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专题 > 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志,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 女性征文 > 内容
“贝贝,你可以把手机还给我们了”。 “知道了,马上马上”。 “贝贝,好了没有”? “啊呀,都说了马上马上,一局还没打完,你们烦死了”。 我无语地和孩子爸爸对望了一眼,隐约看到他眼中的怒火在升腾。我摇了摇头,示意他要淡定,然后拿起手机继续追剧,孩子爸也捧起手机继续看新闻,家里重归“宁静”。这样的场景,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们家,已成了经常上演的情景剧,而主人公就是我们一家三口。 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家,大街上、商店里、公园旁……低头族随处可见。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使用手机的人越来越多。上至耄耋老人刷微信,下至牙牙学语的幼童看“小猪佩奇”,年轻人更是打游戏、听音乐、玩自拍……手机,已俨然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早已习惯了手机带来的种种便利。 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在手机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被不断地侵蚀、改变。对手机的过度依赖,让我们自身的一些功能逐渐被异化。他们完全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把自己与周围的世界割裂开来,甚至不愿意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打交道,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我想起了我的童年,那是个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可是我们家最不缺的就是书。爸爸妈妈培养了我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喜欢诗歌散文,喜欢国内外名著,《平凡的世界》、《红楼梦》、《乱世佳人》等等都看了很多遍,看到优美的语段,我总是欣喜地将之工整地抄录在本子上,并保留至今。书籍陪伴我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直到大学毕业,我仍然保留着逛书店买书,业余时间读书的好习惯。 这个习惯是什么时候丢弃的?我多久没有认真去阅读一本纸质书籍了?我已经不太记得了,只知道书柜里的书成了摆设,即使偶尔心血来潮买了一本书,也读不到结束就扔在了一边,然后束之高阁。还是拿着手机痛快,刷朋友圈,追剧,看电子书。而孩子受这种环境的影响 ,也爱上了网络游戏,从CF到王者荣耀,乐此不疲。一家三口聚在一起,就是各玩各的,毫无交流。 想到这儿,我移开手机,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把一家三口召集起来,宣布全家人远离手机,爱上阅读,做书香家庭。并“约法三章”: 一、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除迫不得已,不得使用手机,尽情享受亲情。 二、周一到周五,我们阅读并收集一天的新闻时政或新鲜事儿,在孩子晚自习回来后,利用吃点心的时间,讲述给他听。 三、再忙也要保证每天晚上睡觉前阅读20-30分钟纸质书籍。 四、周六周日晚上19点30分至20点30分为本周读书总结时间,一家人交流彼此的读书心得,以及讨论最近的时事。 五、经常带孩子一起逛书店,购买合适的书籍。 六、读书要认真,读书过程中发现优美段落、句子要摘抄下来,报纸上的可以剪下,贴在剪贴本上,要有一些读后感想。 计划制订完毕,全家进入了实施阶段。刚开始很痛苦,别说孩子,就是我们,也很难改变一坐下来就想拿手机的习惯,也经常为了游戏和孩子发生矛盾。可慢慢的,我发现家里的气氛有了改变。以前,一家人没声音各玩各的手机,而现在,也是没声音,却是各自捧着书看得津津有味。以前,家里的话题要么就是孩子的学习,要么就是让孩子不要玩手机打游戏,而现在,孩子和爸爸会讨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穿的什么衣服,坐的什么坐骑,使的什么兵器,讨论他们的性格特点。我会告诉孩子中国已成功开采了可燃冰,胖9也试飞成功。我们会共同讨论共享单车的利与弊,一个大学生为了照顾患癌的母亲放弃了自己程序员的工作而做了一名环卫工……家里经常讨论的热火朝天,孩子的作文也有了素材,不再干巴巴,他把自己阅读和讨论后的感悟写在了文章里。 我庆幸自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它让我们全家人从手机的虚拟世界中走了出来。当低下头的时候,我们看不到天空的湛蓝、白云的飘逸、绿树的葱茏、鲜花的绚烂,也感受不到生活的诗意、自然的伟大、宇宙的神秘、人文的崇高。丢开手机,捧起书籍,让我们将阅读作为一生的爱好,带着孩子共同学习与提高,让书香伴随着我们每一个日子,共同感受亲情的温暖,思考的乐趣,阅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