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春
(2017年5月23日)
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区“263”专项行动暨生态文明建设点评会,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1-4月份工作推进情况,查找问题和薄弱环节,部署安排下阶段工作任务,确保“263”专项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刚才我们观看了点评片,自“263”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迅速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区1-4月环境质量较为稳定,空气质量达标情况明显好于去年,市区PM2.5浓度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市下达的年度奋斗目标时序进度;水环境质量同比去年也有所改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但当前我区的生态环境压力依然很大,专项行动推进中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刚才点评中的问题,大家要认真研究,拿出有效措施,及时落实整改。下面,我主要就近期工作,谈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使命,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
当前,对照年度目标和群众期盼,在专项行动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环境综合质量不容乐观。水环境质量面临挑战,今年以来“水十条”考核断面虽然达标,但基本处于达标临界点,个别指标同比2016年增幅较大,各板块、各部门必须高度警醒,引起重视。空气质量仍有压力,虽然经过大家的努力,全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了市下达的年度奋斗目标序时进度,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今年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由去年的4月1日,提前到了今年的3月15日,随着气温逐渐回暖,臭氧超标问题会进一步加剧。最重要的是,老百姓现在的感受依然是天还不够蓝,水还不够清。二是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省环保厅向全区反馈的开展环境保护综合督查报告中,指出了我区存在产业结构布局、水环境形势、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信访、基层环境监管等七大类28个问题。这些问题涵盖面广、原因复杂、影响巨大。三是部分重点工作推进滞后。“减煤”方面,减煤量“不减反升”,排定的减煤项目数量不足、进度偏慢,按期完成今年减煤目标任务的难度较大。“减化”方面,各板块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和观望态度,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治理区域水环境、生活垃圾、黑臭水体和畜禽养殖污染方面,部分工程保障资金和建设模式尚未明确,影响具体工程项目开展。特别是治“黑臭”方面,明确要求了各板块编制黑臭水体整治规划,我们看到武进区已有8个镇基本完成,但我区各板块或尚未启动或刚刚启动,说明大家在认识上、行动上还有待提高。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方面,缺乏相关行业标准,强制重点行业清洁原料替代工作推进较慢。治理环境隐患方面,长江魏村饮用水源保护区整治不到位,沿江港口码头普遍存在问题。四是网格化管理落实不严。虽然已经实施了网格化环境监管,但各板块网格化监管严重不到位,导致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垃圾,河道污染等情况时有发生,对生态环境管理提出了挑战。
面对如此形势,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正视存在差距,以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直面生态短板,坚持动真碰硬,尽早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性好转,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新北幸福树。
二、紧盯目标,抓住重点,扎实完成时序任务。
落实“263”专项行动是一场关系我区未来发展的整体战,各项任务时间紧、责任重、要求高,稍有松懈就会影响全年任务完成。大家务必按照紧前不紧后的原则,全力以赴推进各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争取早落实早见效,尽早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性好转。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年度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工作,及时、认真、全面排查本地区、本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补充充实年度工作任务和工程项目,抓责任落实,抓重点项目,抓问题难点,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要全力以赴,在“两减”上实现突破。“减煤”、“减化”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破解我区环境问题症结的治本之策,也是我区“263”专项行动的难点,落实这两项任务,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没有变通处理的可能,必须不折不扣完成,各级各部门要做到思想上不畏艰难、行动上不打折扣、工作上务求实效,不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把这两块“硬骨头”啃下来。
二要真抓实干,在“六治”上看到成果。要加快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进一步细化时间节点要求,排出“路线图”“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及时调度进展。强力推动源头减排。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企业数量要大幅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显著下降;在农业污染防治方面,要加强农业面源治理,全面清理整顿非法和不达标的养殖场。始终坚持过程管控。要大力提升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加快建设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行率达到80%。要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防治,提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特别是优的天数比例,让市民见到更多蓝天白云。要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摸清家底,强化搬迁企业遗留场地污染监管和治理修复,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扎实推进末端治理。要高度重视饮用水源地安全,全面清理一、二级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项目,消除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要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加快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在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方面取得更大突破。要围绕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等难点问题,切实加大治理力度,特别要加快黑臭水体治理,把“水安全”摆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的重要位置。要强化应急管理,加快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建设,推进重点风险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建设,排查、化解危化品行业风险隐患,防止突发事件造成重度环境污染。
三要精益求精,在“三提升”上打造亮点。要努力挖掘优势,打造亮点,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为我区打赢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攻坚战奠定基础。在提升生态保护水平上,要坚决落实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科学决策,加快编制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规划,强势推进沿江“1357”生态保护工程,加强化工园区整治力度,全力保障长江生态安全。在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上,要推进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财政政策,及时研究制定全区实施意见及相关实施细则。在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上,要进一步健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加快建设全区环境监测体系,推动重点园区、镇街道水、气自动站全覆盖。
三、突出短板,查找问题,加大曝光整改力度
开展“263”专项行动,就是要有效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让群众实实在在、真真切切感受到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大明查暗访和曝光力度,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让环境违法行为无处藏身、无法遁形。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法监管,认真梳理排查,对发现突出问题和典型案例要主动曝光、公开点名,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该整改就整改,该整顿就整顿,该停产就停产。特别是刚才点评中提到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要逐条细化整改措施、逐一明确整改责任,加强督办、严格跟踪,确保一条一条整改、一个一个过堂、一项一项销号。另外,今年6月,中央督查组就要对2016年交办我区的20个环境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对整改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启动问责追责程序。各责任部门、各板块对于中央督查组交办的案件,必须保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督促企业拆除生产设备,避免死灰复燃。对于省环保厅环境保护综合督查发现的问题,区环保局牵头抓好整改工作,涉及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针对问题制定具体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报送整改情况,涉及环境违法的,坚决依法查处。
同志们,生态文明建设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全区上下要扛起责任、攻坚克难、扎实推进,高质量、高标准完成“263”专项行动各项任务,以实际成果造福于民、取信于民,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北区作出更大贡献!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