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宣传统战部 > 内容
在建区仅26年的常州国家高新区,却有着一所有着八十年历史的中学,随着区域经济的腾飞而快速崛起,她,就是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
今年,新桥高级中学迎来了八十周年校庆。
峥嵘岁月
八十年风雨兼程,新中人紧抓机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创建于1938年,1956年改为公办学校,1958年增设高中部,成为当时武北地区第一所完中。1995年6月,划归常州高新区,更名为常州市新桥中学,从此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1997年,通过教育现代化省级验收;1998年,通过了省标常州市重点高中验收;2004年11月,通过省三星级高中验收,成为新北区第一所江苏省三星级高中。2015年9月,实现初高中分设,后更名为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2017年9月,投资3.2亿元的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2018年3月,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27亩,总建筑面积7.15万平方米。校园设计崇尚“天人合一”,行政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既相对独立又融为一体。学校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先进。学生教室宽敞明亮,均配有智能终端、短焦激光投影、点阵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空调。建有理化生实验室14个,多媒体教室45个,通用技术教室4个,微机室4个,历史、地理专用教室各1个,心理健康活动中心1个,音乐教室7个,舞蹈房1个,琴房17间,电钢琴教室2个,传媒教室1个,美术教室3个,画室12个,讲评室1个,书法教室1个,选修教室19个,社团活动室9个,748座的大型多功能报告厅1座。图书馆内有学生阅览室2个,教师阅览室1个,电子阅览室2个,藏书92735册。建有覆盖整个校园的现代化信息发布系统,校园信息化水平已达“校校通”工程第三层次要求。学校良好的运动场地和装备为学生的体育运动提供了充分的保障,现建有直道为9道、弯道为8道的400米标准田径场1面,内设1片天然草坪标准足球场,可容纳1200人观看比赛的体育看台1座,室外篮球场6片,排球场4片,联合器械区1片,健身房1个,体育馆1座,馆内设置实木地板标准篮球场1片、羽毛球场2片、乒乓球台14张。学校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两个现代化A级食堂可容纳1700多人同时用餐。宿舍楼2栋、床位1590张,每间宿舍设有独立卫生间,每层楼建有独立淋浴房和开水供应间。
砥砺前行
八十年乘风破浪,新中人开拓创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办学特色越发彰显。学校坚持“科研、教研、学研”的一体化道路,把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一方面,课程体系完善。通过对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在校级层面的整合,学校形成智慧课程、修身课程、专长课程三大课程体系。智慧课程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修身课程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塑造学生的人格魅力,锻炼学生的组织合作能力;专长课程培养学生的艺体兴趣和技能。另一方面,课程门类齐全。学校规范实施高中新课程方案,除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外,还积极开设校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目前,学校开设校本课程52门,组建社团组织35个,三年中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课题达73个。同时,课程基地出彩。作为“江苏省艺术教育课程基地”,学校旨在让每位学生从懂得欣赏美,进而学会创造美。学校成立“新灵艺术团”,下设绘画、声乐、器乐、舞蹈、播音与主持、编导等分社,编写7本校本教材,开设10余门艺术选修课程,学生各取所好。其中《声乐入门》、《乐理零距离》、《色彩》三门课程被兄弟学校借鉴、推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11年,该校“十年艺术教育成果展”汇报演出荣登常州大剧院舞台,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
近三年,学生在市级以上各项竞赛及评比中获奖741人次,其中国家级191人次,省级333人次。信息技术考试、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次性合格率每年均在99%以上;高考成绩节节攀升,本科达线率以及增长率均在常州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并保持在95%以上的高位。屠金炫同学,获2016年高考江苏省艺术类专业声乐状元。学校模拟政协社团在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比赛中摘得三项团体奖、七项个人奖,校合唱团或江苏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地理科普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科技先进集体”、“江苏省艺术教育课程基地”、“常州市教育科研基地”等荣誉称号。
润物无声
八十年斗转星移,新中人锐意进取,学生素养显著提升,社会声誉不断攀升。学校逐步构建“以榜样为引领,以课程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的育人体系。学校拓宽管理渠道,建立以分管德育校长——政教处——年级部——班主任为主体的“常规教育主线”,以分管教学校长——教务处——教研组——任课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渗透德育主线”,以学校党总支——团委、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为主体的“学生自我教育主线”。同时,突显育人功能,实现德育活动专题化、序列化、精品化。高一“入学礼”、高二“成人礼”、高三“毕业礼”,以及“三立教育”、“新中之星”评选、“义工志愿服务”等,都已成为品牌项目。文化艺术节的各项活动,都是由学生会牵头招标、中标班级组织开展、学生会负责汇总评比。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广播操大赛、跑操、大课间活动、课外活动、运动会等,得到扎实、有序推进。同时,开拓国际视野。学校2009年承办常州市“常州外教看常州”活动,获一致好评。2012年,与澳大利亚南澳洲班克西学校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友好交流。2015年,与德国罗特中学缔结成为友好学校,已连续四年选拔、培训学生赴德开展“中德文化交流”活动。
学校高三女生言胜楠、杨咏琪、刘茜“扶起摔倒老人并背其回家”一事,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现代快报》、《常州日报》、江苏网、常州化龙巷论坛等多家媒体进行深度报道,三位女生也被推荐为“常州好人”候选人,成为引领全校师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精髓的道德标杆。近五年,《常州日报》、常州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我校素质教育的文稿就达30余篇。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组‘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实验基地’”、“常州市中小学德育特色学校”、“常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学校”、“常州市中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优秀学校”。
昨天,播撒希望、编织梦想;今天,背上行囊、展翅翱翔;明天,琢玉成器、桃李芬芳。丹心化红雨,滴滴育新苗。奋发有为的新中人,将紧握历史的接力棒,奔向远方、创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