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生态环境局 > 内容
11月17日,《常州长江大保护绿色转型发展战略规划》汇报会举行,国家和省相关部门领导、专家齐聚一堂,为打造常州长江大保护沿江绿色转型发展先行实验区会诊把脉,提出意见建议。曹佳中、周斌、陈正春、王宇伟、严俊、盛晓东、季晓东等市、区领导参加汇报会。
作为常州唯一的临江板块,常州高新区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体系,初步形成了《常州长江大保护绿色转型发展战略规划》。规划范围为滨开区辖区范围,总面积152平方公里。总体定位为长江大保护沿江绿色转型发展的先行实验区,“绿色生态、高端产业、幸福新城”的高质量发展区。到2035年,全面建成绿色低碳、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产城融合幸福新城。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高端高新产业引领发展,城乡一体化功能趋于完善,交通网络便捷高效,基础设施系统完备,公共服务优质均等,实现城市治理能力和社会管理现代化。
按照初步规划,规划范围内整体布局形成“一带两片三廊”空间结构。通过低效企业关停转型、生态修复、布局重组,将长江沿岸地区打造为长江绿色转型发展先行示范带。德胜河以东地区重点完善和提升产城功能品质,打造和谐共生的产城融合片区;德胜河以西地区以生态保育为主,打造集田园风光、休闲体验、美丽乡村于一体的田园生态片区。依托新龙生态林、德胜河、澡港河形成三条重要生态开敞廊道。
板块划分按主要功能,形成长江绿色转型发展先行示范带、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园、汽车高端装备产业园、中瑞智能制造产业园、滨江新城区、魏村、安家集镇区、田园生态区、生态廊道等功能板块。
汇报会上,各位领导、专家从政策、技术等层面对规划进行了专业点评,一致认为规划紧紧围绕长江大保护和绿色主题,给出了近期和远期的目标任务和举措,内容全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行性。专家们从规划的依据参考、规划年限、预期指标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下一步,常州高新区将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内容,提交市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