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西夏墅镇农村工作局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各司其职、合力攻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农村发展新格局。现将2021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夯实基础,做好常态工作
一是做好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动物防疫工作。按照市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方案,制定了镇级专项整治监管方案、检测计划,力争将农产品质量风险降至最低。上半年完成监管巡查38次,完成区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定量抽检70个、定性检测120个;完成区级蔬菜农残速测1237个,合格率100%。全镇新建4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服务站和一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服务点,合格证开具覆盖全镇监管主体,累计开具合格证7万余张。针对水产养殖50亩以上的农户一方面加强禁限兽药的宣传,另一方面要求做到制度上墙。对在渔业安全专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在农村工作局监督下对12处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上半年防疫牲畜口蹄疫13991头次,生猪高致病蓝耳病7200头次,猪瘟7200头次,小反刍兽疫214只次,羊五号病214只次,禽流感175805羽,鸡新城疫171363羽,犬40只,消毒110000余平方米,其中使用液剂63箱,粉剂101公斤。二是依法落实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措施。上半年对全镇35台小型拖拉机,24台大中型拖拉机和收割机进行年检年审工作,均检验合格。三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拟订了《西夏墅镇2021年村(社区)干部考核奖实施办法》。根据区级文件要求,依据“四议两公开”工作流程开展2021年村级财务预决算编制工作。在季度财务结账后,组织村(社区)会计进行业务交流,提高了村(社区)会计的业务水平。四是巩固村(社区)“三资三化”专项提升行动成果。通过清产核资工作,摸清了村集体家底,全镇农村集体总资产为70432.86万元,负债为29368.54万元,所有者权益41064.32万元,为下一步村集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半年通过产权交易平台成功完成7笔资产、资源类交易,交易金额30.03万元。
二、铆足劲头,建设基础设施
一是配合做好新孟河拓浚工程及水系调整工作。目前,新孟河拓浚工程有序推进中,东风翻水站、东河巷站、西河巷站已基本完成建设,王家站等泵站、西庄站的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二是进行冬春水利修复工程。工程主要涉及梅林、华墅、观庄等5个行政村(社区),包含排水工程、灌溉渠工程、护堤止塌工程等9项,已在汛前全部完成并投入运行。总投资460万元的园区2000亩高标准农田于6月全面竣工。三是持续做好农灌工作。实行一人管理多站,做好报修工作,确保各电灌站正常使用。对水费收缴编制合理方案,对各项经费支出严格把控,建立健全各项考核制度,与各灌区分站长签订农灌责任状,做到广开财路、减本节支、深挖潜力,农灌收支平衡有余;完成全镇21581亩农田的水价综合改革,并通过市区级验收
三、以人为本,提升人居环境
一是村庄沟塘清淤工程。2020年12月完成招投标,涉及52座沟塘,9.85万方土方,已经全部完成。截至目前,已完成“十三五”轮浚规划,接下来将进一步巩固轮浚效果,加强环境整治和水系连通。二是开展农村污水管网建设。根据目标任务,将水塔口村的东河巷、黄窑上、孙家村、李家村、朱家村,池上社区的陈塔里、后马庄,浦河社区的江桥西,观庄村的石桥头列入2021年农村污水管网建设,上半年已全面开工。三是农村长效管理扎实推进。组织各村(社区)分管农村长效管理负责人每月现场考评,一季度农村长效管理考评位列全区第三,二季度考评尚未结束,各村加大了农村长效管理经费投入,通过共同努力农村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四、勤政为民,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农资补助工作稳步进行。上半年开放了赤霉病防控农药补助申请,向全镇50户农户发放补助农药284瓶,补助面积达3140亩,开放水稻专用配方肥补助申请,向全镇44户农户发放配方肥共计200吨,补助面积达7961亩。二是扎实稳妥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成立了镇防汛防旱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汛防旱应急预案,组建了20人的专业技术抢险队,落实了防汛物资,包括各类水泵20台,发电机2台,编织袋1.2万只,木棍20根,土工布800平方米等,排查了5个小区8座地下车库,坚持做到24小时值班不离岗,确保政令畅通。三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根据省、市、区股改工作要求,10个村(社区)332个生产队11739户39857人在完成赋码登记和成员信息录入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平台后,5月1日前11739本股权证书全部发放到位,进一步优化了农村资源要素配置,创新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夯实脱贫攻坚的经济基础,使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四是精准扶贫,低收入户建档立卡。按照市、区扶贫办要求开展扶贫信息调查摸底、信息采集、各类登记表填写。采用结对帮扶,定期回访的方式,巩固了脱贫成果,在收入、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为低收入户提供了可靠保障。
五、提档升级,推动园区建设
一是示范园项目稳步推进。上半年园区智能农机库、核心区排水渠已开工,目前大厅智能展示中心、信息化平台、园区办公区域绿化改造、围绕果蔬产业的仓储中心及冷库、围绕稻米产业的稻米烘干中心及育秧中心等项目园区已联系相应设计公司出具设计方案。二是园区土地资源有效盘活。上半年园区依据中央一号文件及地方各级文件精神,针对储备土地、企业退地等地块因地制宜制定复耕方案,预计新增水稻面积1600亩,为保障好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完成韩农绿佳地块、天龙花木地块的收购工作,整合园区优质土地资源,为下一步园区引进规模化企业打好坚实基础。结合“乱占耕地建房”“危污乱散低”“大棚房整治回头看”等排查工作有效开展园区土地非农化排查工作,依法依规处置存量问题,确保非农化整治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做好园区租金收缴工作。上半年园区已对海田农业、龙禾科技、方程果园南、方程果园北4家农业企业依法进行起诉,并收回807311元欠缴租金;与天道农业、天润本草等企业协商还款事宜,并制定还款计划。今年年中,园区将提前开展租金收缴工作,协调各属地村委召开租金收缴会议,确保租金能够按合同收缴,有效降低租金欠款额度。
六、创新发展,走现代化道路
一是夯实农业科技支撑。2021年小麦平均亩产375.68公斤,较去年亩增12.88公斤。在东南村优质稻米生产示范基地开展15个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种植;依托农合联,探索引进羊肚菌、大球盖菇等特色项目的引进,提升农产品品牌;利用益农信息社、农产品监管平台及明白纸、告知书将农技知识宣传给各种植户,全年累计发放资料5200份,组织参加区级农业技术培训80人次。二是示范户带动发展。上报水稻示范户20户、蔬菜示范户10户,提高农户科技素质和生产水平,带动周边农户学习科学技术和生产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