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区行政审批局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中心,深入贯彻中央、省、市“放管服”改革和区集成改革部署,扎实开展机制创新年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坚持关键突破、协同推进,全力打造更加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营商环境优化工作稳步推进。结合机构改革和职责调整,区行政审批局认真做好全区优化营商环境的牵头工作。一是加快组织推进。成立管委会(区政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管委会主任、区长任第一组长,具体负责全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推进工作。召开协调小组第一次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和“放管服”改革工作。二是明确工作重点。围绕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制定2019年全区“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明确11类47项工作任务。建立健全营商环境考核体系,制定对区级机关部门、镇(街道)营商环境考核标准,分别明确区级机关部门4个方面40项具体内容、镇(街道)2大类23项具体内容。三是做好指标迎评。按照省营商环境试评价工作方案,认真做好指标任务分解工作,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11月上旬组织召开协调小组联席会议,研究落实试评价有关准备工作,全力争取我区营商环境试评价取得优异成绩。
2.“3550”改革取得更大进展。以“优环节、减材料、控时间”为重点,不断提高审批效率。一是审批环节进一步优化。企业登记全面普及名称自主申报,认真落实省有关部门关于银行开户不再作为企业开办环节的要求,“一证化”改革加快向基层延伸。深入推进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多评合一”“环评简化审批”工作机制不断优化。二是申报材料进一步减并。认真排查关键节点,对申报材料进行整合归并。目前企业登记设立所需提交的材料由6件减少为4件,“工业50”的申请材料由93件减少为61件,并将材料审查和现场踏勘同步进行。三是审批时限进一步严控。今年1-10月,我区完成全流程企业开办4716家,平均时长为1.41个工作日,比去年缩减42.9%,其中第三季度通过创新“三步走两核对”方法打造0.5个工作日的最优办件26个;办理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 188个,其中工业项目123个,“工业50”的平均用时为13.19个工作日(含中介机构用时),比去年缩减27.9%,其中最优办件用时为6.5个工作日,10个工作日以内的占比为38.2%。
3.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一张网”服务功能,着力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一是区级实现服务“进一门”。区政务大厅累计进驻行政职能部门22个,进驻政务服务事项506项,区级部门进驻率为100%,6大类行政权力事项进驻率为90.8%,依申请类公共服务事项进驻率为86.2%。基本建成“24小时智能服务大厅”,办理事项基本实现“一窗通办”,“一门式办理、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 基本实现。二是基层实现服务“零距离”。积极推进为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获得为民办实事项目财政专项资金补贴408万元;拟定《为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手册》,推进基层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梳理镇级287项服务事项,构建“1+n”目录清单,推动镇级服务事项实现“进一门”。到年底,全区10个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134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全面建成。三是网上实现服务“不见面”。推行网上认证、在线填报、快递收发的政务服务“淘宝式”全流程网上办理模式,启动“刷脸”政务模式,全区11个部门累计构建“不见面审批(服务)”场景109个,“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达740余项,实现在线办事率达90%以上,累计办件3.5万余件,EMS邮寄量8419件。积极推进同城通办,20余个事项与武进区实现“跨区通办”。四是诉求实现服务“一个号”。今年1—10月,12345区级承接平台共受理诉求件14100件,主要涉及治安法制、城市建设、农林水土、教科文卫等方面。1个小时内签收率95.29%,按时办结率99.85%,答复完整率100%,群众满意率97.57%。
4.区政务大厅现场管理迈上新台阶。更大力度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政务大厅服务环境显著提升。一是物口摆放更加有序。制定《常州高新区(新北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窗口物品摆放规范》和《常州高新区(新北区)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室物品摆放规范》,对窗口环境、后台环境进行精细化管理,对各类物品实行精确定点定位,确保办公环境整齐有序、清洁卫生。二是自助服务更加便利。制定《自助服务区设置、运行和管理办法》,明确申报办理流程、工作人员服务规范,认真梳理事项,简化办事流程,明确相关清单,并配备导服人员,加强引导帮办服务。与相关部门和服务机构衔接,有效集中社保、不动产、税务、公安等查询打印自助服务终端,让办事群众更加方便快捷。三是人员服务更加得体。制定《常州高新区(新北区)行政服务大厅工作人员服务规范》,对工作人员出勤考勤、仪容仪表、举止行为、服务用语、首问负责和一次性告知等效能服务方面的要求进行全面规范。组织开展第三方机构暗访和第三方机构电话回访,督促工作人员切实做到热情大方、端庄有礼、服务到位。
此外,重大项目服务保障有力,比亚迪项目高效完成注册登记工作,2019年度全区182个重点项目中,目前完成立项备案159个,完成率87.36%;环评审批121个,完成率68%;施工许可74个,完成率41%。孟河、罗溪等四镇历史遗留问题厂房申请环评工作有序推进,截至10月底已有52家企业顺利进入环评审批阶段。内资公司新设全面实行全程电子化登记,1-10月累计办理全程电子化登记2431户,占新设公司法人的45.3%,全区全程电子化登记率提升至75%。“证照分离”改革深入开展,1-10月份累计办理公共场所告知承诺626家。“互联网+监管”体系加快建设,区级部门的监管事项认领工作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