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6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1.利用外资。1-10月,累计新批外资项目61个,其中,新设项目32个,增资项目29个;协议注册外资完成6.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0.5%,完成年度计划(11亿美元)的55.6%;实际到账外资完成4.48亿美元,同比增长69.3%,完成年度计划(8.5亿美元)的52.7%;新批及单次增资注册外资超(近)3000万美元项目7个,完成年度计划(10个)的70%。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完成8.5亿美元。
2.对外贸易。1-9月,外贸进出口完成74.3亿美元,同比下降7.9%,其中,累计出口52.2亿美元,同比下降8.3%,完成年度计划(76亿美元)的68.7%;累计进口22.1亿美元。进出口、出口、进口三项指标总量暂居全市第一。预计全年出口完成68.7亿美元。
3.境外投资。1~10月,新增境外投资项目17个,累计中方协议投资额4.34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26倍。
4.电子商务。1~9月,新增“江苏省电子商务统计平台”注册企业36家,完成年度计划的60%;重点电商应用企业27家,完成年度计划的60%;第三方电商平台8家,完成年度计划的100%;重点电商服务外包企业17家,完成年度计划的85%。
5.内贸管理。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
6.外事工作。1~10月,办理因公出国(境)团组72批257人次,其中,党政出访人数49人(次)。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环境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局始终坚持把突破重大项目、完成招商任务作为全局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不放,强势推进。一方面,按照区委、区政府“五个统筹”的定位要求,牵头组织对全区招商体制进行深化改革,全面推行区级招商队伍企业化管理,建立与绩效挂钩的薪酬管理体系,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激发队伍的动力和活力。目前,机构、人员已基本到位,区镇联动、融合招商的大招商格局已基本形成。另一方面,聚焦“新渠道、新信息、新项目”,持续加大对重大项目信息的搜集力度,在境内外举办生命健康、汽车零部件、新材料、航空产业、新龙商务城、智慧科创园等专题推介活动,积极筹备928系列活动,获取了一批重大项目信息,成功推进了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今年以来,全局新增注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信息100多条,累计注册外资约64亿美元,投资来源地主要在美国、香港、德国、日本,投资产业主要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以及生产性服务业;截至10月底,签约、新批及单次增资注册外资超(近)3000万美元项目9个,其中已有7个项目完成设立登记,分别是:牡丹新龙建设发展 (注册外资10253万美元)、翰威达贸易(注册外资9864万美元)、奥埠贸易(注册外资8967万美元)、和源创投(注册外资6840万美元)、东京制纲增资 (注册外资4646万美元)、蒂森克虏伯转向系统项目(注册外资3566万美元)、璇众贸易项目(注册外资2994万美元);另有2个签约项目正在报批过程中,分别是:合全药业(注册外资3600万美元)、奇华顿日用香精(注册外资3420万美元)。除此以外,自今年8月底招商体制改革以来,我们还按照统筹“三资”招商的要求,承接突破重大内资项目的招商任务,与各板块共同协作,成功引进了总投资30亿元的扬瑞华东基地项目、总投资25亿元的安泰科技新材料基地等一批重点内资项目。
在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同时,外资、外贸、外经、外事、电商、贸易工作也体现出一些新的亮点:
从外资工作看: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认定数量有所增长。经省商务厅认定,我区新增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即立达纺织仪器;新增3家功能性机构,分别是:雷勃电气(研发、支持服务中心)、森萨塔科技(研发中心)、特雷克斯(研发中心)。截至目前,全区已有2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4家功能性机构。
从外贸工作看:一是自营生产企业出口占比提升。1-9月,自营生产企业累计进出口15.6亿美元,同比增长8.9%,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1%,较去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二是对“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尤其是东盟、印度的贸易额持续增长。1-9月,全区对“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累计进出口23.1亿美元,同比增长5.7%,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31.1%,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了4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国家累计进出口10亿美元,同比增长17%;对印度累计进出口3.8亿美元,同比增长31%,新兴市场的潜力正在得到充分挖掘。三是外贸结构继续优化。从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一般贸易累计进出口49.6亿美元,同比增长2.8 %,占全区进出口的67%,占比较去年增加7个百分点;从商品类别来看,完成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2.9亿美元,占全区出口的24.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3个百分点。
从外经工作看:“走出去”提速、制造业投资项目增多。1-10月,全区新增境外投资项目 17个,较去年同期增加 1 个,累计中方协议投资额4.34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26倍,这也是建区24年来境外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其中,最大的特点是境外投资制造业项目增多,截至目前共有9个项目,较去年同期增加3个,累计中方协议投资额1.84亿美元,主要集中在光伏、机械制造、环保等优势产业。截至2016年10月底,我区企业在境外投资项目累计达105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1.29亿美元,遍布全球32个国家(地区)。
