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7专题 > 道德讲堂·身边好人 > “身边好人”事迹 > 内容
【孝老爱亲】张荷玉:丈夫精神残疾 善良妻子悉心照顾
张荷玉,女,1962年6月出生,新桥镇保洁员,现居住新桥镇新景花苑。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仓央嘉措的诗句给人以心灵上的极大慰藉,而在平凡的生活中有这样两个人也演绎着如此美好的情感。丈夫患精神残疾10多年,妻子尽心尽力照顾,不离不弃,一个好女人的故事广为流传,她的执著与善良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这个好女人名叫张荷玉,新龙湖社区居民,今年55岁。第一次见张荷玉,一眼看去,这是一个瘦小的女人,但是10多年来,她用她瘦小的身躯向所有认识她的人证明了她是个坚强伟大的女人,她悉心照顾患病丈夫,不曾放弃感动了太多的人。家中干净、整洁,尽管没什么像样的家具,却处处透着朴素和温馨,有一种家的温暖气息。
提到张荷玉,左邻右舍都说道:“这样的女人现在打着灯笼也难找啊!”张荷玉只是浅浅一笑,说了句:“我会照顾他一辈子。”这是一句多么朴实的话,但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爱情的伟大,她和她丈夫是幸福的,在彼此的心里只要对方平平安安就是彼此最大的财富。
他们的故事还得从10多年前说起,那时张荷玉的老公万益锋因为与前妻的情感纠葛,情绪波动较大,一时间难以接受,患上精神分裂,亲戚朋友不忍见他就这样生活下去,于是安排了他和张荷玉见面。万益锋虽然精神不好,但是张荷玉并不介意,她觉得能够相见这就是缘分。从此,张荷玉挑起了这个家庭生活的重担,种田、忙家务、赡养婆婆、关爱儿子,开始里里外外、没日没夜地忙碌着,就算这样忙碌着,她却从没有忘记丈夫的病情,只要一有空他就带万益锋去医院治疗,并从医院带回了一大包药物,因为她希望可以治好自己的老公。
为了可以悉心的照顾丈夫,张荷玉就在新桥当保洁员,还在自家附近的厂里接点零活,家里一有什么事情就可以及时赶回家。万益锋每年过生日,她都要亲手给他做长寿面。家里有啥好吃的,也都让着他先吃,因为这样在她心里才像一个家。为了让丈夫有份好心情,尽量减少他发病的次数,10多年来,张荷玉早已经习惯了每晚帮他盖七八次被子,习惯了和他一起下楼乘凉,习惯了每天为他梳头,帮他洗脚。但是有时万益锋也会对她发脾气,在给他洗脚的时候把脚盆踢翻,吃药后虽然症状能缓解一阵子,但无法彻底治愈,经常会复发,有时候甚至会拿家里的东西胡砸一气, 她也不曾有过一句怨言。丈夫发病的时候,她放下手中所有事情,为丈夫打理生活。“只要一发病,跟他说什么他都听不懂,每次都要守着他。” 张荷玉说:“我老了,有时候精力也有点跟不上,不过只要我在一天,我就会照顾好他。” 10多年来她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带着丈夫四处求医,伺候他吃喝,未曾有过一句怨言,10多年的真情呵护,10多年的日夜相伴,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夫妻情深之歌。
坚持仿佛成为了她的信仰,无论是张荷玉还是万益锋的家人,都一直坚持着照顾万益锋。 命运的不幸和生活的重压并没有使她屈服,她说:“我相信一切总会得到改变的。”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张荷玉用10多年的时间证明了这句话不仅仅是年轻恋人之间的甜言蜜语,更是一种庄严的承诺。谁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谁说“有柴有米是夫妻,无柴无米各东西”。没有殷实的经济财富,但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平凡妻子,10多年守护着丈夫,不离不弃,悉心照料,在这位有情有义的妻子身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令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