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公开 > 信息公开专栏 > 信用建设 > 内容
抗击疫情居家隔离期间,也变成了非法集资活动高发频发期,举国仍在抗疫,非法集资者却早已“复工”!在此,公益律师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天上不会掉馅饼,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本期说法栏目向大家介绍非法集资的相关知识,选择正规渠道投资理财,加强资金安全防范意识,准确识别非法集资,遇到非法集资行为应如何应对。
疫情发生以来,多地公安机关提示:不法分子通过微信、QQ、社交网站等多种方式,以红十字会或医院等名义伪装公益捐款,迷惑性较强,利用群众同情心骗取善款。假冒或者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等信息,诱骗群众投资;通过发布钓鱼链接、使用违规手机APP等方式,诱导用户购买,实施集资诈骗。也有利用当下较热的“区块链”概念,组织线上募捐等活动,实施非法集资犯罪。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法律、法规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的行为。
一、主要涉及两大罪名
从刑法来讲,当前的非法集资犯罪,包含了数个具体的犯罪罪名,其具体范围包括以下七种具体罪名: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法第176 条);2、“集资诈骗罪”(刑法第192 条);3、“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刑法第160 条);4、“擅自发行股票、债券罪”( 刑法第179 条);5、“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刑法第224 条) ;6、“非法经营罪”( 刑法第225 条);7、“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 ( 刑法第174 条第1 款)。
从目前现实看,当前非法集资犯罪主要集中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两个罪名上。集资诈骗罪,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目的,即永久性地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行为人在募集资金时,就不打算还本付息。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以揽存资金进行信贷为目的,主观上并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行为人在吸收资金时,还是怀有还本付息的意图的临时占用资金。
二、四大特征 四种形式
非法集资活动一般说来有四大基本特征:一是未经有权机关依法批准;二是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即社会公众筹集资金;三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出资人货币、实物、股权等形式的投资回报;四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目的。
非法集资形式主要有四大类:商品营销、生产经营、债权、股权等。
三、四种手段
一是承诺高额回报。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暴富”的谎言,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非法集资者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
二是编造虚假项目。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三是以虚假宣传造势。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
四是利用亲情诱骗。有些类传销非法集资的参与人,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
四、四步设局
第一步:画饼。非法集资者会编织一个或多个尽可能“高大上”的项目。以“新技术”“新革命”“新政策”“区域链”“虚拟货币”等为诱饵,让其产生千载难逢机遇的错觉。
第二步:造势。利用一切资源把声势做大。非法集资者通常会举办各种造势活动,比如新闻发布会、名人站台产品推介会等;组织集体旅游、考察等,赠送小礼品。
第三步:吸金。非法集资者通过返点、分红,给参与人初尝“甜头”,参与人不仅将自己的钱投入,还动员亲朋好友加入,集资金额越滚越大。
第四步:跑路或者暴雷。非法集资者往往会在“吸金”一段时间后跑路,或者因为经营不善致使资金链断裂无法兑现承诺。
五、公益律师提醒
如遇以下情形向公众集资的,务必提高警惕:
1、以“看广告、赚外快”“消费返利”为幌子的;2、以境外投资股权、期权、外汇、贵金属等为幌子的;3、以投资养老产业可获高额回报或“免费”养老、“以房”养老等为幌子的;4、以私募入股、合伙办企业为幌子,但不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的;5、以投资虚拟货币、区块链等为幌子的;6、以“扶贫”“互助”“慈善”“影视文化”等为幌子的;7、在街头、商场、超市等发放投资理财等内容广告传单的;8、以组织考察、旅游、讲座等方式招揽老年群众的;9、“投资、理财”公司、网站及服务器在境外的;10、要求以现金方式或向个人账户、境外账户缴纳投资款的。
“只要天上掉馅饼、地下必定有陷阱”!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指出,在打击非法集资过程中,努力通过多种方式让人民群众认识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很危险,超过10%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要特别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关注正规金融机构发布的非法集资风险提示,一旦发现有非法集资违法情形,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举报,由公安机关立案查处。作为集资群众要注意收集非法集资活动的证据,协助公安机关办案,切忌心存幻想,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