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经发局紧紧围绕全区高质量发展指引,紧扣三提四优三强化十大工程目标任务,坚持解放思想,主动改革创新,全力实现各项经济工作顺利推进。
一、解放思想创新实践
1.广泛开展学习培训。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省委“六个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先进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创新建立载体丰富的培训体系,组织开展3期主体班次的脱产高校培训、3次专家讲座、4节定制微课堂、12堂每月一讲,进一步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切实在学习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深化学习。
2.深入调研凝结成果。充分结合全区“如何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的核心课题,找准亟需破解的问题难点和努力方向,通过走访考察先进地区“取真经”、“谋实招”,精准分类调研重点企业“找问题”、“挖潜力”,形成包括特色产业发展、打造金融高地等一批优秀调研成果,完成全局13篇解放思想大讨论重点调研课题任务。
3.实践创新服务发展。通过“经发讲坛”、企业座谈交流、条线工作会议等形式开展大讨论活动,围绕全区高质量发展要求碰撞思想,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在各重点工作领域创造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建立重点项目推进横道图和月度台账,进一步提升项目推进效率;建立重点股改上市企业月报制度,形成“三个一”工作机制;开展百家重点企业跟踪走访调研,持续精准分析经济运行情况;围绕“大气管控”对重点污染源企业实施“一企一策”,实施精准限产;出台各条线扶持政策一本通使企业服务更高效便利;运营局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政务服务内容,不断拓展强化全局工作可视度和宣传力,通过创新举措有效地实现以新思想引领新实践。
二、改革攻坚持续深化
1.综合考核全面优化。全面革新综合考核体系,制定《常州高新区(新北区)2018年度综合考核(绩效管理)办法》,进一步聚焦重点目标的考核导向,创新采取园区(镇、街道)12104考核模式,“考比”结合的运作手段,区镇联动层层交办的分解机制,有效彰显考核争先进位、保障发展的作用。
2.产城融合成果显现。一是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重点推进滨开区、孟河镇、空港产业园、光伏产业园、新龙国际商务区五大市级试点区建设,编制和印发《新北区2018年产城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二是全力推进长江大保护绿色转型发展先行试验区。以长江大保护生态提升倒逼机制为动力,大力推动滨江经济开发区产业布局整合,牵头编制完成《常州长江大保护沿江绿色转型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和《常州长江大保护沿江绿色发展试验基地建设方案》,进一步向国家争取绿色发展先行示范。三是特色小镇成功创建。助推西夏墅“工具智造小镇”成功入选省级特色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加快龙虎塘智能传感特色小镇建设。
3.工业用地提升质效。树立“亩均论英雄”发展理念,出台《工业企业用地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组织开展工业企业评价数据采集及综合评价,完成对4000多宗土地、7000多家企业的工业用地普查,建立覆盖全区的工业企业大数据库,形成了“低效用地资源、年度工作任务”两张清单并保持动态调整。加快研究以城镇土地使用税为核心的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配合市物价局开展工业用电、用水、用汽等的差别化政策测算。
三、重点项目推进有力
围绕 “重大项目增效年”活动实施方案的各项目标任务,突出提质增效导向,牵头制定全区开展“重大项目增效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和重大项目推进考核评分标准,不断提升绿色通道服务,在继续推行重大项目推进“五个一”标准的同时,着力推行竣前验收联合现场办公服务,主动为企业提供现场指导,及时查遗补漏,扫清障碍,促使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
四、转型发展积聚动能
1.产业结构提档升级。一是制造业提质增效。聚焦两特三新特色产业发展,智能制造水平提升,全区新增3家省级示范智能车间,12个市级首台(套)重大装备,5家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二是现代服务业突破发展。成功创建全市首家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三是全域旅游全面推进。编制完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梅林村成功创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江南环球港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成功举办梦乡村过大年活动、孟河首届杜鹃花旅游节和江鲜美食旅游节、常州乡村采摘节等活动。
2.金融助力企业发展。一是多措并举推进上市。积极统筹板块、部门、中介三支队伍,重点抓好报会、辅导、转板、股改、后备五个环节,全力推动企业股改上市步伐。二是金融服务有效支撑。做优做实中小企业融资扶持基金,完善产业基金运作。制定出台《常州高新区(新北区)》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会议议事规则》,审议通过投资长青交通科技和鑫能源基金2个项目,研究起草产业基金二期运作方案。三是持续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初步排除102条涉嫌非法集资风险。
3.污染防治稳步推进。严格执行省、市大气管控方案,制定全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管控行动方案和攻坚行动专项方案,重点开展对建材、铸造、化工、涂装等重点行业企业限停产,加大管控专项检查,督促企业加强污染治理、限产到位。“减煤减化”持续深入。
五、示范试点亮点频现
全力打造一批国家、省、市示范试点,在资源集约利用方面,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在绿色发展方面,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在打造产业创新引擎方面,高新区成功创建省级双创基地;在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高新区成功创建全市首个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在产城融合工作方面,龙虎塘智能传感小镇、西夏墅工具智造小镇入选江苏省特色小镇;天合光能、中简科技成功创建市级产业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