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商务局 > 内容
随着一个又一个精品外资项目落户常州国家高新区,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的校企合作处也是成了这些企业竞相对接的香饽饽,企业家们纷纷对常州技师学院的办学模式、特色专业设置给予了充分肯定。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创办于1960年,是一所以培育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专门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综合性全日制公办学校,是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国家首批中职示范校、江苏省重点技师学院。
办学理念先进。始终坚持贴近市场、按需办学、突出技能、服务企业的办学理念,实施“技能+学历”双证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全面实施学生素质教育,不断探索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
专业结构合理。所设专业对接常州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需求,以机械加工、数控技术、信息技术、电子电气、交通运输、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生化制药等为主干专业,现有11个专业群48个专业。
教学模式领先。注重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先进标准和办学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设了全国技工院校首个中德国际班。开发了150余门与当前新技术相适应、与企业新需求相对接的模块式新课程,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近期,顺利通过德语和技能考核的42名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中德班的学子踏上了技能留德之路。尽管国外疫情仍未得到控制,但他们依旧选择乘风破浪、逆流而上,他们启程前往德国埃尔福特培训中心,开启了为期一年的德国技能留学生活。
虽然一路奔波了将近24个小时,但当学生们到达培训中心时,疲劳感一扫而光,这个他们为之拼搏了多年的地方,终于呈现在了眼前。尽管学生们刚刚到达德国,一切对于他们来说还是那么的陌生。但由于IHK第一部分考试即将在九月底进行,所以,同学们目前已进入了紧张的IHK第一部分理论考试的准备阶段。
2014年9月5日,由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开设的职业教育首届中德国际班开班,截至今年共有四批学生赴德交流学习。通过中德合作办学,中德国际班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引进并吸收德国专业教学大纲,按照德国IHK职业资格考试与国内技师鉴定要求,实施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与贺尔碧格、埃德里希、莱尼等多家落户常州高新区的德资企业合作,为常州及长三角其他城市培养高素质的一专多能的技能人才。特别是培养出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最高奖阿尔伯特·维达大奖的首位中国获得者——宋彪,向全世界展示了常州制造水平和技工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