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罗溪镇农服中心在区农业局的关心支持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会议精神,紧密结合“三大一实干”活动,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全面做好三农工作,现将全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一)是坚持不懈抓粮食生产。今年全镇三麦种植面积3150亩,休耕面积527亩,小麦亩产维持在363.2公斤;水稻种植面积3800亩,稻麦良种覆盖全镇种植户,药剂浸种率达到95%以上。水稻生产克服了水灾、稻纵卷叶螟危害等不利因素,亩产预计达到660公斤,基本与去年持平。(二)加快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切实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农服中心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着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为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内在动力。今年共举办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班2期,对稻麦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茄果类园艺作物高产栽培技术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完成了120人次的培训发证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我镇农业劳动力持证率。(三)大力宣传江苏省农机购置补贴、新北区农机推广政策,抓好农机具引进,壮大合作社规模。今年全镇新增大中型拖拉机4台、筑埂机2台、秸秆还田机6台、穴直播技术示范机具2台、机插与施肥一体技术示范机具2台、碾米机1台,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另外,积极帮助罗溪彭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罗溪铁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申报新北区“3A”级、“5A”级农机专业合作社。(四)创意农业成效显著。早先空港社区流转的土地开发了创意农业壕熊庄园。一期“花期旅游”项目占地8万平的美洲粉黛、格桑花花海秋季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庄园和周边农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按照区环保局“第二个农村污水管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实施了鸦鹊、温寺、邱庄、龙珠山4个村委10个自然村的污水管网建设,总长度11.8公里,管网工程投入资金约900万元,同时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12台。
三、狠抓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汛抗灾的稳固性
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防汛抗灾工作的前提。根据汛前大检查的情况,罗溪镇水利农机管理站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狠抓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一)抓好内涝问题整改。投入200万元对王下村、高巷、邱庄、汤庄桥4个村(社区)的内涝问题进行整改。工程于今年2月23日正式开工建设,汛期前已竣工。工程的实施有效解决了群众反响较大的内涝问题,缓解了低洼片区的排涝问题。
(二)抓好河道疏浚。投入60万元对东风河、白兔沟、北大沟进行疏浚整治,清淤土方量约4万立方米。其中东风河、白兔沟疏浚整治工程已经竣工。北大沟疏浚整治工程将于年前完成。通过疏浚整治,将大大提高我镇局部区域排涝能力。
(三)抓好黄园里中沟疏浚整治工程。积极做好建设管理、矛盾调处,现已经完成工程水下部分,正在土地平整。
(四)抓好机场河(红星大沟段)疏浚整治工程。现该工程二个标段都已经竣工,工程投入运行后确保了航空产业园加速器地块汛期时雨水能直排新孟河。
(五)抓好村庄沟塘轮浚及河道清淤工程。今年完成了85个沟塘的清淤工程,土方量23.18万m³。河道清淤完成了南大沟、民航机场河、东风河、庙沟、白兔沟的清淤工程,土方量分别为0.46万m³、0.44万m³、2.1万m³、1.2万m³、1.02万m³。
四、不折不扣做好水利常规工作
(一)落实电灌站的春修保养工作。农服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对全镇17座电灌站设备进行逐台保养,备足配件,不留死角,确保每台设备能正常运行。同时对灌溉用水我们还采集水样送检测单位检测,检测结果达标。
(二)扎实做好防汛防旱防台工作。5月18日,召开了全镇防汛防旱防台工作会议,对防汛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各单位今年防汛工作的重点,把防汛工作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同时,确定了汛期值班人员名单,值班日期延长至10月31日,要求全体值班人员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
(三)不断提升、完善河长制工作水平。5月10日以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成立罗溪镇河长制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河长制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担任总河长,镇长担任副总河长,党政领导担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河长制日常工作。镇河长办通过河长巡河、河道管护员巡查、社会监督举报等渠道收集问题,整理及时反馈至各河道河长,各河道河长根据问题复杂程度,决定:立即予以解决、提交相关职能部门解决或提请总河长或上级河长予以协调。同时河长对问题处理过程、结果进行跟踪监督,确保解决到位。
五、配合镇财政分局做好2017年度农业支持保护(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
根据省财政厅相关文件精神,农服中心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核对好信息,落实到田块,对农民的补贴面积、补贴标准(110元/亩)、补贴金额,通过村务公示栏进行公开公示,并严格监督检查,公示举报电话。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顺利开展,确保补贴政策落实不走样,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六、提升完善,切实做好农经管理工作
