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公开 > 领导之窗 > 陈建生 > 政务活动 > 内容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河长制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河长制工作取得实效,为人民群众办实事。6月3日,新北区召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暨河长制工作推进会,对下一步治污攻坚和河长制工作进行部署,“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也正式启动。
今年以来,新北区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年296项2804个重点工程已完成1231个,完成率44%;新北区“危污乱散低”综合整治经验得到推广;新一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全面启动。1-5月PM2.5浓度较去年同期下降5.7%;优良天数比例达80.1%,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国省考水质断面优Ⅲ比例继续保持100%。全区大气、水环境质量圆满完成“首季争优”阶段性目标。
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北区委书记周斌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区上下要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更加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十四五”开好局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内涵实质,落实好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确保污染防治攻坚和河长制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周斌表示,全区上下要思想要再重视,目标要再明确,问题要再梳理,责任要再压实。加大科技手段应用,提高网格化、信息化管理水平,达到精准治污目标。要以系统治理为重点,加快管网建设,做到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实施断头浜治理、河网水系连通工程,优化排水体系,科学组织引水,促进河道水体循环,提升骨干河道防洪能力和生态自净能力。在四项关键指标上取得突破,实现PM2.5“低4”、优良天“超8”、地表水“保百”、重大环境隐患“清零”,在长江大保护、大气管控、水环境治理、土壤治理修复等方面推进重点任务,确保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向好势头。全区上下要着重围绕重点问题清单、重点线索清单、重点任务清单等三张“重点清单”,进行系统自检,做好充分准备。以河长制、点位长制、断面长制为抓手,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不断完善污染防治攻坚调度机制和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污染防治和河湖管理保护合力,突出标本兼治。坚持源头治理、末端治理两手抓、两手硬,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
2021年,新北区河长制工作将按照“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要求,打好四场“攻坚战”,加快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道。
1、打好断面水质保障攻坚战
6月底前编制完成并实施国省考断面“十四五”限期达标整治方案,开展骨干河道“消劣奔Ⅲ”行动,242个长江排污口分类命名、编码,树立排污口标志牌。
2、打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攻坚战
年内完成10公里排查检测和10公里管网建设任务,并推进即查即改项目;建成4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对友谊河、建新河、济农河、柴支浜及水质波动较大的支浜,制订实施“一河一策”整治计划,城乡全域消除黑臭水体。
3、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
年内完成250个一般自然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工作,确保规划发展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达到95%,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70%以上,所有已建设施正常运行率达95%以上。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年内完成220个问题小微水体整治和5个区级小微水体示范村创建;实施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田水利项目,开展11条河道的清淤、护坡等工程。
4、打好水域岸线“清晏”攻坚战
实现存量问题全部“清零”,新增违法行为“零容忍”,全面完成江河“三乱”整治、“清四乱”“退捕禁捕”任务。会议还部署了2021年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春夏攻坚”专项工作,通过聚焦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环境隐患治理、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等“六个聚焦”,为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而努力。
当天还进行了区河长办与区检察院进行“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启动签约仪式,进一步密切检察机关与河长制工作机构的协作配合,增强执法刚性,形成保护合力。
管委会主任、区长乔俊杰主持会议,区领导徐萍、沈春英、季晓东、陈建生、王群、李小平等出席会议。孟河镇、罗溪镇、魏村街道、西夏墅丽江社区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