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互动 > 调查报告 > 内容
为了客观的了解公众防范非法集资的意识,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加强宣传和教育,特设计此次问卷,现调查情况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您的年龄?
A、30岁以下 (7票 21.21%)
B、30-50岁 (19票 57.58%)
C、51-65岁 (7票 21.21%)
D、66岁以上 (0票 0%)
2、您的性别?
A、男 (13票 39.39%)
B、女 (20票 60.61%)
3、您的职业?
A、学生 (1票 3.03%)
B、企业员工 (3票 9.09%)
C、事业单位员工 (24票 72.73%)
D、自由职业 (3票 9.09%)
E、离退休人员 (1票 3.03%)
F、其它 (1票 3.03%)
4、您购买过哪些公司的理财产品?(可多选)
A、银行和保险公司 (28票 57.14%)
B、信托公司 (8票 16.33%)
C、证券(基金)公司 (7票 14.29%)
D、投资(咨询)类公司 (2票 4.08%)
E、财富管理公司 (4票 8.16%)
F、平台 (0票 0.00%)
5、您购买理财产品最为关注的是?
A、收益高低 (22票 66.67%)
B、企业资质 (5票 15.15%)
C、投资项目 (2票 6.06%)
D、期限长短 (4票 12.12%)
6、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是否对公司及产品有过调查了解?
A、听公司员工介绍 (8票 24.24%)
B、找相关部门咨询查询 (22票 66.67%)
C、听过亲戚朋友打听 (2票 6.06%)
D、不调查 (1票 3.03%)
7、您相信街边、超市、卖场、商场等公共场所发放的理财产品“广告单”吗?
A、相信 (0票 0.00%)
B、完全不信 (30票 90.91%)
C、不确定 (3票 9.09% )
8、如果您收到或听说“高息回报”的广告,您会如何对待?
A、向工商、金融监管等权威部门举报 (2票 6.06%)
B、完全不听、不信、不参与 (25票 75.76%)
C、向家人征求意见 (1票 3.03%)
D、上网搜索核实企业注册真实情况 (5票 15.15%)
9、您对非法集资行为是否了解?
A、了解 (7票 21.21%)
B、不了解 (0票 0.00%)
C、了解一点 (26票 78.79%)
10、您是如何了解防范非法集资相关知识的?(可多选)
A、银行网点的宣传介绍 (10票 10.99%)
B、市场、超市、车站及社区等公共场所张贴的宣传海报 (6票 6.59%)
C. 有关部门组织宣传活动发放的宣传材料 (22票 24.18%)
D、通过手机收到的短信、微信 (28票 30.77%)
E、电视电台等播放的公益性广告 (25票 27.47%)
11、您知道以下哪些是当前犯罪分子惯用的非法集资手段?(可多选)
A、承诺高收益回报 (27票 28.13%)
B、通过虚构投资项目,采用借新还旧的模式,先归集资金、再寻找借款对象,私设资金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以高息为诱饵,进行集资 (30票 31.25%)
C、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 (8票 8.33%)
D、有的是通过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发放小礼品方式,引诱老年人群投入资金 (17票 17.71%)
E、打着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的旗号,搞非法股权众筹、买卖原始股等 (14票 14.58%)
12、您身边是否有家人或朋友被骗?
A、有,很多 (1票 3.03%)
B、有,不多 (24票 72.73%)
C、没有 (8票 24.24%)
13、您知道参与非法集资活动不受法律保护,造成损失需自行承担吗?
A、知道 (31票 93.94%)
B、不知道 (0票 0.00%)
C、有所了解 (2票 6.06%)
14、您认为从哪些方面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知识宣传有效?(可多选)
A、电视电台 (28票 26.17%)
B、报纸、彩页宣传 (28票 26.17%)
C、短信、微信微博 (27票 25.23%)
D、知识讲座 (24票 22.43%)
二、结果分析
本次在线调查共收到33份调查问卷,从调查结果看,年龄集中在30-50岁。有57.14%的受访者主要选择银行和保险作为理财产品;有66.67%的受访者最为关注的是收益高低;大部分受访者对于街边、超市、卖场、商场等公共场所发放的理财产品“广告单”持谨慎态度,一般选择不参与,但是受访者的少数家人或朋友仍然被骗。大多数受访者获得防范非法集资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手机短信和电视广告对非法集资的了解主要是承诺高收益回报和通过虚构投资项目,采用借新还旧的模式,先归集资金、再寻找借款对象,私设资金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以高息为诱饵进行集资。77.57%的受访者更容易接受手机、电视以及纸质读物的宣传渠道。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继续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手机微信平台、宣传彩页、悬挂横幅等形式开展非法集资宣传;深入社区开展知识讲座,不断增强广大群众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2、定期组织风险排查。利用街道网格化治理平台,联合工商、公安以及社区等部门定期开展风险排查,形成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活动的高压态势,维护社会经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