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开发区、镇(街道) > 内容
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下称“滨开区”)成立于2006年,辖区总面积15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9万人,是一家省级经济开发区,下辖春江、魏村两个街道,实行“1+2”管理体制。滨开区位于常州市北端,濒临长江,西邻常州国际机场,南依京沪高铁常州北站,沪蓉高速G42、京杭高速S39、338省道、122省道穿区而过,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常州港,岸线总长25.8公里,是长三角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物流节点,也是常州地区重要的出海门户。区内建有全市唯一保留发展的化工园区——滨江新材料产业园,也是全省首批认定的14家化工园区之一。
凭借较好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滨开区构建形成“NEXT”产业格局(“N”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产业,“E”装备制造产业,“X”未来产业,“T”港口物流产业),成功打造“东方碳谷”“创新药谷”产业地标,现有工业企业2600多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67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232家、销售超亿元企业150家。2023年,实现GDP增速7%,完成全口径税收收入54.7亿元,增长14.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55亿元,同比增长20%,总量位列全区各板块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同比增长11%;工业投入96亿元,同比增长40%;进出口总额230.4亿元,创历史新高;税收总额首超5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领跑全区。“破解‘化工围江’”入选2023减污降碳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业园区、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园区综合实力攀升至全省省级经济开发区第15名,成功挺进前20强;新材料产业园连续6年入选“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13名,滨开区的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未来一段时期,滨开区将围绕全市“万亿之城再出发”发展定位,以市“532”发展战略为引领,抢抓扬子江城市产业群、江苏省中轴崛起和常泰过江通道建设机遇,以“二次创业再出发”的奋进姿态,扎实推进改革创新、争先进位、统筹发展“三大工程”再深化,坚决扛起“勇挑大梁”历史使命,努力争当“改革创新引领区、争先进位先行区、统筹发展示范区”,奋力当好沿江高质量发展先锋。
——争当改革创新引领区。坚持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通过高质量人力资源服务、高品质人才公寓、高效能政务服务,深入打造“滨至如归”营商服务品牌,加快形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积蓄发展新动能、形成新质生产力,力争到2025年,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高,改革创新成效居于全市前列。
——争当统筹发展示范区。坚持“一盘棋”谋划园街联动,深入推进园街一体融合发展,最大限度实现资源集中、力量集聚、政策集成、优势叠加。系统提升城市内涵,持续完善区域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投入,提升酒店、商贸、休闲、文化等服务功能,在高水平建设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滨江新城。
——争当争先进位先行区。锚定省级开发区前十强、全国化工园区前十强的“双十”目标,积极争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省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等一系列荣誉认定。全面放大省级开发区优势,在中轴枢纽中找准定位、担当使命,以更高标准争进位、走前列,努力缔造更多区域品牌,创造更多领先优势,加快推动滨开区高质量发展走在更前列。
滨开区招商服务电话:0519-85865231,我们诚挚的欢迎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