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有关事业单位:
《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已经镇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人民政府
2019年9月2日
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改善我镇村庄环境面貌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我镇村庄环境整治成果,积极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中办发〔2018〕5号)、《江苏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苏办发〔2018〕23号)、《常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常办发〔2018〕54号)和《新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常新政〔2018〕161号)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导向,以垃圾分类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方资源,强化多项举措,统筹城乡发展,分梯次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生产清洁、村庄整洁、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生态优良,为加快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系统思维、有序推进。适应农业农村发展形势需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综合考虑地理、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等,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科学确定目标任务,合理安排建设时序。
——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先行。进一步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强化村庄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分类推进,通过提升规划发展村庄公共服务水平,吸引农民自愿适度集中居住,杜绝形象工程。认真总结已有工作经验,进一步提升工作标杆,试点示范,点面结合,推动整体提升,逐步推进规划发展村庄建成“美丽宜居乡村”,其中有条件的“重点村”、“特色村”和“重点(特色)村”积极开展市美丽乡村示范试点;一般自然村加快构建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达到“环境整洁乡村”标准。
——坚持保护乡愁、传承发展。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注重乡土味道,深挖历史古韵,传承乡土文脉,保护发展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保护乡情美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坚持村民主体,激发动力。注重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
——坚持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合理确定投融资模式和运行管护方式,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和建设管护机制创新,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
(三)行动目标
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农村户厕无害化建设改造全覆盖,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完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处理。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完成东桥村市级美丽乡村、新市村和祁家村区级美丽乡村建设,其余村完成环境整洁村建设。开展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完善。通过三年行动,使得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二、重点任务
(一)治理农村生活垃圾
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体系、推进试点示范、狠抓重点项目、开展宣传培训、落实督查考核。按照“减量优先、鼓励分类、城乡统筹、综合治理”的原则,循序渐进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探索农村有机垃圾就地生态处理。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严禁城市污染、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坚持以“大分流+细分类”相结合的工作思路,着力完善全镇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分类系统。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体系,采用城乡统筹的方式全部纳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体系。2018年,完成金联、贺家、九里3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2019年,完成东桥、新市、南观、奔牛4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到2020年,完成剩余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域覆盖。(生态环境所牵头,环保科配合,各村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村负责落实,不再列出)
(二)治理农村厕所粪污
加强农村已建公共厕所管理,巩固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建设改造成果,持续实施村庄“厕所革命”,推进粪污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不断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整体水平。到2020年,农村户厕无害化建设改造全覆盖。探索农村中小学校、镇党政机关、镇卫生院、镇综合服务中心、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无害化公共厕所向社会开放。按照布局合理、标准适度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公厕建设。在外来人口较多或乡村旅游发展较快等有实际需求的村庄加快配建公共厕所,同时积极探索农村公厕管理模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实效。到2020年,实现行政村村部公共厕所全覆盖。(生态环境所牵头,国土所、建管所配合)
(三)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全面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治理工作。至2018年底,实现规划发展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90%以上;2019年,完成东桥史陈家村美丽乡村建设核心区三个村庄的污水处理工程。结合老孟河、西河综合整治要求,完成新市村横大路桥等15个一般自然村污水处理工程;到2020年,规划发展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100%。(农机农技站牵头,环保科、国土所、建管所配合)
(四)治理农业废弃物
1、开展农膜回收利用:2018年设置回收点,指定处置主体按规定转运处置。农膜回收率达70%;2019年开展可降解农膜使用试验,农膜回收率达75%;2020年继续开展可降解农膜使用试验,农膜回收率达80%。(农机农技站牵头,环保科配合)
2、推进秸秆综合利用:2018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2%;2019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5%;2020年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农机农技站牵头,环保科配合)
3、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2018年完成耕地休耕轮作800亩;2019年完成耕地休耕轮作2000亩;2020年化肥施用量较2015年削减5%。(农机农技站牵头,环保科配合)
4、推进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2018年完成立华种鸡场和润源农场养猪场污染综合治理;2019年完成立华种鸡场的拆除;2020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兽医站牵头,环保科配合)
(五)提升村容村貌
1、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公路网络,着力打造特色致富路、平安放心路、美丽乡村路、美好生活路。以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为契机,完善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体系,强化主体责任、拓宽和稳定农村公路资金渠道,规范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提升农村公路的管养水平,推进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2018年完成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2019年继续开展“四好农村路”创建并迎接省级督查;至2020年建立农村公路管护长效机制,年底通过省政府验收。(建管所牵头,国土所配合)
