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区应急管理局将深入贯彻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和市、区党代会精神,找准差距不足,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工作实效,保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有效防范和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实现“双下降一杜绝一控制”工作目标,以新担当新作为赋能市委“532”发展战略,推动全区现代化建设走在更前列,主要体现在进一步做好十方面工作:
(一) 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落实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学习中汲取干事力量,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运用应急管理党支部力量,在急难险重任务、重大突发事件中,组织党员发挥“领头雁”作用,扎根基层服务;围绕“选、育、管、用、储”等环节,统筹推进应急管理系统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工作;更严要求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强对党员干部全方位的监督,持续净化局内政治生态,为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政治保障。一是抓好党支部自身建设。加强对党支部、党支委及全体党员在党建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式”推进,真正把责任传导到位、措施细化到位、检查督促到位,激发全体党员尽职履职。二是抓党建工作载体创新。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通过纵向分析、横向对比,检视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突破瓶颈的方法、路径,丰富教育载体,激发党员参与党内生活的积极性。三是抓党建业务融合发展。充分挖掘业务领域丰富的党建资源,找准创新党建工作的发力点和落脚点,及时发现和宣传在平时工作中看得出、急难险重关头顶得上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辐射作用,激励和带动全体党员干部争先进、促发展。
(二) 进一步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对安全发展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两个至上”,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推动安全发展理念入脑入心入行。着力推动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落实督导工作要求,从严从细抓体制机制建设、抓风险源头管控、抓问题隐患整改,在安全症结解决中全面提升全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治理能力。
(三) 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实施办法,完善区党政领导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工作清单、区部门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考核指标等文件制度,深化细化“五个责任”,确保安全生产责任传导到位、落实到位。尤其是深入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题”三年行动,推进企业安全生产由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安全风险管控由政府推动为主向企业自主开展转变、隐患排查治理由部门行政执法为主向企业日常自查自纠转变。
(四) 进一步深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力抓好“1+2+6”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尤其是今年深入实施的139项重点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紧盯事故易发多发的工商贸、道路运输等行业领域和第三方作业管理,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对交叉领域和新兴行业安全监管问题,将协同市安委办协商监管部门和监管职责,防止产生监管真空。同时,全力抓好全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调查工作,为后续的评估与区划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五) 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督导巡查。高质量完成省市督导、巡查反馈问题的整改,加快省委危化品专项巡视反馈问题闭环整改,全力做好省市纪委监委对我区和滨开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监督检查的迎检准备工作。指导5个区派驻督导巡查组继续深入督导工作,指导帮助被督导巡查单位查找问题、推动整改落实、建立长效机制。
(六) 进一步深化公共安全体系建设。配合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规划课题组在第二轮意见征求的基础上,继续修改完善,形成最终的编制成果,并确定“危污乱散低”出清行动、工贸企业重大安全隐患动态清零行动、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等5项重点工程,以项目化形式助推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落地落细,探索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公共安全领域高新区样板,为下一步创建“统筹发展和安全示范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奠定基础。
(七) 进一步深化“危污乱散低”企业整治提升。加快推进各地“危污乱”类企业整治进度,落实动态排查更新机制,加强常态化管控,从根子上消除风险隐患;对“散低”类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提升方案,全面启动工业用地提质增效行动,加速全区C类、D类企业“退二优二”,支持配合2个连片整治试点地区加快企业搬迁、项目招引和园区建设,争取早出成效,督促其他板块推进开展连片整治,腾出更多发展空间。
(八) 进一步深化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各地各部门对照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要求,在危化品使用单位自查自改的基础上,通过部门联动开展督查检查、“四不两直”随机抽查方式,对重点单位、重点企业、重要场所和重要环节安全风险隐患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治理,对发现的隐患督促使用单位逐条逐项整改闭环,确保专项治理取得实效。
(九) 进一步深化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通过培训指导、专家辅导、检查推进等举措,督促指导全区规下企业10月底前基本完成风险报告工作。同时将加强对零申报企业的专项督查,特别是对敷衍了事、零申报较大以上风险的企业加强执法检查,倒逼企业如实申报和管控安全生产风险。
(十)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突出开展突发事件专项预案实战化应急演练,加强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扩大“应急交底箱”“微型消防站”覆盖面,提前做好抢险救援装备、物资等应急准备,全面落实应急巡查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头在岗值班和信息报送制度,将精准预防、快速处置落到实处。大力推进危化品等高危行业、重点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对火灾爆炸、人员离岗、违章作业等的视频智能识别和风险报警。深入开展安全宣传“五进” “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等活动,推动安全发展理念深入基层、企业和一线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