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镇农村工作局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发展为目标,较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2021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突出亮点,全面抓好工作开展。一是抓好粮食生产。依据中央一号文件及地方各级文件精神,针对储备土地、企业退地等地块因地制宜制定复耕方案,2021年水稻种植面积为7056亩,其中新增水稻种植面积1500余亩。水稻平均亩产689.81公斤,较去年亩增30公斤。小麦平均亩产375.68公斤,较去年亩增13公斤。二是抓好农业科技支撑。一方面协同省农科院,在东南村开展了大球盖菇试种,以秸秆为主要培养料,既能提升秸秆利用率,保护生态,又能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利用益农信息社、农产品监管平台及告知书等形式进行农技知识宣传,全年累计发放资料6000份,系统化培训职业化农民60人,组织参加区级职业农民培训200余人次,组织上报水稻示范户20户、蔬菜示范户10户。三是抓好质量兴农。一方面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结合实际工作,主要针对水产养殖、农业机械、农业灌溉、水利工程等方面进行会议部署、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在安全专项检查中发现的10余处安全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另一方面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进一步压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完成产地检疫生猪6300余头,生猪尿样“瘦肉精”检测400余份;完成区级蔬菜农残速测3054个,合格率100%;新建4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服务站以及1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服务点;将800个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纳入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累计开具合格证20万余张,实现入网主体更新完善、入网主体培训率、档案电子化等全覆盖,提升农产品生产主体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注重部署落实,全力抓好“六稳”“六保”工作。一是抓好动物防疫及无害化处理。全年防疫牲畜口蹄疫32653头次,生猪高致病蓝耳病19525头次,猪瘟19525头次,小反刍兽疫317只次,羊五号病317只次,禽流感 311070羽,鸡新城疫310235羽,犬53只,消毒31万余平方米,无害化处理病死猪2300余头,无害化处理河道漂浮、路边乱抛死猪2头。二是抓好防汛抗旱工作。在从严从细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的同时,坚持做到24小时值班不离岗,防汛期间接到香山社区居民反应积水问题,工作人员立即前往,确定原因为新孟河拓浚工程造成雨水管网堵塞,遂紧急调动水泵进行排水,及时消除积水。防汛巡查时发现园区积水,立刻排查原因为落叶杂草堆积造成管道排水不畅,遂立即组织进行疏通,长1000米。三是抓好农灌工作。实行一人管理多站,做好报修工作,确保各电灌站正常使用。对水费收缴编制合理方案,对各项经费支出严格把控,建立健全各项考核制度,与各灌区分站长签订农灌责任状,做到广开财路、减本节支、深挖潜力,农灌收支平衡有余;完成全镇21581亩农田的水价综合改革,并通过市区级验收。
(三)注重蹄疾步稳,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是水利工程建设。1.村庄沟塘清淤工程。涉及8个行政村(社区)52座沟塘,9.85万方土方,已经全部完成。2.配合做好新孟河拓浚工程及水系调整工作。目前,主线工程已全面完成,正在配合进行扫尾工作。东风河翻水站、王家站、东河巷站、西站、西河巷站、阳澄湖桥、北桥已建成并投入运行。3.冬春水利修复工程。工程涉及华墅社区、梅林村、观庄村等5个村(社区),主要包含排水工程、灌溉渠工程、护堤止塌工程等10余项,投入资金约55万元,已在汛前全部完成并投入运行。4.农村污水管网建设。根据目标任务,2020年农村污水管网涉及水塔口村、池上社区、浦河社区等6个村(社区)2065户,全长61596米,投资金额约8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2021村庄污水管网建设涉及东南村、浦西村等5个行政村1284户,目前第一批已完成前期设计、方案对接以及招投标工作,即将进场实施。5.园区农田水利项目。该项目以完善水系功能、优化河网布局,提高区域调蓄引排能力、增强区域河网水体流动、美化工程沿线及周边生态环境为目标,涉及河道11条,总长约20.52km,新建生态护岸河道长约7.731km,涵洞约2.13km,水环境提升工程18处,巡河道路铺装约13.36km,争取上级资金约1.3亿元,目前已完成前期排查,完成初步方案设计,正在进行招投标。预计年底完成近5000万的工程量。二是省级示范园建设。根据总体方案,围绕突出主导产业、提升服务能力,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奖补资金为引导,重点建设示范园道路工程、排水工程、农机仓库、育秧中心、烘干中心、环艺提升、品牌提升、监控网络8个子项工程。目前已完成7个项目共计1613万元的招投标工作,按计划将于11月份完成本年度示范园建设项目的现场施工、建设监理、竣工验收等工作,12月完成本年度项目审计与结题验收等工作,迎接示范园创建第二轮绩效评估。
