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区审计局依法对2018年度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审计中,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中央、省、市相关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区委四届七次会议和区委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努力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2018年,区财政等部门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为落实我区“产业创新、对外开放、文化旅游、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供财政保障。从审计情况看,2018年度区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基本平稳。
——强化征管体系,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财税部门紧紧围绕供给侧改革要求,通过完善协税护税体系,加强动态跟踪分析,完善税收政策建设,加强一次性税源滚动管控等措施,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2018年度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0.87亿元,同比增长8.51%,增收9.48亿元,比全市平均增幅高0.51个百分点,税收占比88.69%。
——深化预算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部门坚持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障重点和结构优化的原则,不断完善政府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编制完成了2018年度城乡建设资金收支专项平衡方案和2018—2020年建设资金专项滚动收支计划,进一步推动预决算公开,拓宽了绩效管理范围。2018年度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87亿元,同比增长12.66%,其中82.56%用于民生事业。
——推动国企整合,督促落实化债方案
财政部门积极履行国资监管、债务管理职能,2018年出台了《关于深化区镇所属企业改革推动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常州高新区(新北区)深化区镇所属企业改革推动转型发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确定了镇(街道)所属企业整合方案,完成了常高新集团内部新金融板块整合工作。同时认真甄别隐性债务,按照《常州市区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实施方案》精神,督促各单位贯彻落实。
一、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重点对区财政局具体组织的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2018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财力46.29亿元、上年结转4.38亿元、调入资金0.98亿元、新增一般债券1亿元,合计52.6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42亿元、一般债券还本0.34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5亿元;当年结转3.54亿元。
政府性基金财力85.14亿元、支出94.95亿元(含新增专项债券支出9亿元);国有资本经营收入0.15亿元、支出0.15亿元。
从审计情况看,区财政局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项目实施。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部分非税收入未及时入库。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专户历年利息等。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不完善。根据相关要求,区属盈利企业应全部纳入2018年度预算编报范围,而2018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仅包含一家企业的上缴利润。
二、区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对区级23家一级预算部门和59家二、三级预算单位电子数据进行了总体分析,实现一级预算单位审计全覆盖,并对部分单位进行了重点核查。从审计情况看,各部门单位高度重视预算执行工作,预算管理不断加强,2018年度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部分单位预算安排未充分考虑以前年度执行情况,项目预算编制与执行缺乏有效衔接。
2.非税收入上缴不及时,共计1399.48万元未及时上缴财政。
3.往来款清理不及时,涉及资金合计621.86万元。
三、政策跟踪审计及专项审计(调查)情况
(一)落实国家和省“减税降费”政策审计调查情况
根据省审计厅统一部署,对部分中小企业进行了审计调查。审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走访企业10家,座谈企业20家。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97.92%的企业知晓“减税”政策并已经享受相关政策福利,“降费”政策因涉及我区的收费项目较少,企业对此了解不多。
审计调查结果显示,全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减税降费”政策情况总体较好,制造业、小微企业受益较为明显。
(二)“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金审计情况
审计结果显示:2017-2018年,区政府共投入农业绿色发展等惠农补贴资金4.74亿元;2016-2018年共投入扶贫资金2.43亿元,脱贫3174户、5995人;共投入长效管理等村级涉农财政资金7.45亿元。
审计结果表明,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将全域旅游、西部崛起、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审计还发现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惠农补贴死亡人员清理不及时,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工作不扎实,建档立卡基础数据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三)政府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审计情况
2018年,共安排跟踪审计项目15个,核减金额6158.4万元,核减率8.09%。
审计发现,部分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工程造价管理不严谨、施工单位送审资料不及时等问题。
四、改进和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
(一)强化预算管理,建立项目动态调整机制
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时效性,加大对项目执行情况的实时跟踪,及时督促各单位按序时进度用款;同时将预算执行结果和预算编制相结合,探索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切实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
(二)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进一步加大对涉农专项资金、非税收入历年结存等财政存量资金清理盘活力度,完善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统筹结合的机制;建立专项资金拨付综合协调机制,继续推进专项资金项目绩效管理和成果利用,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三)完善预算体系,规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对财政资金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修订完善我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方面的规定,夯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基础,明确并逐步提高企业利润上缴比例,规范预算支出范围,完善对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