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园区(街道)以特色小镇建设为重点,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把握“一特一新”产业布局和新龙商务区“副中心”的发展定位,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三提四优三强化”各项工作,对标找差、统筹推进。
一、 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努力提升经济运行质效
1.经济运行质效趋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72亿元,同比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41.85亿元,同比增长19%;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6亿元,同比增长15.83%,基本达到或超过年初目标任务.
2.产业转型步伐加快。按照区委、区政府“两特三新”的总体布局,以及新龙片区一体化发展战略,龙虎塘街道聚焦“一特一新”,即光伏智慧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成功获评光伏智慧能源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基地。充分利用省级特色小镇的影响力,加大传感器产业的招引力度,依托天得智能创业、国际传感谷研究院等孵化平台已招引入驻17个智能传感相关项目,辖区现有传感器相关企业50余家,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
3.重点项目高质推进。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2018年重点项目共有11个(年初目标任务外新增项目3个)。截至目前,8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目标任务的100%,4个项目实现竣工,3个新增项目年内开工建设。
4.积极整合存量资源。辖区现有资源布局已经无法满足街道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资源相对紧缺也制约了街道发展的步伐,对此街道进一步优化整合存量资源,累计盘活辖区存量土地173亩,清理盘活标准厂房5839平方米。加大整治“散乱污”企业,实施特色小镇旧城改造项目,加快腾龙换凤,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5.切实加强科技创新。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全面落实高企培育计划,组织14家企业申报高企,完成33个市高品认定。年初修订《关于新一轮鼓励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天合光能积极搭建创新平台,推进传统光伏产业向能源物联网转型升级,成功举办能源物联网大会,挂牌成立全国首家新能源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
二、 加快产城融合步伐,营造宜居宜业环境
1.高起点完善产城融合规划。按照产城融合建设试点的要求、新龙一体化及街道发展定位,重点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标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街道实际情况编制完善辖区总体规划。委托波士顿咨询公司编制产业规划,委托华南理工大学编制城市设计规划,目前两个规划已编制完成并组织实施。
2.加快推进城市功能建设。随着园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功能配套的短板日益凸显,结合产城融合规划,我们加快城市功能配套建设步伐,截至目前,玲珑菜场停车位智能化改造工程、东街环境提升工程、腾龙苑小区海绵城市建设、盘龙东苑老小区改造提升工程等已完成。三江口公园、牡丹君港、盘龙小学、盘龙幼儿园、盘龙社区服务中心、新苑五路延伸工程等重点社会事业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产城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
3.扎实做好城市长效管理。根据城市长效管理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范围的变化,及时调整长效管理考核办法,突出重点,合理应对,借力网格化社会治理和城警联动机制,街道在区级考评中始终处于核心区前列。深入实施综合整治。完成对高铁沿线的整治工作,清理偷倒建筑垃圾、积存垃圾和杂物10处,拆除闲置地块违章搭建14处。深入开展市容整治工作。垃圾分类全面铺开。完成39个垃圾分类宣传亭建设,完成街道全区域23个小区、11家事业单位、70%的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完成一座易腐垃圾处置场所建设,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分类购物袋等形式,不断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4.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加大“263”工作推进力度,“263”专项工作成效凸显。今年来加大了对水环境质量及黑臭水体整治力度,雨污分流工作及黑臭水体整治工程顺利推进。保持环保执法高压态势。坚持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突出治理重点,将压煤减排、全面达标、淘汰落后产能和扬尘控制作为主攻方向和突破点。
三、 积极开展社会治理,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1.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今年以来,街道各主管部门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夏季百日执法行动、安全环保网格化巡查,保持对安全生产监管的高压态势,组织开展两节前烟花爆竹专项整治、加油站专项安全检查等专项行动。推进50家规上企业和较大风险源企业开展较大危险源管控工作。完善90家企业应急预案备案。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模式完成了82家规上企业和重点企业应急救援演练工作。树立了10家企业在安全文化、特殊作业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生产示范典型,在“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中,街道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单位被推荐参加江苏省安全生产月先进单位的评选。有效遏制了安全生产事故,截至目前,街道未发生亡人事故,做到了杜绝较大以上事故、控制一般事故、实现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
2.网格化社会治理初显成效。持续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积极发挥网格在协调基层矛盾、化解群众问题的积极作用,加强网格员、信息员考核,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截至目前,平台办结上报事件10164件,区、街道联动共1545件,其中被区级评定优质事件13件。在网格化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着力打造春之晖党建工作室,将党建元素与网格化社会治理充分融合。
3.遗留问题处理取得进展。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街道在重难点问题上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有效解决了安置房房产证办证难的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了腾龙苑一期、腾龙南苑及香树湾名苑等三个小区的划拨转出让手续。
4.社会保障全面提升。主动完成“阳光扶贫”各项工作任务,按要求开展季度走访,及时录入低收入户相关信息,认真落实区“阳光扶贫”巡察整改工作,确定了4个方面4项任务及4条具体措施,深入剖析问题根源,确保“阳光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对辖区497名残疾人进行动态更新,完成率达100%。文化“三送”工程共计52场,群众参与累计达到1万人次。
