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互动 > 调查报告 > 内容
为了解疫情期间群众实体店消费情况,提升实体店服务水平,降低外出消费风险,三井街道于3月24日开展在线调查,现将调查报告汇总如下:
一、在线调查主要结果
本次调查共有40人参与,以下为投票情况。
1、您的性别是?
A.男 13票 32%
B.女 27票 67%
2、您的年龄范围是?
A.00后 0票 0%
B.90后 8票 20%
C.80后 13票 32%
D.70后 13票 32%
E.60后 6票 15%
3、国内疫情好转后您实体店消费的频次是?
A.两周一次 12票 30%
B.一周一次 17票 42%
C.一周三至五次 11票 27%
D.每天至少一次 0票 0%
4、疫情结束后,预计多久恢复之前去实体店消费的习惯?
A.立刻 8票 20%
B.观望半个月 14票 35%
C.观望一个月 4票 10%
D.观望三个月 1票 2%
E.很难确定,短期会减少 13票 32%
5、国内疫情好转后您选择何种交通工具到实体店消费?
A.私家车 24票 60%
B.自行车或电动车 11票 27%
C.公共交通工具 3票 7%
D.步行 2票 5%
6、您近一周在实体店消费金额为多少?
A.500元以内 28票 70%
B.500-1000元 10票 25%
C.1000-2000元 2票 5%
D.2000元以上 0票 0%
7、如果是餐饮业实体店您会选择何种消费方式?
A.堂食 8票 20%
B.到点自取 22票 55%
C.外卖 10票 25%
8、如果是服装业实体店您会选择何种消费方式?
A.店内试穿购买 20票 50%
B.微信等线上方式购买后自提 1票 2%
C.微信等线上方式购买后快递 19票 27%
9、您实体店消费的类型是?(多选)
A.餐饮美食 28票 35%
B.服饰美容 15票 18%
C.生活日用 33票 41%
D.休闲娱乐 3票 3%
10、您是如何了解疫情期间的实体店信息?(多选)
A.商场或超市公众号等线上推送 33票 45%
B.品牌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推送 25票 34%
C.短信推送 10票 13%
D.实体店海报或通知 5票 6%
11、您在实体店消费时经营者和店员做了何种防护措施?(多选)
A.佩戴口罩 40票 48%
B.与顾客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25票 30%
C.无接触服务 15票 18%
D.其他 2票 2%
12、您在实体店消费时店内有何防护措施?(多选)
A.消毒水每日消毒 24票 25%
B.免洗洗手液或湿巾纸 26票 27%
C.出示健康码或测量体温 35票 36%
D.餐饮业隔离堂食各桌客户或提供公筷 8票 8%
E.其他 2票 2%
13、您选择实体店消费的原因是什么?(多选)
A.需要购买生活必需品 38票 77%
B.商家有优惠或赠品 9票 18%
C.报复性消费 0票 0%
D.其他 2票 4%
14、您对现下实体店消费有何担心?(多选)
A.商家防护措施是否足够 33票 34%
B.其他顾客是否自觉防护 28票 28%
C.客流量是否过多 27票 27%
D.交通不便 7票 7%
15、您认为现下有何举措能促进实体店消费?(多选)
A.进一步加强防护措施 32票 36%
B.进一步加大实体店开放程度 8票 9%
C.发放消费券或赠品刺激消费 25票 28%
D.进一步扩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消费圈 22票 25%
E.其他 1票 1%
16、您对线下实体店消费有何其他建议?
1.做好防疫消杀工作,并于店铺门口公示记录;
2.提供备用口罩,提醒顾客优先使用无现金支付
3.收银处引导顾客有序排队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共收到40份有效问卷,从整体上看,由于疫情影响,居民实体店消费有较大程度的减少,72%的居民在国内疫情好转后实体店消费频次少于一周一次,70%的消费者一周内消费金额低于500元,随着疫情趋于平稳,居民消费欲望较强烈,55%的居民在疫情结束后观望低于半个月希望恢复之前消费习惯。从居民消费出行方式来看,60%的居民选择私家车出行,7%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从消费类型来看,41%的居民偏向生活日用类消费,35%居民偏向餐饮美食类消费;从消费方式来看,餐饮业消费中55%消费者选择到点自取,服装业消费中50%选择店内试穿购买,47%选择微信等线上方式购买后快递。从实体店防护措施来看,48%的实体店员工都采取了戴口罩的措施,36%实体店需要出示健康码或测量体温。另外,消费者对实体店消费仍有担忧,34%消费者担心商家防护措施是否足够,36%消费者希望进一步加强防护措施,并且为促进消费,28%消费者希望发放消费券或赠品刺激消费。
三、调查意见举措
首先,消费者应理性消费。合理选择出行方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不必要接触;加强防范措施,出入消费场所佩戴口罩,实体店消费注重个人卫生,随身携带消毒湿巾纸,餐饮业消费使用公筷;遵守防疫规定,根据消费场所规定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避免报复性消费,根据消费者自身需要进行消费,疫情期间减少过度消费,减少娱乐场所等密闭空间类消费。
其次,商家应根据疫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举措。进一步加强防护,做好实体店消杀工作,餐饮类商户做好堂食分餐,服饰美容类商户应提升服务质量,尽量做到无接触服务;促进消费者消费,加强宣传力度,促进网络营销,进一步扩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消费圈,发放消费券或赠品刺激消费。
最后,疫情防控应形成常态化管理。各管理部门应重点防控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的疫情反弹风险,继续落实好排查和管理,做到监督无死角、全覆盖;继续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利用媒体力量告诫全社会不盲目乐观,毫不放松抓紧消费方面相关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