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互动 > 调查报告 > 内容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可以方便居民的生活。为了解实际情况,收集大家的问题与建议,现将问卷调查整理如下:
一、以下为投票情况
1.您的年龄?
A.35周岁以下 24% 15 票
B.36周岁至55周岁 47% 29 票
C.55周岁以上 27% 17 票
2.您的性别?
A.男 49 % 30 票
B.女 50 % 31 票
3.您的文化程度?
A.大专及以上 29 % 18 票
B.高中或中专 44 % 27 票
C.初中及以下 26 % 16 票
4.您居住的楼层是?
A.1层 8 % 5 票
B.2-3层 19 % 12 票
C.4-5层 42 % 26 票
D.6层及以上 29 % 18 票
5.您在小区居住了多少年?
A.5年以下 11 % 7 票
B.5-10年 36 % 22 票
C.10年以上 52 % 32 票
6.您家里是否有行动不便者(老人、幼儿、残障人士)?
A.有 60 % 37 票
B.没有 39 % 24 票
7.您是否了解有关常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办法、新北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意见等相关规定?
A.了解 16 % 10 票
B.听说过,但不了解 67 % 41 票
C.没听说过 ,不了解 16 % 10 票
8.您觉得既有住宅有加装电梯的需要吗?
A.非常需要 36 % 22 票
B.比较需要 44 % 27 票
C.不太需要 9 % 6 票
D.完全不需要 9 % 6 票
9.您加装电梯的主要目的是?(可多选)
A.方便家中老人出行 30 % 41 票
B.提高房屋价值 30 % 41 票
C.便利家用大件运输 23 % 32 票
D.便利日常生活 14 % 20 票
10.您认为加装电梯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可多选)
A.占用房屋面积 14 % 20 票
B.影响通风和采光 27 % 37 票
C.降低房屋价值 20 % 28 票
D.安装和维护费用太高 30 % 41 票
E.安全问题 6 % 9 票
11.您认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主要面临哪些困难?(可多选)
A.电梯安装费用高, 合理分摊费用难 32 % 49 票
B.一层业主的反对 27 % 42 票
C.后续营运维护费用高 22 % 34 票
D.报批程序多、过程复杂 13 % 20 票
E.技术问题,施工建设难 5 % 8 票
12.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过程中您最不能忍受的是哪个问题?
A.加装费用 26 % 16 票
B.后期维护费用 42 % 26 票
C.费用分摊 16 % 10 票
D.房屋价值受损 8 % 5 票
E.建设噪音与占地 6 % 4 票
13.您认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由谁来牵头比较好?
A.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 36 % 22 票
B.物业公司 13 % 8 票
C.业主委员会 44 % 27 票
D.第三方机构 1 % 1 票
E.各楼栋的居民 4 % 3 票
14.在增设小区电梯时,您是否认为高层业主需要给低层业主支付一定的资金补偿?
A.完全不需要 40 % 25 票
B.一般 34 % 21 票
C.比较需要 13 % 8 票
D.非常需要 11 % 7 票
15.您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有什么意见?
1:加快实施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61份,从调查结果看,49%的女性和50%的男性参加了此次调查;参与调查人员年龄主要在36周岁至55周岁和55岁以上两个年龄段;调查人员44%是高中或中专学历;主要居住的楼层在4-5层和6层及以上;52 % 住在小区超10年;60 %的受调查者家中有行动不便者(老人、幼儿、残障人士);67 %的受调查者对“常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办法、新北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意见等相关规定”听说过,但不了解;对加装电梯,受调查者中36%表示非常需要,44%表示比较需要;加装电梯的主要目的30 %是方便家中老人出行,30 %为了提高房屋价值;受调查者中,在加装电梯的负面影响上,30 % 认为安装和维护费用太高,27%认为影响通风和采光;对加装电梯面临的困难,32%认为是电梯安装费用高, 合理分摊费用难,27%认为是一层业主的反对;对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过程中您最不能忍受的问题,42 %认为是后期维护费用,26%认为是加装费用;44%的受调查者认为业委会应该牵头,36%认为这一职责应该由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承担;40%业主认为对底层业主的货币补偿是完全不需要,34%表态一般,对底层住户补偿的反映不强烈。
三、下面需采取的对策
随着老龄化的深入,旧房改造的需要正在快速增长。居民在居住质量上的需求从强调面积向适居性转移。子女出去后,老年人在老小区居住,面积上已不存在严重不足,但老年人上下楼不便,可以说造成了居住上的最大短板。为此一是新北区要尽快试点,及早开始建设,配合基础建设需求,将资金投入到最有利于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项目中去;二是问题千头万绪,业委会的能力已不足以承担主要责任,需要基层政府介入,贯穿全局地领导。三是积极宣传,广而告之,同时做好调研、座谈,广泛收集信息,保障惠民工程落到实处,真正顶用好用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