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我镇农村工作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把勤政为民作为第一要求,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加快农业现代化为突破口,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立足乡情,攻坚克难,负重奋进,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一、夯实基础,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一是做好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动物防疫工作。上半年完成监管巡查35次,完成区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定量抽检87个、定性检测350个、完成蔬菜农残速测708个,合格率100%。全镇4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服务站和一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服务点,合格证开具覆盖全镇监管主体,累计开具合格证21万余张。针对水产养殖50亩以上的农户一方面加强禁限兽药的宣传,另一方面要求做到制度上墙。对在渔业安全专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在农村工作局监督下对10处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上半年防疫牲畜口蹄疫2.67万头次,生猪高致病蓝耳病2.67万头次,小反刍兽疫400余只次,羊五号病400余只次,禽流感19万余羽,鸡新城疫19万余羽,犬1000余只,消毒3万余平方米,其中使用液剂34箱,粉剂100余公斤。二是扎实稳妥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成立了镇防汛防旱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汛防旱应急预案;组建了20人的专业技术抢险队,落实了防汛物资,储备有各类水泵20台,发电机2台,草包800个、编织袋2600只,土工布1200平方米以及铁丝、毛竹若干;排查了5座地下车库、25条排涝河道、各类泵站28座、套闸10座、翻水站5座以及各类小型水利工程100余座,加强值班和带班制度,严肃防汛纪律。三是持续做好农机农灌工作。做好报修工作,确保各电灌站正常使用。对水费收缴编制合理方案,对各项经费支出严格把控,建立健全各项考核制度,与各灌区分站长签订农灌责任状,完成全镇21581亩农田的水价综合改革,并通过市区级验收。上半年对全镇28台小型拖拉机,23台大中型拖拉机和收割机进行年检年审工作,均检验合格。
二、铆足劲头,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发展
一是进行冬春水利修复工程。工程主要涉及梅林、东南、水塔口、华墅等7个行政村(社区),包含排水工程、灌溉渠工程、护堤止塌工程等10项,已在汛前全部完成并投入运行。二是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1、村庄沟塘清淤:根据“十四五”轮浚规划,结合2021年汛期暴露的问题,1月完成河道清淤招投标,5月底完成38座沟塘的清淤,约3.8万方。2、生态河道整治:2022年我镇东风河纳入省级生态河道整治工程,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正在进行预算编制以及审核,预计6-7月进行招投标,8月正式开工,12月完成生态河道建设。3、小微水体整治:已完成47条小微水体的前期规划以及方案,预计7-8月进行招投标,9月开工,11月完成整治,共计投入约80万元。三是开展农村污水管网建设。根据目标任务,根据2021-2023三年目标任务,我镇将在2022年前完成城巷大沟东段生态环建设(总投资约为1300万元)、2023年前完成农村污水管网全覆盖。目前正积极配合新美水务以及中车集团,6月完成现场勘测,施工放样,协助矛盾处理,确保工作蹄疾步稳推进,力争在年底完成35个自然村的污水管网建设。
三、以人为本,美丽乡村建设长足发展
一是农村长效管理扎实推进。通过加强宣传引导,调动群众积极性,充分利用管理平台及手机小程序对每季度完成全覆盖考核等方式,促进农村长效管理。第一季度长效管理考核位列全区第二,目前正在积极整改,进一步完善,争取在二季度考核中有所进步。二是美丽乡村建设。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业农村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形成“一村一品”,深化东南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包括李家村8个标段项目建设:2月全面开工,目前完成约60%,预计10月完成;稻田民宿项目:4月完成招投标,目前正在全面实施,预计12月完成;历史文化馆建设:目前完成约60%,预计10月完成。三是居民集聚点建设。积极探索农村住房改造试点工作,推进梅林、东南、水塔口居民集聚点建设。梅林村通过前期宣传发动、政策解读,经过审核,68户符合标准的农户已缴纳保证金,签订承诺书,待上级指标文件下达,争取7月开工;水塔口村村庄规划目前正在进一步制定方案,有序推进;东南村力争年内开工。
四、勤政为民,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稳步推进
一是农资补助工作稳步进行。上半年开放了赤霉病防控农药补助申请,向全镇39户农户发放补助农药2180瓶,补助面积达2189亩;开放水稻专用配方肥补助申请,向全镇30户农户发放配方肥共计269吨,补助面积达7940亩。二是巩固村(社区)“三资三化”专项提升行动成果。一方面持续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拟订了《西夏墅镇2022年村(社区)干部考核奖实施办法》,组织村(社区)会计进行业务交流,提高村(社区)会计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持续规范产权交易,上半年通过产权交易平台成功完成13笔资产、资源类交易,交易金额115.9万元。三是盘活农村资源促进增收。根据各村(社区)实际情况,努力挖掘区域内可发展的经济潜力股,不断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引导协助观庄、梅林、浦西、浦河等村(社区)通过整合闲置资源建设标准厂房以及物业项目,强造血功能。目前观庄村已完成设计方案评估已结束,正积极与腾退企业进行商谈。另一方面盘活土地资源,进行土地复耕,增加水稻种植面积,带动集体增收。目前水稻面积新增1000余亩。
五、提档升级,园区建设强势推进
一是示范园项目稳步推进。2022年为示范园创建的最后一年,5月份根据二期示范园项目的验收与绩效考核要求,完成二期8个项目即道路工程、排水工程、农机仓库、育秧中心、稻米烘干中心、生态环境提升项目、品牌建设提升项目、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的施工与镇级验收工作;4月份通过多次三期方案汇编,明确了2022年度奖补资金使用方案;目前三期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重点建设现代智慧水稻园供电建设项目、现代智慧水稻园育秧流水线建设项目、现代农业展示园展示中心项目、智慧农业示范园仓储建设项目、智慧农业示范园冷链建设项目、示范园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建设项目、智能农业示范园智慧平台建设(二期)、现代智慧水稻园生态环境提升项目(二期)。目前8个项目中供电建设项目、展示中心项目这2个项目已完成项目施工并通过验收;仓储建设项目、冷链建设项目、废弃物综合利用建设项目这三个项目正在有序施工中,计划于7月底完成;育秧流水线建设项目、智慧平台建设(二期)、生态环境提升项目(二期)将在7月中旬前完工项目招标工作,三期所有项目计划在8月份前全部完工,9月份前完成验收审计工作。二是收储复耕土地,有效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截至6月,园区通过土地复垦,企业退地,洽谈企业产业调整等多种渠道的努力,2022年上半年园区共计新增水稻种植面积651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