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区行政审批局将紧扣新的时代要求,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这一中心工作,以品牌深化年为主题,瞄准全国标杆,不断自我加压,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1.以深化品牌打造为核心,扩大营商环境知名度。一是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调整“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职能分工,制定2021年“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工作要点,明确职责权属,细化目标责任。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完善畅通高效的迎评协作机制,针对评价前、后发现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找出短板、及时补差,有效提升各项指标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的排名。二是充实品牌内涵。全面调动全区各类优势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推出更多拳头产品和亮点行动,创建更多服务子品牌,形成营商环境品牌展示墙,打造高新区改革名片、改革招牌、改革样板。三是加强对外合作。加大与各级各类媒体合作力度,开辟部门一把手谈营商环境、企业法人谈营商环境等专栏、专刊,讲好品牌故事,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快苏锡常高新区三地审批部门政务服务信息共享、标准互通、改革联动、创新协同,不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努力探索长三角区域审批服务一体化的苏锡常先行区。
2.以助力发展为根本,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更高要求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分类协调实施“套餐办”“证照联办”等多种优化审批监管服务措施。以“事情”为中心,整合行业经营所需办理的多个许可事项,通过业务融合、流程再造、减并材料等方式,实现“进一扇门、找一个窗口、办成所有事”的“套餐办”“证照联办”等模式。打好“减证”“简政”“优服”组合拳,打造有特色富成效的高新区“证照分离”改革亮点,力争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在全市率先试点、全省争创一流、全国争取激励的工作目标。二是更实举措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牵头推进环节精简和流程优化,合并办理人防设计审查、抗震审查、消防设计审查、施工图设计审查等环节,环评、能评等评估事项与其他许可事项并联进行,临时用地、占道挖掘、绿化迁移等事项实施套餐化办理,将供水、供电、燃气、热力、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纳入流程管理、同步推进,推广水土保持报告表承诺、五百米以下杆线迁移免审批等承诺制服务,加快构建科学、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机制。三是更大力度攻坚“3550”改革。围绕企业全流程开办“1个工作日常态化、0.5个工作日占比超50%”目标,进一步完善企业开办专区功能,加强与银行、税务部门协作,扩大联办范围,打造更多最优案例。加快推进质安监备案与施工许可合并办理,建立健全与质安站审管联动机制,以“一张表单”实现一次申请,进一步提升施工许可办理时效。
3.以便企利民为关键,优化政务服务模式。一是加快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扎实推进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综合服务旗舰店升级改造,构建外网模块的统一申报入口。以一体化平台为中枢,加强区自建系统与区一体化平台融合,统一审批受理入口,满足各类业务条线的数据采集需求。推广电子公章的应用,扩大共享信息的类型和范围,有效解决全区60%以上的证照信息重复提交问题。积极推进法人库、个人库、信息库建设,实现70%的高频事项审批结果数据归集。二是加快推进“一件事套餐办”。加强个人类和企业类生命周期梳理工作,以高频多发、企业市民体验度高的事项为重点,扎实推进流程再造,构建“一件事”场景8个、秒批场景10个,实现一张表单、一套材料在线申报并可在全市复制推广。建立健全“一件事套餐办”市区镇三级联动机制,系统重构政府部门内部业务流程,形成上下联动、一网办理的政务服务新格局。三是加快运用VR技术开展远程云踏勘。针对踏勘评审“多部门负责、反复看现场、审批互为前置”等问题,将VR、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成果引入审批,促使审批科技化、智能化,用“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腿”,构建集业务受理、远程视频勘查、勘查审核、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VR云勘查系统,大幅提高踏勘工作效率。四是加快健全“跨省通办”工作机制。总结提炼“跨省通办”实际案例的具体做法,完善“异地代收代办”服务模式,通过信息共享、数据跑路、线上线下沟通,实现政务服务就近能办、异地可办、全国通办,真正减少群众跑腿,降低办事成本。
4.以新政务大厅启用为契机,促进管理提档升级。一是优化标准化管理。积极探索实践管理体系标准化、硬件建设标准化、服务提供标准化、评价体系标准化等,细化规范,量化要求,把政务服务大厅环境建设以及工作要求、内容、范围、程序、行为等,用统一的标准固定下来,形成政务服务可量化、可操作、可评价的标准。同时,按照分中心一体化管理要求,将人社、政法两个分中心纳入标准化管理体系。二是优化专区管理。围绕7大专区建设,不断完善入驻专区各窗口的业务运作模式,打通各审批环节,推动审批职能的“化学融合”,实现流水线作业、无差别服务。协调推进人社大厅和住建局窗口真正实现分类“一窗受理”,协调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相关公共服务事项窗口开展综合服务,让企业办事群众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三是优化新政务大厅建设。以打造面向新时代的“城市会客厅、政务综合体”为目标,加快完善布局调整和装修设计方案,配合督促施工进度,配置办公设施设备,确保按时序进度完成搬迁入驻,努力打造代表常州国家高新区形象的最美政务大厅。
5.以深化“三整合”改革为基础,提升基层审批服务水平。一是规范赋权业务运行。制定镇(街道)人民政府行使部分行政许可类事权若干事项的指导意见,确保定人、定岗、定责、定系统账号、定公章管理、定工作机制。二是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开展全区政务服务知识竞赛、政务服务讲堂等系列活动,通过考察理论知识、个人综合素质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增强基层审批服务人员专业素养,提高队伍凝聚力。三是推行星级化管理。引入第三方评估,从大厅建设、机制建设、智能化建设、人员队伍建设、群众办事满意度、创新创优等多个维度,对基层为民(便民)服务中心实行星级评定,每年动态调整星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充分激发各镇(街道)比学赶超、争先争优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