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农村集体“三资三化”提升行动动员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经研究,决定在全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三化”提升行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区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认真排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中容易引发违法违纪违规问题的风险隐患,开展源头防控和全过程监管,大力提升“三资”管理水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遏制因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善引发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有效维护农民群众利益,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促进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入推进。
二、主要目标
按照“家底清、过程明、管理严、制度全、队伍强”的要求,在“三资”管理制度建设及责任落实上实现全覆盖,在“三资”信息平台建设及动态管理上实现全到位,在“三资”流转交易及“党务、村务、财务”管理上实现全透明。确保农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农村集体经济水平持续提升;确保农民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确保农村基层治理环境不断优化,“三资”监管水平持续提升。
三、工作重点
(一)“三资”管理制度化工程
1.开展农村集体“三资”风险点排查。围绕职责履行、流程管控、制度落实查短板、找漏洞、找风险点,梳理 “问题清单”,建立工作“任务清单”。
2.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制度回头看活动。系统梳理现有“三资”管理制度,保证“三资”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3.健全农村集体“三资”制度体系。根据风险点排查及制度梳理情况,补齐制度建设“短板”,促进“三资”管理全过程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4.强化制度监管。加强内部管理,严格落实监管职能,规范“三资”管理工作流程,切实增强制度执行的严肃性、纪律性。按照“谁失职、谁担责”,对制度执行不严格、要求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强化责任追究和党纪政纪处分。
(二)“三资”管理信息化工程
1.完善提升“三资”监管平台功能。对村(组)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建立资产资源台账,动态信息录入“三资”监管平台,实行动态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现有“ 三资”信息监管系统功能,逐步将集体产权交易、工程项目等信息整合进入监管平台,实现一体化监管。强化大额资金流量预警、费用支出预警、债权债务异常预警、经济合同变动预警等功能,提升“三资”信息化监管水平。
2.建立惠农资金信息平台。将各部门涉农资金整合进入平台,从项目申报、审批流程到资金发放实现全程信息化监管。
3.建立扶贫资金信息平台。临时救助、城乡低保操作过程应坚持制度化、信息化、公开化。充分运用常州市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平台的业务功能,做到精准救助。
4.建立农村“三资”综合服务平台。将惠农资金信息平台、扶贫资金信息平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整合打造成管理统一、信息共享、运行有序的“三资”综合服务平台。
(三)“三资”管理公开化工程
1.开展 “三资”管理“阳光行动”。将村级财务信息、惠农政策、“三资”情况等通过微信公众号向村民推送,让村民了解“家情”,摸清“家底”。进一步完善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内容,拓展村民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监督更加科学有效,公开更加及时透明。同时,按照试点先行、其他各村跟进,完成专项提升行动各项目标任务。
2.开展村级资金管理非现金结算。在试点先行的基础上,所有行政村推行使用“村务卡”、并出台“村务卡”管理制度。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在当地金融机构办理借记卡(或贷记卡),并将村集体备用金打入“村务卡”。所有行政村的村务活动开支除少量必须的现金交易外,资金往来结算全部通过银行转账或“村务卡”进行,逐步实现“非现金化”,以提高结算资金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3、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按照《常州市新北区党政办公室关于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常新委办〔2016〕140号)文件精神,镇成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落实场所,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全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服务工作。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和交易等,全部要进市场公开拍卖、招标、招租、发包,严禁场外交易和暗箱操作。
四、工作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2017年5月)。成立专项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实施方案。2017年5月底前,全面部署,明确任务、细化责任、精心组织、统筹推进、开展业务培训。
