契机。
2.外资工作:紧扣三个环节。牢牢抓住在谈、到账、信息等三个关键环节,全力促进外资稳总量、提质量、促转型、增后劲。一是强势推进在谈项目。目前我局共有在谈注册资本超3000万美元项目33个,累计注册资本20.1亿美元;另有注册资本500万美元以上项目41个,累计注册资本超5亿美元。我们将切实抓好这74个重大在谈项目的推进,全力争取台湾单抗药物、德国装备制造、瑞士香料、法国圣戈班石膏建材增资等项目尽快签约落户。二是盯紧盯牢到账项目。每周滚动排出重大到账项目计划表,把催缴资金到账的责任落实到每个招商局和每个人,要求逐个项目提出明确的推进举措和时限要求,落实专人主动上门去“盯”、去“催”,同时,形成常态化的定期督查机制,坚决不在催缴资金到账上浪费一秒钟。三是抢抓源头项目信息。我们将在抢抓源头项目信息上下更大功夫,要求全体招商人员以更高频次“走出去”拓展、拜访客户,特别是驻外联络处,要对驻点地区的重点中介机构、重点招商企业、重点展览展会等信息渠道,进行“地毯式”的走访;聚焦“八大产业链”、生产性服务业以及金融(类金融)产业,继续在境内外组织一系列的产业推介活动,拜访对接一批世界500强和知名跨国企业总部,挖掘、推进一批重大在谈项目;同时,由各招商局牵头,加强与各园区镇(街道)联动,走访有增资扩股、新设项目潜力的外资企业和有境外上市、收购并返程投资实力的民营企业,把现有各类渠道挖深挖透,挖出实效,为当前及“十三五”招商工作的顺利开展储备充足的项目信息。
3.外贸工作: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重点企业。加强与各园区(镇、街道)联动协作,共同对年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121家重点外贸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走访,全力帮助重点企业向上争取各类扶持资金,助推企业在“品牌塑造、转型升级”上实现大提升,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二是突出新增长点。紧密结合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引导企业进一步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鼓励中小型外贸企业利用各类境内外展会、第三方网站等平台抢抓订单,用好Google AdWords体验中心、四海商舟“众创空间”等载体优势,帮助传统外贸企业借助互联网开拓国际市场;依托常州综保区现有监管优势和创意产业基地产业基础,引进培育更高层次跨境电商平台,发展壮大电商经营主体,全面推进我区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工作,开拓新的外贸增长点。三是突出载体建设。继续强化出口基地、进口交易中心建设,发挥好现有省级、市级出口基地,省级出口品牌企业和市级进口交易中心示范作用,全力协助新阳科技申报省级进口商品交易中心。
4.外事工作,抓好三项工作。一是严格按照全市因公出国(境)大检查要求,做好因公出国(境)管理相关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时间节点和要求,结合重点园区、重点项目、重大招商活动,做好2016年全区因公出国境计划制订报批工作;对照中央、省市因公出国(境)最新规定和全市因公出国(境)大检查的要求,围绕中心工作,做好赴重点国家(地区)重要招商团组报批工作,确保团组按时顺利出访。二是积极推进友城工作和国际友好交流活动的开展。加强与区社会事业局、教育局、新桥中学等单位的交流沟通,为新桥中学与德国罗特中学2016年开展校际互访交流做前期准备;从实际出发,以跟踪推进荷兰农副产品进口保税、物流、集散基地项目为切入点,推进中—荷航空产业发展合作园区的务实合作;组团出访美国、加拿大,推进北美地区友城相关工作。三是充分发挥区外企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外资企业、外籍人士之间的互动交流,在促进外资、稳定外贸、提升城市的国际化功能上有更大作为。
5.贸易工作,聚焦三个抓手。以市场、网点、消费为抓手,促进商贸流通行业大发展、大繁荣。一是抓市场秩序的规范。对照文明城市有关标准要求,加大辖区内城区菜市场、商场超市、加油站的巡检力度,确保消防安全;加强对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运行监管,保障民生消费;进一步强化商业预付卡管理,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切实做好酒类经营户登记备案工作。二是抓商业网点的布局。深化落实市、区《商业网点规划》,引导各类商业设施合理配置,提升城区的国际化功能配套,加快推进菲律宾SM商业综合体建设,组织新北万达、丰臣国际、月星环球港开展多种形式促进消费活动。三是抓商业模式的创新。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服务业态,鼓励引导商贸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同时,充分发挥区餐饮协会的作用,深度挖掘各镇、街道的民俗历史和餐饮文化,组织弘扬餐饮文化的系列活动,促进民生消费,打响地方名片,带动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等产业提速发展。
2016年,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定职定责,提速提效,全力推进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全力推进外资、外贸总量、质量、结构“三提升”,全力推进商贸流通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为我区加快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高新区商务局(招商局)
2015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