(一)做好“三资三化”工作。为切实加强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我镇先后出台了 《罗溪镇村级财务管理实施办法》、《罗溪镇组级财务管理办法》和《村(社区)预算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我镇“三资”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高度重视“村居廉线”网站建设工作。最大化发挥“村居廉线”的公示和监督作用,全镇“村居廉线”网站运行正常,各村(社区)村组财务每季度都能在“村居廉线”网站上及时公开。
(三)做好清产核资工作。目前,12个村(社区)和7个股份合作社都已完成了清产核资平台录入及资料整理工作,全镇有村级集体经营性资产34处、村级集体资源75处(指土地、广告牌及电信铁塔出租),12个村(社区)366个组级财务都已经完成了电算化。
(四)做好资金非现金结算工作。积极推进非现金结算的实施工作,今年8月22日会同区农经处、农业银行及镇财政的相关人员确定了我镇非现金结算的工作方案,现一个村在农业银行开通了多级账户。
(五)强化村组两级财务日常管理。严控资金资产和往来审批,重点对村组两级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督查和整改。农经科内部建立“结报时初审、入账前再审、入账后复审”的三级审查机制,重点做好工程结报管理。另外结合区委第一巡察组的巡察反馈意见,迅速落实相关整改措施。
(六)做好确权颁证档案整理工作。目前,7个村的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全部完成,已移交王下村村、龙珠山、窑丼、邱庄、高巷的区级档案,剩余2个村正在加快推进。镇村两级档案也在加紧归档整理中。
(七)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服务民生工作。全力做好低收入户建档立卡工作,完成全镇234户、444人的系统录入和动态调整工作,会同民政、统计等部门对建档立卡户进行定期走访,配合区第三方对建档立卡户抽样审核,切实帮助困难人群脱贫转化。扎实做好各类农村基础调查和报表填报工作,协助做好村级增收项目的申报。积极培育和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合作社。通过日常管理与考核进一步规范民主议事程序,确保各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规范并落实到位。
(八)积极做好农村产权交易推进工作。落实专人负责产权交易工作,拟订出关于产权交易的一系列交易制度文件,对全镇到期和即将到期的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资源)项目进行了全面登记与梳理,要求各村(社区)对符合平台交易要求的项目对照要求,及时上报平台进行审核交易。目前,已完成罗墅湾社区二期店面房项目平台交易,正在推进龙珠山村一宗产权交易项目的进场交易工作。
七、充分发挥监管站职能,强化农产品安全源头监管
(一)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的监管。对正常运行的17家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位经纪人,全部建立了监管名录,把生产经营活动纳入监管。对本镇7家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全部建立了监管名录制度,登记备案。另外积极配合区农业执法大队开展定期、不定期巡查,检查农资经营户台账记载、诚信守法经营等情况。全年共监管60次,检查123人次。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扎实推进。全年完成市农委移动终端抽检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样品550个。另外2017年罗溪镇创安(2017年6月-2018年5月)4880个样品任务,监管站快速检测站2880个样品截至目前已完成1115个,完成率达38.7%。
八、抓好林业工作
2017年我镇新造林约60公顷。根据古树复壮与养护方案,落实保护管理措施,做好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工作。目前我镇市级在册的10棵古树名木均长势茂盛。
九、抓好农机安全监管
全年共年检小拖拉机34台、变型拖拉机16台、大中型拖拉机25台、联合收割机9台。10月下旬还为全镇小拖拉机安装了灯光系统。另外,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在变拖双检期间把强制报废告知书发放给了每一位机手。
十、扎实开展“三大一实干”活动
农服中心共走访农户510户、企业31家,举办“三农面对面”座谈会1次,通过大讨论、大走访,有效地化解了一系列农业条线的难题,实现了大转变。
一年来,罗溪镇农服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照园镇新起点、新要求,我们感到任重而道远,明年我们将进一步自加压力、重心下沉、埋头苦干、争先进位,努力开创罗溪三农工作新局面。
罗溪镇农业服务中心2018年工作计划
一、配合上级抓好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的前期推进工作。
二、实施十里横河疏浚(井冈山路-德胜河)。实施鸦鹊、温寺、窑丼、龙珠山4个村的防内涝工程。
三、实施黑臭水体及沟塘清淤工程。实施团结河、兰陵河清淤工程,目前已完成土方预测工作。
四、进一步完善河长制工作。加快落实编制“一河一策”整治方案,便于有目的、有计划推进河道整治及提升。
五、按照区农业局要求做好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工作,确保各项指标尤其是农机合作社机库建设指标达到区农业局要求。
六、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配合上级做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工作。
七、切实做好对各村(社区)“三资三化”管理的业务指导,对12个村(社区)进行财务对口检查,围绕“三资三化”管理平台数据核对、往来款对账是否到位、固定资产是否全额入账、各类财务台账是否健全等内容进行全面检查。
八、在溪南社区开展非现金结算工作试点的基础上,抓好面上推进,做好非现金结算的业务指导、组织实施及审核把关等工作,保证我镇村级资金管理非现金结算工作实施到位。
九、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在完成低收入户建档立卡的基础上,根据上级统一要求和部署,协调做好后续动态调整及相关工作。
十、做好产权交易工作。督促12个村(社区)到期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资源)项目上平台交易,完善产权交易中心场所办公室和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