2.组织实施阶段(2017年6月-11月底)。加强领导和组织保障,稳步推进,确保有计划、有布置、有落实、有成效。主要任务:梳理“三资”管理制度,建立制度清单,完善制度体系;排查下达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各项资金,完善报批手续,加强资金监管;开展涉农信息平台整治,整合资源,互联共享;巩固村务公开成果,完善内容,创新公开手段;培育农村集体“三资三化”管理优秀典型并进行宣传推广;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和时间安排,实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
3.全面总结阶段(2017年12月)。对专项提升行动进行全面总结,包括主要做法、典型经验、工作成效、问题建议和下步打算等内容。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镇成立“三资三化”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三资三化”提升行动的协调推进。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三资三化”提升行动的具体推进工作。各级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落实专项提升行动工作经费,把握好时间进度,注重工作质量。
2.落实工作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明确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农经站要统筹协调好全面工作,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三化”管理的业务指导;镇纪委、监察科要加强监督,同时推动“村居廉线”与“三资”监管平台对接;组织部门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完善党群管理、党员教育和党务公开等内容;民政科要加强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同时协调好“网上村委会”与“三资”监管平台对接事宜;人社科加强民生工程的服务,做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养老保险、居民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内容的落实;党政办综合科要协调好各信息平台建设相关融合工作,协调维护综合平台信息安全及保障体系建设;财政分局、农技农机站要加强支农惠农补贴等政策宣传及涉农项目资金的管理,落实提升行动工作经费;审计科要加强对农经部门内审工作的指导,联合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国土所要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配合做好土地资源信息平台建设;各级各部门要协同推进农村集体“三资三化”提升行动,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各村是责任主体,对“三资三化”提升行动负全面责任,要认真研究部署,切实解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各村要配强配足财会人员,稳定会计队伍。
3.加强督促检查。镇纪委、监察科、农经站、财政分局、审计科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成立监审联动小组,定期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检查,及时发现纠正问题,对于普遍性和新发生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加强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考核,抓好预警信息的处置落实,将“三资三化”提升行动工作成绩列入村干部年度目标考核,对工作推进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格问责。
4.注重宣传总结。加强对专项提升行动的宣传,争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培育树立一批农村集体“三资三化”管理优秀典型及时总结进行宣传推广,并进行表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附件:奔牛镇镇农村集体“三资三化”提升行动任务分解表
新北区奔牛镇人民政府
2017年5月30日
附件
奔牛镇农村集体“三资三化”提升行动任务分解表
类别
主要目标
重点内容
完成时间
牵头部门
配合部门
“三资”管理制度化工程
通过风险点排查制度梳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三资”管理制度体系,做到有章可循,以制度来管权、管事、管人。
1、排查“三资”风险点,梳理“问题清单”,建立工作“任务清单”
2017年6月30日
农经站
纪委、各村
2、梳理现有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制度清单”
纪委、财政分局
3、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制度等
纪委、财政分局、
审计科
“三资”管理信息化工程
年内完成资产、资源清查试点,尽快完成全镇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惠农资金等信息库建设,实现信息监管全覆盖,并进行动态管理。
4、完善“三资”监管平台,优化平台预警功能,平台正常运行
2017年11月
纪委、综合科
5、全镇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信息录入“三资”监管平台,实行信息化动态监管
纪委、综合科、国土所、各村
6、惠农项目资金审批、使用和管理制度。排查惠农资金管理风险点、梳理问题清单。
财政分局
民政科、农技农机站
7、梳理低保和社会救助资金管理制度,低收入户进入退出程序及数据库管理制度,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推荐培训等扶贫政策,排查扶贫资金风险点,梳理问题清单。
民政科
农经站、财政分局
8、建立农村“三资”综合服务平台,优化平台预警功能,有效整合惠农资金、扶贫资金、农村“三资”平台,提高服务效能
财政分局、农技农机站、民政科、综合科
“三资”管理公开化工程
通过村务信息推送、村务信息公布、非现金结算等措施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监督更加科学有效,公开更加及时透明。
9、开展 “三资”管理“阳光行动”试点
10、开展非现金结算“村务卡”试点
2017年7月31日
组织科、 综合科、民政科、人社科、各村
11、村级设立村务公开户外显示屏,镇政务中心设立“三资”公开触摸屏
2017年10月
镇纪委
农经站、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