从外事工作看:拓展友好交流、扩大对外开放。截至10月底,全区累计接待德国罗特市、埃塞俄比亚总理特别顾问代表团等外宾12批80多人;组织参加外事活动9次;与市韩国友城南扬州市开展公务员互派交流; 派员参加常州市经贸代表团赴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老挝、印度拓展南亚友城布点,助推区内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进常州中意智造产业园成功落户,成为自中荷航空产业园后第二个国际友好园区。
从电子商务看:平台建设提速,示范效应显著。常州跨境电商产业园被认定为江苏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试点,已入驻电商企业及电商服务商30多家;买东西网络科技、创意产业基地分别荣获“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称号;常州品诚网络科技被认定为“江苏省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5家企业被授予“2015年度常州市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称号。
从内贸工作看:加强市场监管,促进民生消费。先后5次组织对区内单用途预付卡发卡企业进行拉网式检查,牵头组织“香烟卡”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开展加油站检查,完成科勒地块加油站迁建工作;成功举办了“新北区江鲜旅游节”和“新北区羊肉旅游节”; 推动辖内城区菜市场综合环境、管理水平、设施配套全面提升。
二、2017年工作计划
商务工作即涉及经济,又惠及民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当前,由于国内外各方面因素影响,我区商务工作,特别是以外资外贸为代表的开放型经济工作面临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发展既面临机遇,更伴随挑战。
一方面国际环境总体复杂。目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全球总需求不振,制约了经济的恢复性增长。世界主要经济体未来一段时期都难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美国经济状况有所好转;欧洲仍未走出欧债危机,经济增速在低位徘徊;日本经济后续乏力,短期内难以出现显著复苏;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同时,国际市场环境也日益复杂化,多重因素交织相伴,美国主导的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跨大西洋与投资伙伴协定正在深刻改变全球经济贸易规则,贸易争端更多出现在准出环节,全区外贸“稳总量”面临不确定因素很大。
另一方面跨境投资格局调整。从跨国投资总量看。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量波动明显,2014年下降16%,2015年上升38%,但预计2016年又将下降10%-15%。2015年,我国利用外资全球排名从第一降到第三,进入总量趋稳的结构调整期。同时,对全球大型跨国企业调查显示,2016年,仅有40%的跨国企业计划增加国际投资,其中,大型跨国企业仅30%。从产业转移的角度看,面临发达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双向挤压”。目前,我们面临世界第五次产业转移浪潮,其特点就在于中国已成为“产业输出国”,并且这种输出是“双向的”:一方面受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影响,低端产业向东南亚转移。苏南地区制造业企业的劳动力平均成本2014年已达到了67663元/年,远高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和我国中西部地区。另一方面高端产业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回流。2015年,发达国家FDI流入占全球总量的比重已达55%,较2014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2017年。全区招商工作,特别是突破重大项目的难度也不小。
但是,按照经济工作的一般规律,经济发展必然会有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过程,经济低潮必然会孕育新机遇,以“四新”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增长新动能已经处于萌发状态。所谓“四新”经济,即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技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产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模式、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业态。同时,无论是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级战略,还是我们自身具备的交通区位、产业基础、开放口岸、综合环境等发展基础和优势,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有利契机。2017年,为顺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我们将以新渠道、新信息、新项目为狠抓有效招商、突破重大项目的立足点和着力点;以稳总量、提质量、优结构为外资外贸工作的目标定位;以创新思路、创优服务为做好外资、外贸、外经、外包、电商、外事、贸易工作的重要抓手;以强有力的团队建设为根本保障,着力提升全区商务工作水平,重点做好五项工作:
一是产业对接“准”。根据我区现有区域、产业基础,2017年,我们将从“务实”的角度出发,聚焦六大产业,突出有效招商,全力突破重大项目。一是功能性材料。如:碳纤维、润滑油、新型涂料、金属材料、3D打印材料等。二是汽车零部件。如: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变速器、减速器、轴承等传动系统零部件、转向系统零部件、制动系统零部件、电子仪表系统零部件,以及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如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三是智能硬件。如:智能穿戴设备、智能车载设备、智能医疗健康设备、智能服务机器人、工业级智能硬件设备等。四是高端医疗设备及医疗器械。如:外科植入物、高分子医用耗材、手术器械、康复器材、影像设备、诊断设备等。五是航空产业。如:通用航空制造,运营为主的通用航空上下游产业,飞机改装、装饰、维修以及大飞机配套服务,无人机制造等。六是服务业。如: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金融(类金融)产业;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分拨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有利于提升“五个国际化”的国际医院、国际教育、康复养老、特色餐饮、商事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服务业;创投风投、外资基金、产业基金等投资性公司。
