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互动 > 调查报告 > 内容
为了更好的了解奔牛镇群众基本文化需求,通过做在线调查,对存在的问题也做了些分析,现将调查报告汇总如下:
一、在线调查的主要结果
本次调查共计33人参与,以下为投票情况:
1、您的性别:
A、 男(14票)42%
B、 女(19票)58%
2、您的年龄:
A、20岁以下(0票)0%
B、20-30岁(9票)27%
C、30-60岁(23票)70%
D、60岁以上(1票)3%
3、您的文化程度:
A、小学及以下(0票)0%
B、初中(0票)0%
C、高中或中专(11票)33%
D、大专(12票)36%
E、本科及以上(10票)30%
4、您的户口性质:
A、本地农村村民(23票)70%
B、本地城市居民(10票)30%
C、外来人员(0票)0%
5、您所在的村(社区)是否建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或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
A、有(33票)100%
B、无(0票)0%
6、您对镇、村(社区)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能否满足您的文化活动需求?
A、不能满足(1票)3%
B、基本满足(10票)30%
C、能够满足(22票)67%
D、不清楚(0票)0%
7、您对本地的送电影下乡是否满意?
A、不满意 (0票)0%
B、基本满意 (2票)6%
C、满意 (31票)94%
8、您对本地的送戏下乡是否满意?
A、不满意 (0票)
B、基本满意 (3票)9%
C、满意 (30票)91%
9、您更愿意参加哪类公共文化活动?
A、读书看报 (2票)6%
B、文艺演出 (3票)9%
C、广场文化活动 (26票)79%
D、活动培训 (1票)3%
E、书画等文化展览(1票)3%
10、您所在地每年开展的文化活动场数和质量是否能满足需求?
A、是(33票)100%
B、否(0票)0%
11、您每年会读几本书?
A、基本不读书 (0票)0%
B、1-2本 (21票)64%
C、3-5本 (11票)33%
D、5本书以上(1票)(3%)
12、您对所在地的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图书馆等场所)提供的图书是否满意?
B、基本满意 (14票)42%
C、满意 (19票)58%
13、您认为在老百姓读书看报、看戏看电影、听广播看电视、观看演出、文化鉴赏等活动的服务提供中,应发挥主要作用的是:
A、政府(街道 乡镇)(27票)82%
B、村、社区 (3票)9%
C、居民群众 (0票)0%
D、民间公益组织 (3票)9%
14、您认为我镇公共文化建设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可多选):
A、应多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21票)20%
B、加大对公共文化资源的宣传 (13票)13%
C、加强基层文化团队的建设 (13票)13%
D、多发展有本地特色的音乐、歌舞、文艺节目等文化产品 (21票)20%
E、多组织送文化进社区、进农村活动 (21票)20%
F、加大对文化资源和遗产的保护 (15票)14%
15、您认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关键是什么?(可多选)
A、继续投入建设文化设施 (20票)26%
B、提升现有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 (21票)27%
C、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培养,为百姓提供相应的文化培训(9票)12%
D、丰富基层文化活动,提高百姓的参与率 (28票)36%
E、其他(0票)0%
二、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来看,有94%的人对本地的送电影下乡感到满意;91%的人对本地的送戏下乡感到满意;100%的人认为所在地每年开展的文化活动场数和质量能够满足需求。这一结果还是比较可喜的,说明人民群众对本地文体站服务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需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
在文化设施方面,100%的人所在的村(社区)建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或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67%的人认为镇、村(社区)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能够满足文化活动需求,30%的人认为基本能够满足文化活动需求;58%的人对所在地的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图书馆等场所)提供的图书满意,42%的人基本满意。说明本地文化设施大体上还是能够满足人们的文化活动需求的,但对于农家书屋,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参加公共文化活动中,广场文化活动、文艺演出、读书看报、活动培训、书画等文化展览分别占比79%、9%、6%、3%、3%;82%的人认为在老百姓读书看报、看戏看电影、听广播看电视、观看演出、文化鉴赏等活动的服务提供中,政府(街道 乡镇)应发挥主要作用。这说明人民群众对政府期待很高,希望政府部门多组织广场文化活动、文艺演出等。
三、结果与努力方向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奔牛镇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图书馆、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的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我镇公共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还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1、丰富基层文化活动,提高百姓的参与率;2、多组织送文化进社区、进农村活动;3、多发展有本地特色的音乐、歌舞、文艺节目等文化产品;4、加大对文化资源和遗产的保护;5、提升现有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6、继续投入建设文化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