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各单位:
现将《奔牛镇2016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促进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水平。
奔牛镇人民政府
2016年4月15日
奔牛镇2016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2016年是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制度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计划生育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增进家庭和谐幸福,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十三五”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二、主要目标
出生政策符合率达99%,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正常,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达90%,家庭健康服务覆盖率达90%;家庭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达90%,人口文化知识普及率达90%,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率达95%;人口信息化建设达标率达95%,计划生育队伍建设基本达标,计生奖励优惠政策全面兑现,人均计划生育事业经费按标准投入到位。
三、工作措施
(一)以改革为动力,着力完善计生管理服务机制
1、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一步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主要目标任务未完成、严重弄虚作假、违法行政造成恶劣影响等情形,要继续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经费保障,抓好综合治理,确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主业稳步推进。
2、组织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认真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结合镇计划生育工作基础,确保政策平稳落地执行。加强部门联手和区域协作,切实加大“两非”打击力度,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
3、推进生育服务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取消二孩生育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在镇登记备案。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理手续,进一步简政便民,提高计生办事服务效率。要依法依规处理政策外生育,对政策外多孩生育的,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
4、夯实基层计生基础工作。把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层,主要协调解决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把稳定和健全基层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群众工作网络作为村(社区)计生工作的着力点,有效整合资源。围绕计生事业发展需要,加强基层计生服务管理力量,重点在突出特色、规范服务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村(社区)计生干部综合能力和业务知识培训,最大限度地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以服务为抓手,着力夯实幸福家庭建设基础
5、做实计生家庭扶助保障工作。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认真做好政策调整前后各项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情况的衔接,进一步完善奖励扶助、特别扶助、一次性奖励金和计生公益金制度。推进“爱心家园”和“生育关怀帮扶基地”建设,依托社会力量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帮扶活动。对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切实加大帮扶力度,妥善解决他们的生活照料、养老保障、大病治疗和精神慰藉等问题,保障计划生育家庭的权益。
6、做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注重优生优育全程服务质量,做好工作统筹,采取多种形式普及优生科学知识,提高待孕夫妇对出生缺陷危害及防治措施的认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全力保障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实施。要重点加大对高龄孕产妇的服务指导,加强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力度,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母婴健康水平,为推进幸福家庭建设提供有力地保障。
7、做深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围绕“文明倡导、健康促进、优生优育、致富发展、奉献社会”的幸福家庭创建要求,通过实施人口素质提升、家庭健康促进、家庭发展扶助、和谐家园推进和家庭文化建设五大行动,进一步拓展计生公共服务内涵,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促进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向纵深发展。
8、做优计生药具管理发放服务。以省药具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积极拓展药具发放渠道,完善药具管理模式,优化药具发放流程,推进药具知情选择,全力打造“十五分钟药具免费领取服务圈”,切实保障育龄群众对避孕节育方法的自主选择权,提高全区计生药具管理服务整体水平。
9、做活婴幼儿早教指导服务。建设镇级公益早教基地,因地制宜,结合群众实际需求,针对0-3岁婴幼儿家庭开办父母、祖父母课堂,定期组织开展早教巡回讲座、早教课程体验以及亲子互动活动等各种形式的早体宣传、指导服务,实现早教知识100%进家庭,早教体验100%进村(社区)。
(三)以宣传为先导,着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10、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展现成果、回应关切的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取得的伟大成就,做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解读。加强人口基本国情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国情和国策意识,营造支持政策落实和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
11、抓好重大主题宣传。要围绕“人人健康、家家幸福”的目标,以第五阶段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契机,围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和各大计生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倡导科学、健康、依法、负责任的婚育观念,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及计划生育服务进展、幸福家庭建设和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工作。积极调动各方宣传资源,形成宣传合力,进一步巩固计划生育大联合大宣传格局。
(四)以均等化为目标,着力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
12、落实流动人口计生均等化服务。开展“流动人口与健康同行”主题系列活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流动育龄妇女和流动学龄儿童的不同需求,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推进“康健驿站”建设,加强与流动人口的沟通联系,了解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实效。
13、改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要按照便民、利民、亲民的原则,简化为流动人口提供公共服务的流程。继续坚持和完善首接责任制、承诺制和网上办事等制度,切实做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改革和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生育登记等服务。
14、提高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运用能力。坚持完善流动人口全员统计和动态监测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有奖采集机制的作用,做好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入库工作。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做好流动人口出生信息、流动儿童入学信息、流动人口服务信息的登记核查工作。要发挥省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系统作用,做好流动人口的孕环情检查和网上通报工作,确保信息协查反馈的及时率和有效率。
15、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的作用。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协会组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面向流动人口及留守人群的关怀关爱活动。加强与派出所、镇集贸市场、综治等部门的合作,着力提升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入能力。
名 词 解 释
“全面两孩政策”:指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2010年4月由国家人口计生委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项目,项目服务内容包括:优生健康教育、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共9项)、病毒筛查(4项)、医学影像检查、风险评估和咨询指导、早孕及妊娠结局追踪随访服务。
“两非”: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
计生奖励扶助:全称“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农村居民年满60周岁,生育或收养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父母,每人每月可享受80元的奖励金。
计生特别扶助:全称“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女方年满49周岁,孩子发生死亡、伤残三级以上(含三级)的独生子女父母,可享受扶助金,孩子发生死亡的,每人每月500元;孩子发生伤残的,每人每月400元。
一次性奖励金:对持独生子女父母证退休的企业职工(包括进社保的被征地农民和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城镇非从业居民实行一次性奖励,标准是每人3600元。
计生公益金:按《常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金管理办法》规定:1、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其未婚的独生子女当年死亡、严重伤残或身患重大疾病的家庭发放慰问金,其中发生死亡的,慰问金5000元,伤残与重大疾病的,慰问金2000元;2、当年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引起并发症的家庭发放慰问金2000元;3、其他计生特殊困难家庭,酌情适当补助。
爱心家园:为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建立的精神家园,是失独家庭抱团取暖、互诉心声的互助平台,是社会爱心人士与失独家庭沟通的桥梁,是失独家庭培养兴趣爱好的活动场所,为个人、政府和社会都来关爱失独家庭营造良好的氛围。
生育关怀帮扶基地:聚焦计划生育特困家庭,依托“手工业、种植业、养殖业”等经济实体建立帮扶基地,与计生特困家庭签订帮扶协议,在为计生特困家庭提供就业、生产指导、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帮扶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