2、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植树绿化富民活动,优选生态环境基础良好、积极性较高、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然村庄开展绿美乡村建设,2018年陈巷姜巷村创建省级绿美村庄;2019年南观观后村创建省级绿美村庄;2020年顾庄小山房创建省级绿美村庄。(农机农技站牵头,国土所配合)
3、 开展卫生建设: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进卫生乡镇、健康村等卫生建设工作,2018年,祁家村创建省级健康村;2019年通过国家级卫生镇复审,新市村、贺家村创建省级健康村;2020年,通过江苏省健康镇复审,九里村创建省级健康村。(生态环境所牵头)
4、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2018年启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建设、奔牛村创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2019年完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2020年东桥村、新市村、祁家村创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环保科牵头)
5、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坚持生态统领、全域统筹,以规划为先导,在普遍改善村庄环境面貌、推进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的基础上,以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实施农林水联动,宅田路同步,区域推进,注重个性化塑造和特色提升,逐步建成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完善、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结合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特点和文化传统等,逐步引导规划发展村庄建成“布局合理、道路通畅、设施齐套、环境宜居、特色鲜明”的美丽宜居示范村庄,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2018年启动东桥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市村美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完成二星级康居村建设55个,环境整洁村建设193个。开展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完善;2019年完成东桥村市级美丽乡村核心区建设、新市村人居环境示范点建设,完成90%以上的美丽宜居村建设;2020年完成新市村塘上自然村和祁家村祁家塘自然村美丽乡村建设。(经管站牵头,生态环境所、国土所、农机农技站、水利站、建管所、城管所、环保科配合)
(六)提升村庄规划设计水平
1、完成乡村建设规划编制:进一步优化镇村布局规划,根据新型城镇化进程,合理优化重点村、特色村、重点(特色)村等规划发展村庄和一般村庄。依托规划发展村庄强化公共资源配置和建设,吸引农村居民自愿适度集中居住。2019年形成乡村建设规划实施方案;2020年,完成上级下达的宜居村庄建设工程目标,全面完成乡村建设规划编制任务。(建管所牵头,国土所、经管站、生态环境所、农机农技站配合)
2、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设计,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基本覆盖:结合市、区美丽乡村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设计,做到农房建设有依据、行政村有村庄整治安排、村庄功能布局逐步优化,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基本覆盖。村庄新建内容应与老村庄肌理融合,尺度、材料、风格要有乡土特征,引导建设地域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宜居农房。推行政府组织领导、村委会发挥主体作用、技术单位指导的村庄规划设计编制机制。2018年,新市村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东桥村启动村庄规划编制;2019年,东桥村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祁家村启动并完成村庄规划编制;2020年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建管所牵头,国土所、经管站、生态环境所、农机农技站、环保科配合)
3、村庄规划设计主要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应包含尊重和支持村庄规划的内容。2018年,每个村制定村规民约;2019年逐步将村庄规划主要内容纳入村规民约;2020年,所有村的村规民约中均纳入村庄规划主要内容。(建管所牵头,国土所、经管站、生态环境所、农机农技站、环保科、民政科配合)
(七)提升建设和管护水平
明确各村以及有关部门、运行管理单位责任。围绕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道路修护、绿化养护、河道管护、公共设施维护等“多位一体”建设,按照“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要求,加快健全完善行之有效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逐步推行城乡垃圾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推行环境治理依效付费制度,健全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村“工匠”带头人等承接村内环境整治、村内道路、植树造林等小型涉农工程项目。组织开展专业化培训,把当地村民培养成为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重要力量。2018年,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道路修护、绿化养护、河道管护、公共设施维护长效管理机制;2019年,按照“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检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2020年,确保“五有”管护长效机制能够正常运行。(生态环境所牵头,水利站、建管所、农机农技站配合)
三、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一)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突出党员干部带头,强化党员意识、标杆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推进移风易俗、改进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充分运用“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公示制度,保障村民权益。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依法盘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空置农房及宅基地使用权等途径,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推进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优化服务功能。
(二)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要求纳入村规民约,通过群众评议等方式褒扬乡村新风,推进农村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开展爱护环境志愿行动,鼓励成立农村环保合作社,深化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明确村民维护公共环境责任,庭院内部、房前屋后环境整治由农户自己负责;村内公共空间整治以村民自治组织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鼓励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筹资筹劳并全程参与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建设、运营、管理。
(三)提高农村文明健康意识。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运用公益广告宣传、社区天天乐等各类乡村文化载体,使用农民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融入生产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试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引导农民群众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过程中提振精神风貌,提升文明程度。引导群众提高文明健康意识,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摒弃不文明行为,倡导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使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农民内在自觉要求。围绕勤劳致富、崇德向善、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内容,深入开展农村党员示范户、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建设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奔牛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建立新北区奔牛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统筹组织推进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镇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加强督查检查,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各村两委班子成员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组织实施责任主体,对实施效果负责,做好规划编制、项目落地、资金使用、推进实施等工作。