四、 提升工作效能,作风建设持续深化
1.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认真开展学习活动,累计开展龙虎讲堂、党工委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会等11场次。重点围绕“如何加快建设智能传感小镇?如何对接新桥片区一体化发展?”开展调研,赴四川、苏州、无锡等地实地考察和专题调研。多次组织开展专题研讨会、座谈会、献一策等活动,累计印发简报43期,市简报录用2篇,区简报录用12篇,形成调研报告30余篇。按要求开展“企业大走访、实干解难题”活动,进一步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深入企业了解实情,找准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全面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坚定企业创新创业的信心,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2.深入开展巡察整改工作。严格落实巡察整改工作,把巡察整改工作与街道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截至目前,累计召开专题会议5次,完善制度27项,巡察整改工作初显成效。
3.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工作。持续绷紧作风弦,通过开展“提速提质提效”作风建设活动等系列活动,以评选“三提标兵”“三提优胜单位”等为主要载体,进一步夯实机关工作作风,努力实现角色定位准确化、工作行为规范化、管理效益最大化。
五、抓党建促发展,努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1.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各党组织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修订《党建工作考核细则》,明确目标任务。成立街道党工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党建领导小组会议,切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成立龙虎塘街道片区党建促进会,推进街道社区党建、部门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加强基层党组织管理,按要求规范“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认真组织填写《党支部工作一本通》和《党员活动证》,切实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累计对各党组织进行督查指导3次。
2.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从严压实“两个责任”,与各社区、部门、国有企业签订60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责任目标,层层分解任务,逐级抓好落实。修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评办法》,量化考核指标、细化考核内容,并新增对国有公司考评,做到党风廉政建设考评全覆盖。丰富党风廉政教育形式,提升党风廉政教育实效,制定“每季一主题”活动方案,开展了现场警示教育、廉政书画展、廉政纳凉晚会、廉政微课堂、廉政家书征文等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整饬“四风”,杜绝“四风”问题反弹,累计检查60余次。坚持有案必查,一案双查,规范查办案件的程序。
3.着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强化忠诚干净担当。进一步调优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深入实施“青年优+”培养计划,推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使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累计开展活动4场,涉及专题培训、现场调研等活动。进一步规范干部管理,完善工作人员请销假制度、首问负责制,严格落实工作人员平时考核管理,以平时考核保障街道各项重点工作推进,强化结果运用,考核结果与年度绩效、干部奖惩相挂钩。
2018年,园区(街道)积极发挥板块优势,对标区委、区政府高质量发展“六个专项行动”和打造“十张名片”的工作要求,突出改革创新,科学定位,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深入开展,园区(街道)在高质量发展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转型升级的成效还未凸显,科技创新的步伐还不够快,解决难点问题的办法还不多,社会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存在差距。
2019年,园区(街道)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把准发展大势,看清经济形势,找准发展优势,攻坚克难、争先进位,以智能传感小镇建设引领园区(街道)高质量发展,以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优化助力园区(街道)高质量发展,以全面从严治党、作风效能提升保障园区(街道)高质量发展,具体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 抓产业,经济运行质效再提升
1.突出目标定位促进产业集聚。按照区委、区政府“两特三新”的总体布局,以及新龙片区一体化发展战略,园区(街道)进一步聚焦“一特一新”,即光伏智慧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托天合光能行业龙头企业的转型,集聚全球光伏新能源产业优势,进一步聚焦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向智慧能源集成方案提供商转变,推动由“造、发、储、配、售”的产业模式向“发、储、配、用、云”创新和成果输出转变,引领能源物联网产业发展,并在新龙片区、特色小镇范围内率先示范应用。依托森萨塔等传感器龙头企业,加快建设智能传感小镇,以传感器模组、传感芯片、传感应用服务为重点突破方向,把握传感产业发展黄金期,加快形成一批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进一步打造国际传感高地。
2.培育壮大企业提升产业能级。强化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规模企业的主体支撑作用、创新型企业的源头活水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鼓励引导天合光能等龙头企业不断巩固行业地位、提升市场份额,打造“产业航母”,推动森萨塔等特色企业加快扩大规模、提档升级,长成“参天大树”。大力推进成熟企业股改上市,积极开拓资本市场,完善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加强企业上市指导服务,培养一批上市梯队企业。全力做好企业服务,结合网格化管理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实干解难题”活动,主动联系企业帮助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店小二”精神,支持引导实体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全天候服务企业。
