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宣传统战部 > 内容
每天早晨到单位,开始一天的工作前,高新区(新北区)检察院第六检察部的干警朱怡都会首先打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列一列当天的工作计划。这本笔记本不仅记录细致、详实、分门别类,而且在页面设计上更加精细,还贴有一些醒目的贴纸和简单的插画,包含了很多“立体元素”。
“这是专用的工作手账本,也是我梳理日常工作的一个载体。当然,有工作手账,就会有生活手账、观影手账、读书手账、护肤手账、时尚手账……”十多年来,朱怡已经记下了50本手账。对她而言,手账并非简单的记事本,而是集日程安排、生活感悟、读书心得、消费收支为一身的超级手册。
所谓手账,指用于生活记事,日程规划,手绘,贴纸及胶带拼贴的本子,也指在记事本子上用文字和拼贴图画以记录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朱怡是常州手账界名副其实的“大神”,在“大神”看来,手账并非简单的记事本,它是集日程安排、生活感悟、读书心得、消费收支为一身的超级手册!
本职记录:因简单实用的手账,让工作更有效率
“一千个手账达人,有一千种关于使用工作手账的方式。”对于工作手账,朱怡觉得就是通过记录和计划,让待办更加清晰直观,从而帮助她高效优质地完成工作的一种笔记方法,“我也走过‘误区’,工作手账记得花里胡哨,这两年返璞归真,工作手账不一定要很好看,实用符合个人习惯就行。”
因为手账本太多,朱怡不得已将它们打包装箱,开箱后,她随手打开其中一本2017年的工作手账,里面有每天的“to do list (工作日程计划:重要事项、待办清单、备注)”、工作的月计划安排、工作中的感悟。每一项都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标注,版本格式也会区别开来:横排、竖版、格子、立体色块……
而比较有趣的是灵感收集,朱怡会使用简单的小插画,比如一次头脑风暴,她会用以自己为原型手绘的卡通形象,和一个可爱的小龙卷风来展示。
在区检察院工作以来,朱怡开始在政治处工作,通过手账记录、安排自己每天的工作计划后,效率提高了很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每天工作不用像打仗了,时间充裕了很多。因为有了手账,对我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一定要把工作快点做好,而且不能马虎要有质量。”
手账大神:日常琐碎都可以成为素材,十多年记录五十本
朱怡最早做的手账雏形,是读书时代每天用专门的小本子记录家庭作业。进入大学后,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逐渐变多,就自然而然开始做日程手账。
“最开始,手账的页面设置、布局、装饰都是自己瞎摸索。因为画画不好,最多的装饰就是各种贴纸。8年前,我在微博上发现了很多同样做手账的小伙伴,瞬间找到了组织。其中有很多‘大神’,我通过关注他们的微博,能随时接收圈内最新资讯。从他们分享的手账中,我学到很多新技能,受到很多新启发。”
2017年,朱怡从社交平台的手账圈中,学到了全新的日程手账形式——Bullet Journal:一种以简洁高效著称的记录方式。于是,她对自己的日程手账进行了“系统升级”,开始借助手账“打卡”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少吃甜食,同时养成了一些好的习惯,比如早起、运动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琐碎,却因为手账特有的仪式感被坚持,逐日逐月达成了不少小目标。所谓‘变成更好的自己’,就是从这些不起眼的细节开始的。”朱怡说。
生活点滴:每次旅游,都会制作一本精美的手账
朱怡是个旅游达人,每一次的旅游的过程乃至细节,她印象都很深刻。这并不是因为她记忆超群,而是每次都会记录一本精致的旅行手账。翻开她2017年的旅行手账,记者瞬间感觉有点眼花缭乱:里头各种绘图、插画和旅行的小纪念品。
在旅行手账中,照片的质量也显得很重要,朱怡虽然不是摄影大神,但也是有着多年经验的摄友,尤其擅长旅游风景和人物。
也是在那一年,朱怡和身边的手账小伙伴开了一个公众号,说说文具、记记旅行,比起做孤独的手账达人,幸福感十足。
所以,在无数种类的手账中,朱怡很喜欢旅行手账。“不爱捡‘破烂’,就不是好的手账。”朱怡非常喜欢收集各种票据、宣传册等,并要将它们贴进手账才安心。她一点一点开始丰富旅行手账的形式,开始尝试简单的手绘与拼贴。
朱怡说,当因为工作、生活心累时,翻开旅行手账,“一眼看去,就是‘诗和远方’,瞬间又是满满的鸡血。”生活不只是“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每年年终翻看一年的手账,手账青年朱怡都会发现:每一年都比你印象中的充实,你的手账中还盛着满满的回忆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