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六个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打造“绿色、智慧、高端的精品新城”这一核心课题,全面落实区委对新桥镇“站位更高、业态更新、视野更宽、辐射力更强”的殷切希望,脚踏实地,奋勇拼搏,各项事业取得了平稳较快发展。
——调结构、促转型,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上半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21亿元;服务业增加值13.51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37.5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6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8%。工业发展提质增效。普莱克红梅、东风轴承等32家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技改投入达1.8亿元。2家企业申报市级以上研发机构,4家企业申报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富兴机电有限公司、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省质量信用体系AA级和AAA级申报工作。总投资2.5亿元的东风轴承续建项目进展顺利,年内可竣工投产;新增总投资4500万美元的盖茨液压新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人力资源产业园和科创水镇申报市重点服务业集聚区;绿创大厦、创智大厦、高新智汇中心、宇洋达大厦等楼宇申报产业(特色)楼宇;东风轴承、天山重工等公司申报制造业服务化示范企业。同时,形成了以汉得利传感器研发中心、天山重工高端精密齿轮传动研究院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建立了以江苏晨联投资咨询集团、高新区人力资源产业园为代表的中介服务、现代商贸集群;明确了以会展中心、高端酒店、高校产业园及人才公寓等开发项目为主体的高铁经济区开发方案。现代农业提效发展。“大棚房”专项整治已通过市区两级验收,并开展常态化监管。率先在全市完成村级资金非现金结算线上审核工作,提升了集体资金管理规范性,实现了镇、村两级线上审批、监督全覆盖。逐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出台了《新桥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有序开展郭塘桥村冯家塘和刘八塘两个自然村的村庄环境提升工程,有效落实了乡村振兴战略。
——搭平台、优服务,发展驱动有效释放。突出技术创新。上半年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3家,实现历史性突破;完成省高品申报4个,民科申报4家;引进科技型企业17家。申请专利245件,其中发明专利118件,授权专利144件(截止5月数据)。新增区级研发机构4家;完成产学研活动3场,签订产学研协议3项,企业创新活力不断迸发。突出人才支撑。完成龙城英才引进落户项目1个(庄曙东),申报4个(胡伟、陈放怡、谢中华、王锐);申报省双创人才1个(邓伟);新增销售超300万的人才企业2家(新思维、华复轨道),企业人才引领作用逐渐凸显。突出项目招引。总投资40亿元的国家空间信息综合应用创新服务平台项目,已正式签约并推进;北京百分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康宏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现代服务业企业成功入驻新桥大厦。此外,远洋集团半导体、德国普莱玛半导体和苏州纳米城机器人产业园等优质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洽谈中。
——抓建设、重治理,城市功能逐步完善。重大项目扎实推进。2019年新桥镇共有项目62个(15个项目被列为市区级重点项目),总投资334.96亿元,计划完成投资60.38亿元。其中,44个为年内开工建设项目,12个为拟挂牌项目,6个为前期研究项目,现已开工项目31个,开工率达71%。今年上半年,扎实推进了以老新桥中学、两馆两中心、商务中心为代表的公共服务项目;以绿创、新阳、宇洋达大厦和高新智汇中心为代表的总部经济项目;以科创水镇为代表的科技创新项目;以湿地公园、能源站为代表的绿色宜居项目;以乐山路、综合管廊为代表的基础设施项目;以碧桂园、弘阳等高品质住宅为代表的房地产项目。新桥镇功能配套和公共服务能力正逐步完善,城市框架和门户形象将进一步凸显。土地利用高效合理。旅游商贸南侧地块以1600万/亩、总价12.675亿元的价格完成首拍,碧桂园集团竞得创智湾南侧、创智湾北侧地块,黑牡丹集团拍得高端酒店群地块。上半年,全镇土地出让金达49.7亿元,区域价值不断攀升。同时,完成民房遗留户动迁3户,实现了重点项目无障碍施工;完成企业动迁签约2家,确保了云河路贯通;安置民房41套,安置面积达4294.97平方米,满足了动迁居民居住需求。城市生态持续优化。高质量打好镇区污染防治攻坚三大战役。全力以赴打好“蓝天保卫战”,上半年通过开展“零点行动”、“秸秆禁烧”、“降尘防治”等专项行动,累计出动检查1000余人次,检查企业、工地、拆迁遗留地块和餐饮店铺共计500多处,取缔“散乱污”作坊18家,实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73%;扎扎实实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推进生态水环境治理、雨污管网改造、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排污口整治等工程,镇区河道水质整体达标并趋向良好;规范有序打好“净土保卫战”,完成企业固废危废自查,深入推进8个居住小区、20个单位及2个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绿色、整洁、有序的城市形象逐步凸显。
——保基本、惠民生,群众生活更加美好。社会保障再上台阶。1-6月,全镇累计发放各类民政经费384.89万元,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5.49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15.44万元。居民医保新参保人员397人;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216万元,惠及680人次。成功调解劳动纠纷14起,涉及赔偿金额7.37万元。社保“云缴费”工作进展顺利,辖区内失地农民缴纳社保费用将更方便、快捷、安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桥第二实验小学顺利投用,新龙湖幼儿园正在进行竣工验收,新桥镇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扩大。继续开展好社区天天乐活动,送戏进社区4场,举办大型活动2场,组织公益培训8期,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持续提高。持续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开展公益创投大赛,引进14个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了亲子教育、法律服务、精神关爱等贴心服务。江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于今年5月开业运营,为社区老人提供理发、洗浴、康复理疗等便民服务。新桥卫生院与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共同合作的血液净化中心总体运营情况良好,已为7644例病人进行了血液净化治疗。