3.注重项目引领优化要素配置。进一步增强“项目为王”的意识,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立足自身优势,瞄准重点领域,集中资源、集聚力量、创新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着力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环境友好型的大项目。加快产业推陈出新,围绕“一特一新”招引新动能项目,鼓励企业实施重大技改项目,推动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探索实行资源使用差别化政策,坚持“以亩产论英雄、以质效配资源”,优化土地、能源、人才、资本等要素配置,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转型升级支撑体系。对“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级别高或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加大正向激励力度,重点保障资源要素需求;对评价低的企业严格执行上级相关产业政策,加大整治“散乱污”企业、“僵尸企业”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腾龙换凤和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整合、优化、盘活园区(街道)现有资产,明确进入和退出机制,提升资源利用率。
二、 抓管理,城市宜居品质再提升
1.全方位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以赴配合中央、省、市各级环保督察,高标准落实督查交办问题的整改,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尾巴。以推进“263”专项行动为契机,大力实施环境提升工程,打好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三线一单”工业集中区管控单元,努力构筑生态安全新格局。全面推进全域治水新模式,深化河长制工作,加快实施李大河、玲珑景观河黑臭水体整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紧扣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系统加强能源、工业、交通等领域治理。持续保持环保执法高压态势,加大园区重点区域管控力度。
2.高质量塑造管理明星城。健全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网格,确保长效管理工作处于各版块前列。组织开展各类环境专项整治,大力提升市容市貌。持续实施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治理,构建动态巡查管理机制。推行河道管理、绿化养护、环卫保洁等市场化管理方式,完善工作考核,不断巩固城市管理成果。
3.高标准实施网格化社会治理。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全域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深化平安龙虎、法治龙虎建设,高度重视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形成网格员、社区、企业、政府协调配合的联动共治模式。
三、 抓民生,社会保障服务再提升
1.全力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扎实办好惠民实事,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推进盘龙小学、盘龙幼儿园建设。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促进医养融合,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开展城乡文化圈打造及城乡体育健身圈建设,开展好“三送”、“文化惠民”等专项活动。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完善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办事创业堵点痛点,拓展提升便民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加快实现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的工作目标。
2.全力打造更加健全的社会保障。坚持就业优先,主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实施创业引领,加强创业服务指导,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推进社会保险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安全网”功能。深入开展“阳光扶贫”,全面推行“一户一档一策”帮扶机制,完善社会福利和救助体系,加大对各类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进一步提升低收入人群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开展爱老助老工程,加快完善养老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四、 抓作风,争先进位意识再提升
1.进一步强化巡察整改。把抓好巡察反馈意见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加强巡察整改部门联动,做到责任落实到位、整改措施到位、问题解决到位,确保事事有回应、条条见成效。对巡察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着力构建长效机制,确保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切实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以问题整改提振干部精气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努力实现街道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干部清正廉洁。
2.进一步强化作风效能。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活动,通过评先评优、作风督查等多种形式使“为民服务、为民解忧”的氛围更加浓厚,“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更加优化,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营造比、学、赶、超的精神风貌。严格落实机关工作人员作风问责办法,推动街道各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履职担当、争先进位。
3.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好“一岗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要求融入到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之中,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提高源头预防工作水平。
五、抓党建、政治站位再提升
一是抓好主责主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基层党建、意识形态等工作,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分层分级落实好党建责任清单,实现党建工作任务化、项目推进责任化,进一步完善“三会一课”制度,着力解决好部分党组织存在的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党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是建好平台载体。充分发挥园区党群服务中心、戌春党建工作室的平台载体作用,积极打造有影响力的服务阵地,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基层党组织紧贴社会关切,紧贴党员和群众需求,完善党建带群团工作制度,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三是带好一支队伍。选优建强党建指导员,通过开展培训、组织活动等形式,在园区(街道)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高、工作责任强的党建指导员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同志的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围绕党政中心,积极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