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行政审批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以“高新事·高兴办”品牌为统领,坚持用心学党史、用情办实事,不断提升审批服务质效,切实增强企业、群众满意度。1-9月累计完成全流程企业开办5955家,平均用时为0.62个工作日,较去年同期缩减56%,累计打造0.5个工作日最优案例4637个,近80%的企业开办仅需半天,91.1%的新设法人公司实现全程电子化登记;工业类新建项目施工许可平均用时为7.91个工作日(含中介机构用时),较去年缩减18.3%,其中最优用时为3.0个工作日。多项改革举措受到国办和省、市领导关注认可,科技赋能提升审批服务质效方面的做法,刊登在国务院《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简报》;“1+N注销套餐”破解企业退出难的做法,刊登在省政府办公厅《每日要情》和国务院办公厅《昨日要情》,省政府相关领导作出专门批示,省政务办领导来区专题调研该项工作。“全面营造最优政务服务营商环境”获评江苏省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县活动优胜项目并被推荐至全国参评。
1.办好三件实事,增强企业群众满意度。按照“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紧贴民情民意,围绕三件实事主动担当作为,以实际成效回应企业、群众的现实关切。一是“1+10+N”三级政务体系初步建成。区级政务大厅实现行政许可事项100%、政务服务事项90%以上进驻,获评江苏省首批、常州市唯一县级“最佳政务大厅”。10个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实现150个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应进必进”“全科+专窗”服务100%覆盖;薛家、新桥、龙虎塘、春江、魏村新建投用,孟河、罗溪、奔牛、西夏墅在原有基础上改造提升,三井新大厅年内投用。136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持续做好民生服务类事项的承接办理,深化网格+政务服务代办试点,实现服务由“群众跑”向“我来跑”的转变。加强与银行网点联动,35个政务服务便利站全面铺开。二是“一网通办”深入推进。跨域通办不断扩大,先后与上海市宝山区、黄浦区、江苏省太仓市、常熟市、姑苏区、无锡市锡山区、惠山区行政审批局,与青岛市即墨区、滨州市惠民县签订“跨地域通办合作协议”,实现苏锡常高新区政务服务一体化共建。“一件事”服务日益优化,构建市场准入类、工程领域类、民生服务类“一件事”70个,线下专窗服务、线上60个“一件事”在线申报率达85.7%,已有785家企业完成申报,办理时限提升60%以上。“秒批秒办”持续拓宽,累计构建“智能审批”服务场景17个,办件量达1700余件。率先推出智能导办服务,在无声叫号系统中设置“老年人取号绿色通道”专栏,实现老年人需求一键直达导服人员,累计为老年人提供帮办陪办代办服务1000余件。三是政务直通车巡回服务有效开展。创新推出“星期六审批服务直通车”,推动高质量审批服务进重点园区、进重点项目、进基层一线、进上市后备企业,已开展主题巡回服务10余次,累计解决各类疑难问题50余个。在全省首创以“政商合作”新模式将政务服务直通车“开”进商业综合体,并逐步向人才公寓、产业园区延伸,现已建成江南环球港、嘉壹度、孟河星光城、薛家人才公寓、创意产业园等5个直通车站点,实现35项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
2.推出三大举措,提升营商环境认可度。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狠抓任务落实。印发《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2021年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制定6大攻坚目标、35个任务类别和155项具体措施。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专班为抓手,组织召开推进会和督查推进会,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督查通报,全力冲刺年度省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实现对标超越。编制《优化营商环境白皮书》,撰写2020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分析报告,建立指标月报制度,督促各指标牵头单位对标找差、固强补弱。对标苏高新,牵头制定《常州高新区“对标一流、争先进位”发展环境专题2021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三是联动多方资源,共建营商联盟。加强高新区营商环境联盟建设,先后与区法院、区人力资源产业园、孟河镇商会、孟河镇青商会等结对共建,多次开展营商环境路演等活动,构建共商共建共享优质营商环境。
3.深化三项改革,跑出审批服务加速度。一是工程审改助推项目提速。实行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并审批,累计为35个项目节省财政资金105万元;实行质安监与施工许可合并办理,累计服务项目63个;实行500米(扣除不破土长度)及以下短距离电力工程以及任何长度的不破土工程电力接入免审批,累计服务项目21个。对省市新建重点项目建立“一企一群”工作机制,助力项目倍速推进,实现全市首个“四证三书”齐发,以及全省首个“四证五书”齐发的“拿地即开工”案例,全力探索“拿地即开工”新北模式。二是“证照分离”助企减负增效。全面落实“证照分离”全覆盖改革,在全市率先通过“多证合一”方式实现了对食品经营(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审批改备案,截至9月底累计办理155件。稳步扩大告知承诺制实施范围,对住所证明、人员资格证明和公司章程等证明事项落实告知承诺制,各类告知承诺制事项累计办件483件。常州市“证照分离”改革推进会4月在我区召开,对我区相关改革经验进行宣传推广。三是“一业一证”实现极简审批。首批选择劳务派遣、便利店、超市、药店、美容美发店、浴场等10个市场主体增长较快、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在全市率先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实现“一业一流程、一证即准营”。截至9月底,共发放“一业一证”行业综合许可49张。
4.优化三类服务,加强线上线下便利度。一是提升审批业务服务。在全省首推“VR云勘察”,建立集业务受理、远程勘察、审核报批、审管联动于一体的“VR 云勘察系统”,累计构建VR云勘察申报场景6个,压缩踏勘时间超80%,打通不见面审批堵点;推进“云勘察”功能下沉至基层,在低保户远程身份核验、店招标牌审批等领域率先应用。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1+N”注销套餐办试点,通过营业执照与若干许可证一次性同步注销,实现企业注销便利化,截至9月底,累计服务企业7家。优化企业准入服务,全面推广应用“全链通”,住所集中备案惠及市场主体9000余户,“一照多址”惠及企业7家,累计发放“一证化”市场主体综合许可194张。为新办企业发放“企业开办大礼包”,提供企业参保指南、公积金缴存、金融服务等数十项政策指引。全面开展个人股权转让协税工作,截至9月底累计协助入库个税超1亿元。二是提升公共平台服务。通过“政策一键通”平台加快建立健全集政策查询、政策解读、政策申报为一体的政策供给体系,累计收集7类涉企政策299条、6类涉民政策305条,超8.7万人次使用。完善江苏政务服务网新北区旗舰店功能,开通注销、一业一证、一件事等专栏,拓宽网办途径;“自助办”业务范围拓展至市级及6个辖市区和常州经开区;人才落户、人力资源服务备案等4个事项实现“移动办”;实现20个民生档案远程查询事项在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办理。区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与区纪委监委、区作风办联动对接,1-9月共受理有效诉求31284件,其中省平台转派工单办结率100%,省回访满意率96.13%。三是提升大厅现场服务。制定《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窗口工作人员手机放置使用规定》,对窗口工作人员手机进行统一集中管理。设置“不高兴”窗口、“不高兴”意见箱、吐槽墙,主动收集企业、群众意见建议,对日常巡查发现的200余个问题和第三方暗访反馈的105条意见均督促整改到位,切实把群众“吐槽点”变成工作“着力点”,推动政务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此外,新大厅建设、文明城市建设、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工作均有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