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罗溪镇农服中心在区农业局的关心支持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密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同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民持续增收等系列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全镇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一)坚持不懈抓粮食生产。今年全镇三麦种植面积2170亩,休耕面积203.7亩。得益于生育前期良好的天气和高效的生产管理,小麦亩产达370.5公斤,比去年高两个百分点。夏收夏种期间继续加大对水稻机插秧的推广力度,压减直播稻,提升全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对集中育供秧的2个合作社基地做好落谷技术指导。今年全镇机插秧面积1590余亩,全面推广优质稻米南粳5050,药剂浸种率保证100%。(二)切实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农服中心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着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为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内在动力。上半年农服中心共编印《农副业信息》简报8期,在全镇范围内建立小麦苗情点5个,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做好田间管理。(三)大力宣传上级农机推广政策,抓好农机具引进,壮大合作社规模。上半年全镇新增高地隙植保机1台、育秧流水线1条,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另外,积极帮助罗溪铁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申报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1个。
二、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汛抗灾综合能力
(一)抓好村庄防内涝工程。通过公开招投标,投入200万元对鸦鹊村、温寺村、窑丼村、龙珠山村村庄内涝问题进行整治。工程于今年4月初开工,工程建成后将解决群众反响较大的内涝问题、缓解低洼片区的排涝问题。
(二)抓好河道疏浚工程。投入130万元对团结河、兰陵河、大汶沟进行了疏浚整治,清淤土方量约7万立方米,目前已经全部完工,通过疏浚整治,将大大提高河道抗排能力。
(三)做好村庄沟塘清淤工作。今年对所有农村沟塘清淤项目进行了统一招标,涉及7个行政村74个河塘,清淤总量为55719立方米。目前工程已经进入招投标阶段,预计工程完工后,将提高村庄防洪排涝及蓄洪能力。
三、不折不扣做好水利常规工作
(一)落实电灌站的春修保养工作。农服中心于4月17日落实专人负责,备足配件,组织部分经验丰富的电灌站站长按照时序进度对全镇14座电灌站机泵设施进行逐一维修保养,并就每台保养机泵进行试水运行,保证零问题才放心。
(二)扎实做好防汛防旱防台工作。一是下发了《关于调整罗溪镇防汛防旱防台领导小组的通知》,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和村(社区)的职责,成立了园镇防汛应急队伍,与2家单位签订了防汛机械队伍租赁合同,备足了防汛物资,落实了24小时值班制度;二是组织人员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军地防汛抢险演练、防汛防旱指挥长培训,对泵站、闸站等设施管护人员进行了培训,提升了防汛应对能力;三是组织人员、机械对十里横河、东风河等主要河道岸坡的枯树、违章建筑、垃圾等进行清理,共清理各类废弃物100立方米,进一步提升了河道行洪排涝能力;四是会同村(社区)对危房、安置小区地下车库、重点排水大沟、去年受淹地区方面存在的隐患及时进行了整改。
(三)不断提升河长制工作水平。一是通过现场教学、会议等多种方式培训,镇、村两级河长已能全部使用手机APP巡河并按要求完成巡河次数,同时积极交办(督办)涉河违建、乱排放等突出问题,河长巡河水平明显提高;二是“一河一策”编制通过综合比价确定了编制单位,前期河道现场调查摸底工作已全部完成,进入了实质性编制阶段;三是开展了河道“三乱”整治前期调查摸底、宣传教育工作,制定了《罗溪镇河道“三乱”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四、做好水稻田生态补偿资金申报工作
根据市、区相关文件精神,农服中心高度重视2017年度水稻田生态补偿资金申报的政策宣传,扶持我镇2017年度实际种植水稻30亩以上的适度规模经营者,同时严格审核村级申报的经营主体,确保2017年度水稻田生态补偿政策落实到位。
五、提升完善,切实做好农经管理工作
(一)做好“三资三化”工作。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做好业务监管和财务指导。做好清产核资,全面清查核实12个村(社区)各类资产存量、价值和使用情况,对资产来源、权属、存放地点、使用情况以及使用责任人等实行登记台账和信息化双重管理。加强对村(社区)“三资”监管平台的监管,重点对资产、资源的信息更新维护加强监管,定期对“账物”、“账账”进行核实比对,确保资产、资源信息应进尽进,及时更新,确保租赁信息及时准确,及时督促预警信息的处置,确保平台正常化状态运行。
(二)做好资金非现金结算工作。积极推进非现金结算的实施工作,目前我镇各村(社区)已完成了银行开户、权限设置、业务操作等工作,全面实现资金非现金结算。
