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北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强基础、抓规范、优服务、保稳定”工作主线,以实干筑根基,以创新谋新篇,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六保”促稳、服务体系建设和拥军爱民等各项工作,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启新征程。
1.树“阵地”品牌,稳服务基础。8月,在区对镇高质量考核指标中新增“两级服务站建设水平”,并将其权重定为50%;联合5部门下发通知,对两级服务站建设进一步明确相关要求;同时借助市委督查组专项督查契机,区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各镇(街道)书记亲自推进,区局拿出80万元用于支持两级服务站建设,目前全区10个镇(街道)服务站建设全部完成并运营,薛家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与企业共建成为亮点;三井街道打造的“关爱奉献双向互动,融合共治和谐发展”的“兰翔模式”逐渐得到认可。全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全面形成,品牌效应初步呈现。
2.树“乐业”品牌,促社会发展。探索形成“345”工作模式,用心服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即搭建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区退役军人创业教育培训基地、区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三大平台,提升服务能力;整合社会、专家、载体、政策四类资源,完善服务保障;实施强基培养、就业促进、技能培训、创业赋能、学历提升五大工程,提升服务实效。在全区投放11台“就业智能服务一体机”,收录4000余个岗位信息;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吸纳会员单位123家,定向招聘退役军人100余人;协助2个项目落户“创业空间联盟”,申请创业贷款100余万元。
3.树“尊崇”品牌,送关心关爱。在区服务中心打造爱国崇军教育基地,展示解放军诞生、发展、壮大的历史和新北区革命历史,集中反映全区仁人志士、革命青年积极投身革命、不畏献身的崇高精神;拿出50万元用于改造提升区双拥公园、5万元用于改造奔牛抗日英雄纪念碑;为17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入伍的老战士拍摄《建国功臣》专题片,颁发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老兵纪念章44枚;积极组织开展新兵入伍“四尊重”,老兵退伍“五关爱”活动;树立“全国百名优秀主任(站长)”薛凤英,市“最美拥军人物”“十佳爱国拥军企业家”郑建伟,“最美退役军人”戌春、巢纪方等一批先进典型。
4.树“稳定”品牌,保权益维护。全年共发放各类定期抚恤补助金1800余万元,发放临时补贴128万余元;投入资金13万走访慰问困难优抚对象60余户;平稳有序完成部分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工作,补缴资金2030万元;全年接待来信来访400余人次,有效化解40名群体性下岗失业转业志愿兵(士官)再就业矛盾;建立区相关部门、区局、镇(街) 三级重点人员分析研判例会制度。
5.树“志愿”品牌,讲小我奉献。扎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年”活动,引领退役军人“志愿”品牌。与省厅拥军褒扬处党支部、常州海关第三党支部签订支部共建协议;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区局在第一时间成立局先锋志愿者服务队,面向全区1.8万名退役军人发出倡议书,全区1500多名退役军人担负起了疫情防控中的“硬核”作用;推选“最美志愿者”王建良、“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青鸟志愿服务队 、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天南海北新北兵、“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兰翔社区等“四个100”先进典型;探索建立法律援助、健康咨询志愿服务体系,让退役军人获得全方位服务。
回顾全年工作,我们在困难挑战中挥洒汗水、奋力前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退役军人工作压力更大、难度更高。此外,全区服务中心(站)高效运转有待进一步磨合,历史遗留问题信访诉求隐患仍然存在,就业创业品牌实际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检验;《退役军人保障法》也给我们今后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