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生态环境局 > 内容
8月23日,市委书记汪泉、副市长曹佳中一行到高新区调研“长江大保护”工作。汪泉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贯彻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强化制度创新和政策供给,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政策支持到位、体制机制到位、齐抓共管到位,为江苏走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前列贡献“常州力量”。
区领导周斌、陈正春、王宇伟、严俊、盛晓东、季晓东陪同调研。
汪泉首先来到新龙国际商务区区域供冷供热能源站项目现场。该项目由常州高新区和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共建,投产后可满足商务区内473万平方米新建建筑空调冷热需要,每年可节约3万吨标煤。汪泉表示,目前常州正在推进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建设,希望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加强合作,提升整体能源利用效率。长江生态屏障新龙生态林,东西长9.7公里,南北宽最大为928米,总用地面积为540公顷,是新北区重要的生态建设工程,也是常州地区最大的生态公益林工程。截至目前,高新区已实现增核5385亩、扩绿10263亩、连网118.1公里,生态红线区面积由17.2平方公里扩大至60.45平方公里,为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发挥了绿色效应。汪泉详细了解生态绿城项目建设情况,强调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好长江生态屏障,着力打造绿色宜居新城区,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出贡献。
汪泉还实地察看了华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燃气锅炉环保升级改造项目、光大常高新环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自开展“263”专项行动以来,高新区已累计关停燃煤锅炉270台,减煤29.6万吨,关停化工企业54家。汪泉要求企业切实贯彻落实市、区“263”专项行动的要求,为全市打赢环保攻坚战贡献力量。汪泉在录安洲登船巡江,详细了解长江常州段生态环境保护、岸线资源利用以及产业布局状况。近年来,高新区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临江板块滨江经济开发区整体绿色转型为抓手,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两手发力”,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统筹”,突出工业、农业、生活、航运污染“四源同治”,全力以赴对标找差、补齐短板、提升优势,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致力建设全省乃至全国长江大保护绿色转型先行示范区。
汪泉充分肯定了常州高新区积极主动谋划“长江大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主动作为、高点站位、务实推进、成效显著,体现出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主动的态度,以及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的精神。他要求常州高新区“长江大保护”工作要做到高点定位、主动作为、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生态修复、长江保护、积极转型等方面走在前列。
汪泉指出,近年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把全域纳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在建设长江生态廊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跨江联动发展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污染治理、经济转型升级仍然任重道远。下一步,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将贯彻落实全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推进会议精神与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推动常州走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前列。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线指向,以及“树立一盘棋思想”的内涵要求,深刻认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既是中央和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又是常州转型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我们这一代人要以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扛起责任,全力修复长江常州段生态环境,着力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好,为江苏走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前列贡献“常州力量”。
二要攻坚污染防治。牢牢把握修复长江常州段生态环境这个压倒性任务,所有涉及长江常州段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生态这个前提,尽快取得长江常州段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压倒性胜利。要突出铁腕治污,严格落实“263”专项行动,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对突出环境问题“下猛药”,对违规违法行为“零容忍”,形成依法监管的震慑。要突出科学修复,加强长江岸线资源保护与利用,推进滨江风光带建设,展现水韵龙城美景。
三要加快产业转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把握“五个关系”,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坚持破立并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淘汰违法违规企业,促进现有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特别在沿江地区注重培育引进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机构,以创新动能助推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