(三)强化村组两级财务监管。严格资金资产和往来审批,重点对村组两级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督查和整改。进一步完善“结报时初审、入账前再审、入账后复审”的三级审查机制,重点做好工程结报管理。依托“新农有e”微信公众号,实时公开村组财务数据、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村级“三资”情况等信息。
(四)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服务民生工作。完成全镇232户、435人的精准扶贫系统录入和动态调整工作,配合做好“阳光扶贫”走访和数据核对,切实帮助困难人群脱贫转化。扎实做好各类农村基础调查和报表填报工作,协助做好村级增收项目的申报。积极培育和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合作社。通过日常管理与考核进一步规范民主议事程序,确保各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规范并落实到位。
(五)积极做好农村产权交易推进工作。落实专人负责产权交易工作,完善关于产权交易的一系列交易制度和操作流程,要求各村(社区)对到期和即将到期的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资源)项目进行了全面登记与梳理,及时上报进行审核交易,对每笔产权项目都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公开交易,邀请镇纪委、村民代表等到会参加,监督交易全过程。目前,已完成10笔项目平台交易并签约,后续到期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六)配合做好涉农信访调处工作。上半年处理信访事项和参与信访答复13起,上访事项主要围绕组级经济小分配、土地承包转让纠纷、土地流转纠纷等。农服中心以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为依据,最大程度地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为契机,全面加强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配合新北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和投入品监管工作。上半年对我镇农业企业、种植户和农资经营店等监管对象进行了37次监督检查。同时农产品监管人员借助移动监管终端定期不定期地对我镇的蔬菜种植农户进行采样检测,确保上市蔬菜的质量安全。上半年完成了912个样品的检测任务,抽检合格率100%。
半年来,农服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照园镇新起点、新要求,我们感到所做的还不够,下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再添措施,以“钉钉子”精神进一步把各项工作压实。
罗溪镇农业服务中心2018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及时规划好今冬明春的水利工程,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水利基础。同时配合上级做好新孟河水系调整(东风河、界沟、老孟河)项目的实施。
二、加快“一河一策”编制,找出管河护河治河的良策,助力园镇生态文明建设。
三、做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创建,为全镇粮食种植全程机械化推广发挥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四、做好基层推广项目工作,针对全镇40户农户做好每户不少于10次的上门指导。做好2018年度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五、迎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验收工作。该项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全镇上下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六、协助做好常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扶持项目—壕熊庄园项目提升申报工作,进一步深度融合“一二三产”,提升园镇旅游人气。
七、切实做好对各村(社区)“三资三化”管理的业务指导,对12个村(社区)进行财务对口检查,围绕“三资三化”监管平台数据核对、往来款对账是否到位、固定资产是否全额入账、各类财务台账是否健全等内容进行全面检查。
八、做好非现金结算的业务指导、组织实施及审核把关等工作,协调与银行开立专户、指导村(社区)的业务操作,保证我镇村级资金管理非现金结算工作实施到位。
九、做好精准扶贫和阳光扶贫工作。在完成低收入户农户信息数据核对的基础上,根据上级统一要求和部署,协调做好后续动态调整,及时做好信息核实等相关工作。
十、做好产权交易工作。督促12个村(社区)新增及到期的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资源)项目上平台交易,做好新的产权交易场所的办公和配套设施完善工作。
十一、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在12个村(社区)和7个股份合作社都已完成清产核资平台录入及资料整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家底,明晰权属,做好平台实时监管。根据上级部署,适时开展组级清产核资工作。
十二、做好农经信访工作。在摸清排查农经矛盾信访隐患的基础上,针对土地征租用、财务公开、组级小分配、土地流转等重点环节,进一步推进工作下沉,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分析原因,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