二是项目质量“高”。2017年,我们将尽快制定、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制度》,从硬软两方面入手把好“项目准入关”:硬的方面:一是产业导向。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二是投资规模。内资总投资5000万元以下、外资总投资800万美元以下的新增工业项目,原则上不予单独供地,一律进标准厂房。三是用地项目投资强度。外资用地项目投资强度不得少于30万美元/亩;内资用地项目投资强度不得少于400万元/亩。四是亩均效益。项目达产后,亩均税收不得低于20万元/年。五是必须符合规划、环保、能耗、安监、消防等方面的要求。软的方面:一是项目选址。符合全区“十三五”规划产业布局,充分考虑区域的产业基础、承载能力。二是带动效应。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当地的产业集聚水平和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三是投资者背景。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技术先进,具备投资实力。四是社会效益。有利于创新人才集聚、劳动就业保障等。五是有利于带动产品出口,促进外贸发展。
三是招商方式“新”。我们将坚持创新的理念,采取创新的举措,全力深挖国际化园区合作招商、文化招商、联动招商等三大招商创新方式的潜力和实效。一是国际化园区合作招商。我们将把国际化园区合作招商作为有效招商的一种重要方式,协助各板块精准选定境内外合作区域和园区,通过长期推介、有效对接,承接产业项目转移,重点将以中德、中意、中日为对外合作的主线。二是文化招商。我们将以文化为纽带,促进经贸交流、招商引资。一方面借助境内外招商活动“亮出”名片,有效提升我区国际知名度,齐梁文化、恐龙园、孟河医派都是很好的选择;另一方面要重视宣传,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上海美商会、日本经济新闻社等驻华经贸组织、财经杂志的合作;同时,充分借助“互联网+”,开展数据库营销、社交网络营销、微信营销,让境内外都能听到常州高新区的声音。三是联动招商。一要“三外”联动。我们将把全区800多家外资企业,1000多家外贸企业,90多家外经企业这些存量资源的效益充分发挥出来,把这些企业相关人员引导成为我们招商引资的信息员,政府服务的评测员,市场动态的分析员;二要政企联动。我们将以外企协会为平台,面向外企高管、外籍人士组织做“常州菜”、老外体育节、摄影节等多种形式活动,形成以外引外的更强“向心力”;三要产业联盟联动。探讨组建智能制造、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产业联盟,定期开展互动交流,促进信息互通、协作配套,全力挖掘一批行业内的“隐形冠军”。2017年,除继续组织好境外招商活动外,我们将在北京、深圳组织专题产业联盟招商活动,争取在总投资超百亿元内资项目或超10亿美元外资项目上取得突破。
四是服务举措“优”。2017年,我们将立足于企业、群众需求,在为民惠企服务的内容、方式、效率上再提升,通过高效、优质服务搭建起与广大企业、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促进商务工作取得新的成效。招商工作,我们将要求全体招商人员从项目第一次接洽开始,就按照标准化流程,严格执行跟踪式联系、全程式代办、保姆式服务,用足用好项目审批“专家库”,最高效解决项目推进难题,要使优质的服务成为招商引资的新竞争力;外贸工作,在协助外贸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支持企业开展出口品牌建设等常规性工作的同时,加强对机电、高新技术等我区优势出口行业的国际市场需求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建立与外贸企业更加紧密的常态化联动机制,着力培育外贸新业态,挖掘外贸新增长点;外经、外事工作,要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从需求导向出发,积极协助有条件、有需求的本地企业“走出去”开展经贸合作、探讨设立境外产业合作园区,同时,通过商会、协会等境外经贸组织,密切关注、搜集全球细分行业“隐形冠军”的资产出售、股权合作项目信息,协助本地企业开展境外收购兼并,培育本地化跨国企业,并引导“返程投资”,既有利于扩大本土生产基地规模,又能促进转型升级,提升区域创新水平;贸易工作,要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角度出发,继续强化肉菜流通追溯体系的日常监管,重视加油站、商超、菜市场等流通行业、市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同时协助新北万达、江南环球港等大型综合体开展多种形式的促进消费活动,保持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的增长态势。
五是队伍建设“强”。2017年,无论是要招引一流的大项目、好项目,还是全力推进外资、外贸等各项工作再上台阶,必须依靠一支一流的商务队伍,必须发挥部门的联动合力。当前,招商体制改革调整后,我局共有21个部门,其中,驻点驻园部门就有9个,针对部门多、人多,办公地点分散的现实情况,团队整体建设、团队合力凝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2017年。我们将以主动服务、热爱工作、精于业务、善于创新、主人翁意识、忠诚担当的“店小二”精神为引领,把商务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紧抓不放,常抓不懈,重点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继续深化招商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更加浓厚的区镇联动“一盘旗”招商格局。从强化重点产业、重点区域招商的角度出发,要求各招商分局(处)深入各板块“一线”,紧紧围绕“三新”要求,即新渠道、新信息、新项目,细调研、谈体会、定目标、列计划、抓落实,严督查,要把精准有效招商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强化联动协作氛围营造,更加注重对区镇全体招商人员的大局意识和作风建设、对外交往素质、业务能力水平、形象意识和公关意识的培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营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良性氛围,同时,继续完善招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以更加科学高效的选人用人机制,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增强商务队伍的稳定性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