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坚持以三大战役为抓手,做到点面结合,既整体推进,又重点突破,为未来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环境质量改善。
(一)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我局把治理空气污染、提升空气质量作为一个综合工程来抓,打出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清洁空气行动的“组合拳”。一是全面完成燃煤锅炉整治。华润化学10台10-35蒸吨燃煤锅炉于一季度全部淘汰到位,国电、新港、长江、广达等4家燃煤电厂推进深度脱白治理。二是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加快制定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整治方案,目前已有10家企业完成整治工作。组织全区22家重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编制一厂一策整治方案。持续开展工业企业治污设施提标改造、挥发性有机物(VOCs)整治等专项行动,紧盯内源管控的薄弱点,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重点问题,坚持科学施策、标本兼治,不断提升治理成效。三是全面完成秋冬季大气攻坚任务。我局会同攻坚办对全区各部门、各板块进行督查指导,按照“日会商、周例会、月点评”的工作制度落实通报机制。经过全区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今年一季度新北区克服了严峻形势,圆满完成秋冬季大气攻坚任务。
(二)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今年上半年,我区水环境质量位居全市前列。魏村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Ⅲ类水标准,5个“水十条”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一是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按照断面达标方案要求,排定年度治水工程46项,均已达到时序要求。严格落实治太十二次会议精神,签订目标责任书,太湖治理有序推进,我区2019年共计7个治太项目均已启动。二是加强饮用水安全管控。按照“水源达标、备用水源、深度处理、严密监测、预警应急”的要求,构建区域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严格水源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水质监测预警机制。配合完成饮用水源地年度环境状况评估工作。继续做好魏村饮用水源地日常监管巡查。三是省人大执法检查有序开展。今年5月,省人大常委会对我区开展了《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针对检查组指出的产业结构优化不到位、法律法规执行落实不到位、环境风险排查不到位、生活污水控源截污不到位四大类问题,第一时间制定针对性整改方案,划定整改时限,查漏补缺、精准施策,确保问题一个一个得到解决。
(三)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一是深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督促第一批重点监管企业建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全面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厂区土壤、地下水自行监测。继续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完成473个地块信息收集和风险筛查质控工作,并通过筛选名单增补58个地块。二是大力推进危废减库存工作。对永泰丰化工、北控安耐得、波林化工等长期大量积存危废的重点企业开展重点管控,协助企业拓宽危废处置渠道。三是全力增强基础设施能力。英科环境污泥处置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今年6月底前可完成400吨/天的进泥生产,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深入落实“三线一单”工作。加快构建新北区“三线一单”环境管理体系,首批5个集中工业区现已正式开展,部分集中工业区编制招投标工作已完成。严格执行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管控要求,按《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监督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等要求对我区生态红线区域进行生态环境监察,目前已完成省级生态红线校核上报工作。二是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通过了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并批准实施,制定并印发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列入创建考核的37项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中,35项指标已基本达标,其余指标正有序推进中。目前已完成2018年度国家生态示范工业园区创建自查报告,同时正积极与省、市两级对接,进一步完善2018年度档案资料,筹备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评选申报工作。三是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生态创建为契机,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工程建设,全区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提升,下一步将完成2015-2017年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及管网的省级验收申报工作。
(五)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一是大力推进“散乱污”专项整治。对整治工作中弄虚作假、瞒报漏报、推进不力或监管责任不落实以及逾期未完成整治任务的单位和责任人,向区纪检监察部门移送问题线索。二是推进两级督察交办件整改销号。率先在全市开发推出重点环境问题督办监管手机APP系统,对第一批销号件约500余份文字和图片台账全部录入系统数据库,并即时上传日常巡查记录,实现了对所有“回头看”交办信访件整改、销号的动态管理。三是着力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水平。全面启动太湖安全度夏专项“碧水”执法行动,结合省人大水污染防治法检查发现问题,实行整改“清单制”,细化明确整改目标、时限、责任和措施,制定有效措施。开展全区2019年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组织专家对涉及新北28点位逐一现场核实并提出处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