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政府信息公开年度工作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由常州市新北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编制而成。全文内容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回应解读情况、机构建设情况、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其他需公开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本年度工作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
一、概述
2018年,新北区安监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条例》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和体制机制建设,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和公众关注关切,全面加强信息主动公开工作,加大重要政策解读工作力度,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动公开财政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预决算信息公开。利用江苏省预决算公开统一平台和常州高新区管委会(新北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向社会公开了《新北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方案》、《新北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8年部门预算》。
(二)推动“双公示”,及时公布安全生产相关信息。执法信息方面,我局按照“双公示”的相关要求,及时主动公开生产经营单位违法信息及行政处罚案例,提高执法透明度、规范度和公信力,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推进安全生产事故信息的公开,不断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应对处置工作的透明度,有序推进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应对处置信息和事故调查报告等重点工作。及时发布安监工作最新动态,提升安全生产信息公开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较好地维护了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的政府公信力,为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切实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安全生产工作营造了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积极办理,及时公开区政协建议、提案相关信息。2018年,我局严格按照政协建议、提案办理流程及规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并及时公开办理结果:《对新北区政协四届二次会议委员提案第12号的答复》。
(四)加强政策解读,推动法律法规的落实。今年以来,我局通过开设专版等形式对重大政策及安全生产相关问题进行解读。2018年我局通过报刊杂志对《江苏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实施细则》等政策出台的背景、重要意义、重点内容以及我省安全生产总体方向与监管措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
(五)充分发挥局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公开作用,积极拓宽信息公开渠道。为贯彻落实各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顺应网络新媒体发展趋势,我局于2018年6月1日正式开通了“新北安监”微信公众号,进一步丰富了交流互动方式,与时俱进多渠道的向社会公开我局的政务信息,传播安全发展理念,提高公众安全素质,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为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思想保证和舆论氛围。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2018年,我局按照《条例》和《办法》,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积极主动做好公开工作。据统计,2018年,常州市新北区安监局在常州高新区管委会(新北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累计发布各类政府信息588条。其中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530条、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34条、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24条。目前,属主动公开的常州市新北区安监局政府信息,均可以在我局门户网站上实现快速查询。
三、回应解读情况
2018年11月16日,我局全体领导和工贸处、职业健康处负责人参加2018年“问政面对面”活动,就安全生产相关问题进行解答。11月17日,我局局长童广武参加“企业大走访 实干解难题”活动企业家座谈会,和与会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安全生产相关问题。同时,发布新北区安监局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等热点问题稿件2篇。
四、机构建设情况
设立综合处为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精心挑选1名业务骨干从事信息公开工作。
五、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11月8日召开政府信息公开专题培训会,全局各职能处室、直属单位,全区各园区(镇、街道)负责信息工作的人员共计15人参加会议。
六、其他需公开情况
2018年,我局未发生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接到投诉举报的情况。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措施
2018年,我局虽然在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信息公开渠道偏窄,广大人民群众对获取政府信息的便捷性、多样性、时效性不够,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新需求不能完全满足等问题,这些均需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
下一步,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进一步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工作,认真学习信息公开法律法规,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管理力度,保证政务公开依法有效的开展;二是突出抓好政策解读、行政执法、事故调查、资金使用、风险预警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公开回应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安全生产问题;三是积极创新政务微信宣传方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信息,方便群众及时了解政府相关信息,吸引更多的群众关注公众号;四是广泛利用媒体,加强社会舆情引导,及时发布正面信息,读解政策、解疑释惑,正确引导舆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