——强监管、严惩治,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社会综合治理建设稳步推进。狠抓“平安新桥、法治新桥”建设,努力促进群众法治与平安建设满意度双提升;通过多种途径对辖区居民做好关于网络诈骗、非法集资、传销等侵财案件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加大矛盾隐患排查化解力度,完善重大矛盾纠纷隐患稳控和调处机制,今年上半年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5起,涉及金额95.7万元,纠纷受理率及调处成功率均达100%。切实发挥网格的覆盖性、针对性作用,1-6月,我镇网格中心共上报有效事件20503条,涉及社会治安、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等多方面,其中已办结19147条,办结率达93.39%,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联动、内部统一的规范化、高效化网格运行体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扎实开展。严密部署工作,先后召开了扫黑除恶专题会议10余次,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着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题宣传活动,通过横幅、通告、海报、调查问卷、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形成了对黑恶势力人人喊打的强大声势;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及部分群众全方位、多领域摸排涉黑涉恶线索,开展“扫黄禁赌”、“非法传销”、“乱点整治”等专项治理行动10余次。全镇共上报经查证的涉黑涉恶线索6条(含市转办线索1条),查办非法拘禁案件3起,处罚场所23个,查处各类违法人员200余人,刑事处罚4人,有效斩断了黑恶势力的输血管道。
——提效能、强作风,执政为民本领过硬。依法行政持续推进。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提升尽职履责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健全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新桥镇“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提高领导班子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加强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800余条,发布政务微信160余条。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参政议政作用,认真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方面监督,共收到人大代表意见建议11条,已全部按期办结,政府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作风建设全面增强。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不断完善政府采购程序,明确采购标准;严格执行公务接待“一票四单”工作规定;完成了事业单位、镇属国有公司公务用车改革。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管理作用,加强了对“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重点建设项目、“阳光扶贫”、“三资”管理、“263”专项行动、零星工程建设、拆迁安置等重点领域的监督管理,全力筑牢反腐防线。廉政工作狠抓不懈。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推动全镇干部职工真正在思想上警醒,政治上规矩,行动上自觉。认真回应市长信箱、12345、政风热线等平台的信访事项,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使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完善考核机制,健全了村(社区)和机关事业单位《全面从严治党考核细则》,将“禁酒令”、“十带头、十严禁”规定,烟(卡)、违规吃喝两个专项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列入考核细则,有效提升了村(社区)、事业单位对全面落实各项工作的责任意识。
此外,人民武装、双拥、侨台、民族宗教、新的社会阶层、工会、妇女儿童等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半年,我们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全镇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镇党委的科学决策、坚强领导,得益于镇人大、政协的有效监督与大力支持,凝聚着全镇干部群众的智慧才华与辛勤汗水。我谨代表新桥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列席人员,并通过你们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各界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经济运行存在不确定性,工业经济压力增大,实体经济发展困难增多;城市精细管理存在短板,形象、内涵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依旧突出,民生改善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影响安全稳定的各类因素仍然存在,需加强研判防范、及时化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举措落地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功夫。对此,我们将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直面问题,正视困难,鼓足干劲,合力攻坚,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