(二)编制年度计划。各村要在摸清底数、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年度工程项目建设计划,完成本村实施方案编制,并报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实施方案要明确年度工作目标、重点任务、责任人、资金筹措方案、农民参与机制等内容。扎实开展整治行动前期准备,做好引导群众、建立机制、资金筹措等工作。
(三)严格督查考核。加强督导评估。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纳入镇对村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考核体系,作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达标指标率重要内容。按照省、市、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验收标准和办法,以村为单位进行检查验收。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定期组织督查指导和考核评估,考评情况通报镇党委、政府,并向社会公布。同时考核评估结果与区、镇两级扶持资金和政策直接挂钩。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落到实处,取得明显成效。
(四)营造良好氛围。积极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引导村民深刻理解并遵守长效管护制度,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组织开展农村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光荣榜等活动,增强村民保护农村人居环境的荣誉感,进一步增强广大村民主人翁意识。同时,加强媒体和社会监督力度,通过聘请义务监督员、设立举报投诉热线等渠道,曝光村庄环境卫生死角、脏乱差反弹及不文明现象,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加快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附件:1、奔牛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奔牛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分解表
附件1
奔牛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 江文亭 镇 长
副组长: 张浩新 副镇长
成 员: 周 敏 宣传统战委员、东桥村书记
葛定安 财政分局局长
沈惠娟 生态环境所所长
谭玉良 建管所所长
王立峰 农经站站长
田伯良 农技农机站站长
王瑞兴 水利站站长
蒋伟东 兽医站站长
上官蓓艳 国土资源所所长
眭文兴 城管所所长
李小玲 民政科科长
蔡 箭 环保科科员
李仁贤 何家塘村党总支书记
王忠林 南观村党总支书记
吴亚平 新市村党总支书记
叶坚栋 陈巷村党总支书记
谢红军 五兴村党总支书记
万建光 奔牛村党总支书记
薛伟斌 金联村党总支书记
冯 康 贺家村党总支书记
胡志刚 顾庄村党总支书记
包建国 祁家村党总支书记
张洪伟 九里村党总支书记
路亚南 奔南社区党总支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态环境所,由沈惠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相关事项协调。
附件2
奔牛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分解表
重点任务
序号
项目名称
牵头单位
责任
单位
配合单位
年度目标任务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治理农村生活垃圾
1
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
生态环境所
各村
环保科
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率100%
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覆盖
2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完成金联、贺家、九里3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
完成东桥、新市、南观、奔牛4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
完成剩余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
治理厕所粪污
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
国土所
建管所
全镇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100%
所有村查漏补缺,加强改厕后续服务和管理,教育引导农民正确使用卫生厕所,清除不卫生厕所,建立卫生厕所建管用并重的长效机制
农村公厕建设
行政村村部实现公厕配建全覆盖
新建九里村、陈巷村、东桥村、祁家村等4个规模较大规划发展村公厕,改建4座公厕
改造8座村级公厕。
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农机农技站
规划发展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90%。
完成东桥史陈家村美丽乡村建设核心区三个村庄的污水处理工程。结合老孟河、西河综合整治要求,完成新市村横大路桥等15个一般自然村污水处理工程
规划发展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100%。
开展农村沟塘清淤、河道疏浚
水利站
农村河道、沟塘清淤16万方
农村河道、沟塘清淤18万方,完成老孟河、西河两条河道疏浚
治理农业废弃物
开展农膜回收利用
设置回收点,指定处置主体按规定转运处置。农膜回收率达70%。
开展可降解农膜使用试验。农膜回收率达75%。
继续开展可降解农膜使用试验。农膜回收率达80%。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2%。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5%。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
3
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
完成耕地休耕轮作800亩
完成耕地休耕轮作2000亩
化肥施用量较2015年削减5%
4
推进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
兽医站
新市村、祁家村
完成立华种鸡场和润源农场养猪场污染综合治理
完成立华种鸡场的拆除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
提升村容村貌
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
完成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
继续开展四好农村路创建并迎接省级督查
建立农村公路管护长效机制,年底通过省政府验收
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
陈巷姜巷创建省级绿美村庄
南观观后村创建省级绿美村庄
顾庄小山房创建省级绿美村庄
开展健康村创建
相关村
祁家村创建省级健康村
新市村、贺家村创建省级健康村
九里村创建省级健康村
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各有关单位
开展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建设、奔牛村创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
完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奔牛高中创建市级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奔牛实验小学创建国际生态学校
东桥村、新市村、祁家村创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
5
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
经管站
城管所
启动东桥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市村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二星级康居村建设55个,环境整洁村建设193个。
完成东桥村市级美丽乡村核心区建设,完成新市村区级美丽乡村建设,启动祁家村美丽乡村建设,完成90%以上美丽宜居村建设
完成上级下达的宜居村庄建设目标
提升村庄规划设计水平
完成乡村建设规划编制
开展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完善。
形成乡村建设规划实施方案
全面完成乡村建设规划编制任务
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设计,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基本覆盖
新市村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东桥村启动村庄规划编制
东桥村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祁家村启动并完成村庄规划编制
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
村庄规划设计主要内容纳入村规民约
民政科
每个村都制定村规民约
逐步将村庄规划主要内容纳入村规民约
所有村的村规民约中均纳入村庄规划主要内容
提升建设和管护水平
加快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道路修护、绿化养护、河道管护、公共设施维护长效管理机制
按照“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检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确保“五有”管护长效机制能够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