(四)注重打牢根基,全力深化美丽乡村。一是深化农村长效管理工作。通过加强宣传引导,调动群众积极性;充分利用管理平台及手机小程序对每季度完成全覆盖考核,考核完成情况将纳入季度考核,促进村庄长效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建立“回头看”机制,对于问题整改、推进效果开展复查,既揪住老问题,又严查新问题等措施,完成全区“保二争一”的目标任务。目前三个季度平均得分为92.15,列全区第二。二是深化美丽乡村项目建设。1.加快推进东南村美丽乡村三期建设。目前东南李家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案设计已完成并通过审核,正在进行深化设计及施工图纸出图,村内土地、房屋收储,即将进入招投标阶段;2.积极推进线上梅林村、西金小院运营、夏家村游学营地等项目。整合全村现有景观节点和资源,与龙西田园乡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深入开展合作,带动周边村民参与,共同致富增收,同时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目前龙控集团已安排相关工作人员进驻梅林现场办公,加快项目推进速度,计划于明年年中完成项目建设并开始接收团队体验;3.建设美丽乡村农业旅游经典线路2条。已完成美丽1号民宿、园区稻田艺术以及梅林夏家、东南韩村乡村环境整治。梅林已与龙控就美丽乡村合作模式达成一致,正在积极推进相关项目建设,东南小院正在运营,梅林-东南整体旅游线路正在积极推进建设中。4.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工作。深化梅林、东南、水塔口试点村建设,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目前三个行政村完成村庄规划,待上级政策要求出台后,将全面推进项目实施。三是深化河道生态保护。在强化河道长效管理、深化河道生态整治的同时,从大河到小微水体,推进河长制责任落实全覆盖,坚持一坑(塘、沟、渠)一策,管水治水到村,打通河湖管理“最后一公里”。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示范村打造带动全面推进小微水体治理。2021年共计完成生态河道整治6条,长16.5km,完成小微水体整治32条,将梅林夏家村创建成为常州市“小微水体河长制示范村”,目前已通过市级验收。
(五)注重强村富民,全力推进产业扶贫。一是推进制度建设。制订了《西夏墅镇2021年村(社区)干部报酬考核办法》。根据区级文件要求,依据“四议两公开”工作流程开展2021年村级财务预决算编制工作。在季度财务结账后,组织村(社区)会计进行业务交流,提高了村(社区)会计的业务水平。二是推进村(社区)“三资三化”专项提升。一方面通过清产核资工作,摸清了村集体家底,截至2021年三季度,全镇农村集体总资产为45669.59万元,负债为27603.94万元,所有者权益18065.65万元,为下一步村集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2021年已完成产权交易15笔,交易金额171.9021万元,4笔正在流程中,预计成交额32.4048万元。三是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根据省、市、区股改工作要求,我镇10个村(社区)332个生产队11739户39857人在完成赋码登记和成员信息录入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平台后,11739本股权证书全部发放到位,夯实了脱贫攻坚的经济基础,使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四是推进园区各项工作。一方面完成天龙花木地块的招商工作,引进常州市重点农业项目维尔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打造园区土地高效利用以及农业三产融合的新亮点。结合“乱占耕地建房”“危污乱散低”“大棚房整治回头看”等排查工作有效开展园区土地非农化排查工作,依法依规处置存量问题,确保非农化整治任务落到实处。另一方面通过对欠租企业的起诉以及沟通,协商收回欠款共计319.3011万元,2021年末,园区已提前开展租金收缴工作,协调各属地村委召开租金收缴会议,确保租金能够按合同收缴,有效降低租金欠款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