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生产稳中有进,质效并举有新亮点
1.粮食生产水平稳步提升,展现技术品种新颖化,保险直补全面抓。
2018年小麦平均亩产361.8公斤,较去年亩增产3公斤。依托东南有机稻米合作社发展优质食味水稻3000亩,其中种植有机稻米300亩,绿色生态稻米1000亩,示范“稻鸭共作”、“稻虾共作”等稻田综合种养330亩。引进新型栽培技术---钵苗机插,示范试验栽插200亩;为更好地提升稻米品质,优选10个水稻品种进行示范种植试验,为今后推广“味稻”提供依据。严格落实上半年农业保险工作,目前已完成高效设施农业投薄膜、钢架、农产品方面的投保工作,水稻共投保3073亩。按区级粮食直补方案,精心组织,有序开展今年镇级粮食直补工作,确保将补贴资金打到农户“一卡通”。
2.立足基础设施,推行高效标准化,农业信息全普及。
总投资1000万的2017年20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完成硬化道路约50000平方米,水渠5000米。新增高效设施农业500亩、高效设施渔业100亩。按照“六有”标准,开展益农信息社建设,建成标准社3个、示范社2个,圆满完成市区下达任务,提高农民群众运用信息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增收致富的能力。
3.农产品质量监管一着不让,确保产地安全化,种植业面源全防控。
全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成立领导小组,对照创安82项指标,逐项分解细化、落到实处。上半年更新农产品主体信息315户,完成监管巡查49次,完成区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定量抽检45个,合格率为100%;完成区级蔬菜农残速测620个,合格率100%。镇级定性检测1876个,合格率为99.95%。常州市东南有机稻米合作社、常州市三新园艺有限公司、常州市金土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被确认为常州市首批持有农产品产地准出证单位。加强耕地保护,开展小麦轮作休耕工作,完成休耕面积1024.74亩,积极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5月份施用商品有机肥200吨;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在水塔口实行稻、麦质量耕地监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行秸秆综合利用,减少化肥施用量,农药实现零增长。
4、美丽乡村建设展新貌,初现成效化
梅林村、东南村成为全市的美丽乡村示范点,4月份承办全市美丽乡村现场会,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了梅林、东南精美小菜园建设,按照“整体形象美观、灌排设施配套、菜地平整肥沃、田埂方便采摘、生产技术先进、质量品质较高”要求,分别在梅林、东南各建成20亩以上的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品种丰富、生态良好的精美小菜园,为美丽乡村的市农对接、城乡融合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