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常州国家高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指示和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使命,以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助力常州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1.确立产业布局工作联动格局。明确特色产业发展定位。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领域,推动实施“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聚焦“两特三新一现代”新兴产业发展,结合“1+3+X”创新集聚区布局,市场化构建应用场景,与优势产业基础融合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以机器视觉和传感器件为主攻方向的人工智能产业、以第三代半导体为导向的集成电路产业、以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先进材料产业,协同培育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精准医疗等新兴细分产业。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落实企业创新积分制,完善管理系统、指标体系,挖掘政策集成效应和科技金融结合价值,激发企业创新“比学赶超”氛围。大力宣传贯彻区新一轮“1+7”科技创新政策,加快研究制定实施细则。衔接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科技创新政策一本通”,为创新研发活动释放更多政策红利。产业招引培育联动发力。支持和服务各专题园区、各板块明晰产业发展定位,围绕科技、人才项目招引提升承载能力。组织科技专员开展专题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懂政策、懂产业、懂企业、懂项目、懂人才”的工作能力和创新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
2.着力完善创新企业培育体系。发展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实施“个十百千万”科技企业培育工程,建立企业分类培育库,加强管理、跟踪服务,为企业成长赋能。明确高企培育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实施高企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在支持培育瞪羚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的基础上,重点培育一批具备高爆发性、颠覆性的“双五”企业、独角兽企业。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和支持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提高企业研发活动组织化水平,实现企业研发效率和水平全面提升。支持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建设企业研究院、企业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内外新市场机遇,建立研发管理体系,规划实施技术预研、目标产品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遴选推荐一批重点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引导区内特色产业领军企业瞄准前沿引领技术、前瞻性技术、变革性技术,加大与大院大所的科研和人才合作力度,努力攻关破解一批创新链关键“卡脖子”技术和形成一批产业链关键“硬科技”产品。
3.打造高端创新资源集聚高地。加大自主创新载体引建力度。大力推进现有创新载体建设,实施“一院一策”,力促早见形态、早见成效。聚焦区域产业战略发展需求,以“我”为主、谋求机遇,依托产业链核心企业,紧扣市场导向,吸引顶尖人才团队,策划若干预备晋级“国家队”的产业创新载体。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打造特色产业创新名片。加快完善创业孵化体系。持续开展分级分类评价,促进科技创业平台建设提质升级。重点支持专业化孵化器建设,形成公共研发检测设施和专业化服务条件,提升细分产业集聚能力,为高科技创业公司提供茁壮成长的微环境。鼓励“危污乱散低”腾退土地资源建设科技园区,嫁接知名园区运营商,破解“好项目找不到好地方、好地方没装上好项目”的困境。加速集聚高端顶尖人才。强化精准招引力度,优化人才政策措施,把人才集聚嵌入到高水平平台、企业、项目招引工作的核心环节。紧盯北上深等重点地区,完善“创新资源引育地图”,提升招引队伍能力素质,运用“创新链引才、以才引才、柔性引才”等创新模式,吸引集聚一批“掐尖”人才团队、前沿技术精英和掌握关键技术人才。
4.全面优化近悦远来创新生态。积极拓展开放创新。依托中瑞(常州)国际产业创新园,加强交流互动,关注创新大国、关键小国来源,推进科技项目、双创平台、海归人才“高质量引进来”。支持外企设置研发中心,实现研发本土化,加强与国内高校、本土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合作。鼓励本地企业“高水平走出去”,推进“一带一路”合作,通过设置离岸孵化平台、海外研发机构等方式,多渠道推进中外创新合作。深化产学研合作。拓展创新合作网络,着力构建中科系、高校系创新合作体系。支持重点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成立校企联合实验室、联合创新中心等在内的创新产学研合作载体,鼓励与本地高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开展应用型人才定制培养和联合研发,实现资源共享和良性互动。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以苏南国家自创区常州高新区一站式服务平台和常州高铁新城省级科技服务业特色基地的建设为契机,常态化开展“菁常汇”品牌系列对接活动,支持骨干科技服务业机构质量、规模、服务资质上台阶,加快提升高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强与银行金融机构和省市创投资本联动,开发实施“积分贷”等满足创新主体不同成长阶段需求的多元化科技金融产品,更多导入“金融活水”。
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常州国家高新区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坚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新定位,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格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常州高新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