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互动 > 调查报告 > 内容
目前小学生上网是什么状况呢?学校该如何对待小学生上网呢?针对这个问题龙虎塘街道企业服务中心进行在线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一、调查结果汇总
1、您的孩子性别?
A、男 (18票 56%)
B、女 (14票 44%)
2、您的孩子年龄?
A、8-9 (13票 41%)
B、10-11 (6票 18%)
C、12-13 (13票 41%)
3、家中有无电脑?
A、有 (32票 100%)
B、没有 (0票 0%)
C、准备买 (0票 0%)
4、您的孩子上网吗?
A、从不上 (4票 12%)
B、偶尔上 (19票 59%)
C、经常上 (9票 29%)
5、您的孩子上网内容?(该项可多选)
A、读有趣信息 (13票 21%)
B、上网聊天 (7票 11%)
C、玩游戏 (18票 31%)
D、查找资料 (23票 37%)
6、上网对您的孩子有什么影响?
A、有好也有坏 (18票 56%)
B、有帮助 (6票 19%)
C、影响学习 (8票 25%)
7、您能掌控孩子上网行为吗?
A、有时能 (15票 47%)
B、总是能 (16票 50%)
C、基本不管 (1票 3%)
8、您的孩子有上网不良行为吗?
A、有 (10票 32%)
B、没有 (14票 43%)
C、没注意 (8票 25%)
9、学校如何对待学生上网?
A、不管 (1票 3%)
B、禁止 (2票 6%)
C、引导 (29票 91%)
10、学校有必要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吗?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分析调查结果可知,小学生上网已是一种普遍现象,他们在网上浏览信息、聊天、玩游戏、查找资料等,网络的负面因素同样影响到他们的健康发展中,而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并不能很好的管理和引导孩子的网络行为,造成一些孩子已经存在一些网络不良行为,作为学校,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对学生的网络生活也应该重视,要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要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纠正,减少孩子的网络失范行为,让他们在网络的世界里涉及营养,健康发展。
三、对互联网时代小学生发展的建议
小学生在网络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与困惑,折射了网络技术的两面性本质,也反映了网络对他们发展带来的双重影响。互联网时代,小学生要摆脱网络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及生存异化危机,使自身获得更大的自由与发展,需要学校和家庭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学会阅读网络世界,并提高鉴别能力、反思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最终提升网络素养。
提高鉴别能力,与网络建立适度关系。网络世界价值观念多元,信息良莠不齐,小学生在网络实践活动中应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儿童与网络的关系是多元的,鉴别能力影响着儿童与网络关系的双向建构,帮助儿童建立与网络的和谐关系。因此,应着力引导小学生在网络实践中发展鉴别能力,这是儿童与网络建立适度关系的基础。
提高反思能力,主动将自身的网络行为活动及其结果建立联系。在网络实践活动中,通过反思,小学生可增强网络行为活动的目的性,主动建立当前的网络行为与结果的联系,有计划地对网络活动做出思考、设计、规划,主动寻求网络探究达到目的的方法与途径;同时,反思也有助于小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提高,发展心灵的敏感性,增强他们的主体精神,培养其内在的思考能力,进而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长与发展。在网络空间或现实生活中,小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校和家庭应发展小学生在网络空间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小学生利用网络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小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