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部署要求,紧紧盯住“重大项目强化攻坚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将重大项目作为稳住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确保项目招引“不断线”、项目推进“不断档”,全力以赴服务重大项目,主动作为,攻坚奋进,全力推进商务招商工作于变局中开新局。
一、逆势而上,以项目为王培育强劲增长极
1-6月,累计引进优质项目共计76个,总投资504.1亿元。制造业项目38个,累计总投资321.2亿元,服务业项目17个,累计总投资172.9亿元,科技人才项目21个(包括新型研发机构4个),累计总投资10亿元;注册外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8个。“1231”重大项目取得显著突破,其中,总投资超10亿美元或100亿元项目2个,分别为光学产业集聚区项目和江南环球中心及沙特国家展示馆和丝绸之路海洋馆特色文旅项目;总投资超5亿美元或50亿元项目2个,分别为泛半导体装备及材料产业园项目和新创碳谷项目;总投资超3亿美元或30亿元项目2个,分别为新材料产业化和区域采购结算中心项目及联东U谷• 常州智慧科技园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1个,为软件板块及江苏区域总部项目;协议注册外资3000万美元项目8个;德国、瑞士等欧洲优质项目10个。
大项目有沉稳力、小项目有爆发力,大小合力,作为全区开放创新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板块,我局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围绕主导产业布局项目,有针对性地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带动潜力足的旗舰型、地标型项目,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围绕特色产业集聚,累计招引“两特三新”项目23个,累计总投资228.5亿元,占制造业项目总投资86.6%。其中光伏智慧能源项目1个(总投资3亿元)、新材料项目4个(总投资55.3亿元)、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9个(24.6亿元)、新医药及医疗器械项目4个(总投资22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5个(总投资123.6亿元)。成功举办2场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分别是3月18日举办首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21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累计总投资239亿元;6月18日举办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1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累计总投资197亿元。
二、危中寻机,以质效为峰实现危机中增长
高质量发展下的区域竞争,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今年以来,我们严格对照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强化产业链招商、专班招商、小分队招商、云上招商,抢抓资本避险、产业链转移等机遇,全方位招商、多层次发力,上半年实际到账外资5.22亿美元,同比增长35.7%,完成进度68.7%,提前完成半年度目标,排名全市第一。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区内外贸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在应对疫情影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组织开展“1234”外贸企业走访活动,即用1个月的时间对全区近2百家重点外贸企业进行3方(区商务局、镇街道、职能部门)全覆盖走访,按照“一企一策”制订走访方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开拓市场、通关、升级这4项难题。搭建“中小企业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统保平台”“中小外贸企业资信服务平台”,向年出口额3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免费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基本保障和企业资信报告调取服务,配合衔接省、市统保平台,形成出口信保政策全覆盖。组织企业参加省级及市级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评选,19家企业通过省级知名品牌初审,21家企业全部成功认定市级国际知名品牌。上半年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390亿元,同比下降6%。进出口、出口、进口继续位居全市第一。
为提升商贸流通领域的物资保障能力,助力疫情防控时期基本生活物资的保障工作,向商贸流通领域企业解决口罩约十五万只,额温枪100把,消毒水1108瓶,物资保障供应车辆通行证500张,保供人员通行证1000张。联合常州本地网络平台,通过网上摇号的方式发消费券,万达、环球港和迪诺水镇三大商圈人流量迅速上升,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截至目前共组织3批消费券的发放工作,发放金额720万元,预计直接拉动消费3600万。成立首家常州菜研究院分院,进一步加强餐饮行业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打造新北餐饮特色品牌。
三、放水养鱼,以服务为核打造开放名片
在常年“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金牌服务基础上,今年初,我局推出了便利操作服务、领导联系服务和分类指导服务等举措,帮助区内企业细化制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实施方案,尽快消化疫情冲击。针对区内的外籍员工,我局创新实施“六个一”服务,即发出一封致外籍人士的信、出台一个规范服务的指导意见、设立一条外籍人士服务专线、安排一名外语服务专员、落实一名外籍人士所在企业联络员、配备一名居住地所在镇、街道医务人员。有效利用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每天用中英日韩四种语言通报防疫进展,宣传防疫知识,发布防疫政策。成立复工工作专班,挖掘商务条线资源,为外资企业筹集复工口罩十万余只。派出全局71名招商人员,对全区的193家重点外资外贸企业困难进行摸底调查并积极协调,解决了瑞声科技、森萨塔、巴奥米特、摩丁等41家企业总计434名江阴员工的上下班问题。
疫情发生后,迅速与相关友城联系,掌握外方疫情动态和物资需求。特别是国际疫情快速蔓延阶段,我们先后向德国友城赫尔福德、罗特和德国“一带一路”协会各寄送了一万只口罩。此外,为进一步拓展友城朋友圈,联合区红十字会、区政协经济界别人士等向日本驻大阪总领事馆、意大利皮亚琴察市、韩国红十字会等机构捐赠口罩十余万只。建立集中隔离外籍人士微信群,全天24小时保持联系,做到沟通不断线,服务不断链,营造亲诚包容的良好涉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