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9专题 > 新北区建设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 > 内容
一、社区概况及实验背景
春江社区于2011年12月开始筹建,地处春江镇的中心,下辖两个安置小区和一个商品房小区,区域面积0.58平方公里。总户数2590户,常住人口6155人,外来暂住人口1600余人。社区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06名。
由于安置人口较多,人员组成复杂,小区分散,社区治理难度大,在推进新北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试验区首批试点村建设中,我们秉承“服务零距离 幸福在春江”的理念,通过网格化管理将社区划分为19个楼道,8个网格,倾心打造了一课堂(常州市党员教育实境课堂)、六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法治文化体验中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居家养老助餐中心、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两厅(喜庆厅和百老厅),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美好春江、幸福春江”建设。
二、主要做法
春江社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全国一流社区为目标,以为居民办实事为宗旨,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依托党员邻里服务站党建品牌,创建“五式”管理工作方法。即:网格式管理,责任到人,服务式管理,践行承诺,引导式管理,亮出身份,启发式管理,作出表率,协同式管理,资源共享。
网格式管理,责任到人。充分运用党建+网格模式,延伸社区管理深度,使党的组织进小区,党的服务进网格,党的声音进楼道,党的温暖进家庭。目前,春江社区根据楼道分布共划分为8个网格,其中百馨苑北区3个网格,春江花苑3个网格,中央花苑2个网格,社区书记任总网格长,网格员均由其他社区干部担任。通过“网格化”管理和日常巡查,密切加强网格员与楼栋党员联系,每周为居民代办或解决涉及社会治安、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民生服务、文明城市等6大类事项50余件,使社情民意得到了有效传达,不仅巩固了群众基础,也使得网格化成为强化社区管理的好帮手。
服务式管理,践行承诺。以“六中心”为平台,通过党建+志愿服务,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夕阳红、小雏鸟、蒲公英、小号角、欢乐颂等五支志愿者队伍,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体育健康、科技科普、文化服务等五大板块。例如在居家养老方面,为年满60周岁的居民提供养老助餐、送餐服务,对独居、空巢老年人定期走访,情亲慰问,建设棋牌室、影音室,让老年人日常休闲有去处。利用端午、重阳等重要节日举办活动,鼓励老年人共同参与,发动党员为老年人提供理发、电器维修、健康咨询、送春联等服务,感受社区温暖。在服务青少年方面,社区与新北区法院联合打造法治文化体验中心,并设模拟法庭,每年寒暑期,我们都会邀请法官、律师来社区做普法宣传,邀请青少年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参与和了解法院庭审的全过程,做到知法铭心智,懂法正言行,守法创和谐。同时社区还建有科普馆,作为青少年学生科普教育基地,通过有趣的教学实验,提升科学文化素养。在服务残疾人方面,打造圆梦工作室,内设手工制作室、康复训练室、助餐点、按摩室、活动室、休息室等10个功能室,主要为中轻度肢体、智力和精神残疾的人提供辅助性就业、日间照料、康复训练、免费送餐等服务。秉承“在快乐中工作,在工作中康复”的工作理念,使残疾人在这里逐渐走出自卑,用双手赢得幸福和未来,从而实现了梦想,改变了自身。
引导式管理,亮出身份。社区党总支围绕“基层党组织365提质升级工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社区成立以来,涌现出了以周纪龙同志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共产党员,我们以此为契机加强党建引领,通过市、区、镇、社区四级联建,打造了常州市党员教育实境课堂,作为党员学习、培训教育和党建特色工作展示的阵地,发动党建红色引擎,让党员群众更加直观的了解社区党组织建设,学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使党员风采和精神风貌得到充分展示,形成见贤思齐、争做先锋、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启发式管理,作出表率。弘扬道德文明,构建和谐社区。为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深化“讲文明、树新风”工作落实,举办道德讲堂宣讲,最美家庭、道德模范评比、普法宣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鼓励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服务。为倡导移风易俗、勤俭节约,弘扬新风正气,结合社区实际,建设可同时容纳100桌人就餐的喜庆厅、百老厅等居民公用设施,为百姓办理红白喜事提供场所,并成立红白理事会负责管理,传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祭祀雅办,小事不办的理念,避免了铺张浪费,也让文明节俭生活成为社区居民新时尚。据初步统计,近年来累计为社区居民节约380余万元。通过种种形式的宣传,增强了老百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协同式管理,资源共享。社区认真做好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积极对接上级部门,综合居民意见建议,争取相应资金,为老小区改造提供合理方案,切实解决停车难、环境差、配套弱等现实问题,使小区面貌焕然一新。认真配合职能部门加强对小区安全环保、综合治理监管。为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我们在区、镇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打造了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春江驿站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并坚持“引进外面的,培育自己的”原则,邀请常州市禾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协同运作,同时我们也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培育了7家自有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使其活跃于社区建设,协助社区管理。近年来,特别是老娘舅、精神文明宣传队、爱老亲情服务工作站、邹丽舞蹈队等社会组织在文明城市创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烟花爆竹禁放、扫黑除恶、弘扬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认可,甚至是中央媒体的宣传。
三、取得成效
通过“五式”管理工作法,辖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全国科普示范社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常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常州市示范妇女儿童之家等各级荣誉40多项。
四、经验启示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社区治理工作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把党建责任落地落实落细,让社区党组织成为社区治理工作的坚强领导核心、党员干部成为社区治理工作的领头雁,使党的领导充分体现在基层社会治理的最末梢。要充分运用党建+网格模式,延伸社区管理深度,使党的组织进小区,党的服务进网格,党的声音进楼道,党的温暖进家庭,使得网格化成为强化社区管理的好帮手。要强化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高社区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以高昂的热情、主动的姿态投入到社区治理、为民服务工作中。
强化道德引导。道德是心中的法律,弘扬道德力量,可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助推乡风文明。要通过举办道德讲堂宣讲,普法宣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弘扬新风正气,激发向上、向善力量。要积极组织参与文明村、文明家庭、“我们的节日”“弘扬好家风、好家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文明乡风。要运用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加强引导,革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推动村民养成节约资源、崇尚科学、热爱学习、扶贫济因。厚养薄葬、移风易俗的文明风尚。
完善服务保障。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为民服务体系,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提高为民服务能力。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加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法治文化体验中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居家养老助餐中心、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等平台建设,为社区群众百姓提供便捷、暖心、周到服务,让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弱有所扶;要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好社区职业水平考试培训,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和为民服务能力;要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为百姓体育锻炼提供健身场所、为百姓学习提供阅读场所、为百姓办理红白喜事提供活动场所,切实增强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注重多元融合。要准确把握社区治理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特点,统筹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主体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增强社会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要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作用,培育扎根基层、作用明显、群众欢迎的社会组织,让他们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使其活跃于社区建设,协助社区管理。要建立志愿者工作服务站,充分发动热心社区事务的党员群众、楼栋长等社会力量担任志愿者,从而进一步壮大志愿者队伍,要开战好志愿者服务培训工作,提高志愿者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