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省厅、市局的指导下,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把退役军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解决退役军人的困难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把退役军人是否满意、是否认可作为检验标准,扎实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围绕善作善为,深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一是深入开展示范创建。进一步落实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任务,加强镇村两级服务站建设督促检查,在全市率先完成136个村级服务站的建设工作,切实打通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的“最后一公里”。其中,奔牛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被评为“江苏省百家红色精品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兰翔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被评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样板站”。二是着力强化实体运转。以推动“一站式”办理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站服务保障水平。积极打造各具特色的基层服务阵地和品牌,建成了“582”“溪引力”“古运河畔,戎耀奔牛”“弘五心”等多个退役军人服务品牌,全年共开展各类活动102次,在推动乡村振兴、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积极完善服务体系。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服务中心+社会力量”联动服务保障体系,建立新北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大数据平台,实现对全区退役军人的高效管理和精准服务;增设法律援助站、心理健康关爱室等功能室,成为广大退役军人感情联络的纽带、政策咨询的窗口、信息沟通的渠道、就业帮扶的平台;引进2家社会组织,开展退役军人走访排摸、崇军公益服务、精准帮扶等方面的协作项目,进一步拓展工作运行体系。
二、围绕凝心聚力,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一是找准突破口。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将现有的政策用好用活用足。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国家抚恤补助金共计约2100万元,发放水、电、气补贴共计约180万元;投入42万余元走访慰问困难优抚对象;对西夏墅镇身患骨癌的一名29岁退役军人和奔牛镇家庭特别困难的一名退役军人分别给予5000元的帮扶慰问。同时,充分融合两新组织拥军优属协会及就业创业促进会等社会组织力量,政策内解决与政策外资助相结合,切实解决好退役军人的后顾之忧。二是找准切入点。高度重视军人退役后“第一课”,在适应性培训课程中开设思想政治课,做好部队与地方教育的有效衔接。发起成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投身城乡基层治理、疫情防控、法律援助等工作和经济发展主战场、社会事业主阵地,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是找准幸福点。建立健全常态化联系机制,广泛开展“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活动,确保把党和国家对退役军人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开展区首届“最美退役军人”和“最美拥军人物”评选活动;组织开展退役军人党史知识竞赛、乒乓球比赛、“戎耀龙城”诗书画比赛、“镜头里的常州”双拥摄影比赛、退役军人系统岗位练兵比武等系列活动,全面营造爱国拥军氛围。
三、围绕提质提效,深化安置就业促进服务。一是提高安置服务质量。拓宽安置渠道,优化工作流程,突出纪律监督,高质量完成14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和军队转业干部的接收安置工作。优化退役士兵返乡“一件事”工作流程,“一站式”办理基础信息采集、社保转移接续、预备役登记、就业创业意向登记等业务,共接收退役士兵154人,有效提升退役士兵的满意度。组织举办2021年秋季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班,帮助退役士兵加快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由部队建设的主力军向地方发展生力军的顺利转变。二是拓展创业服务平台。制定出台全国首个县区级《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扶持奖补办法》,用“真金白银”助力退役军人创业创新。组织举办创业政策发布会,发布“智惠军创 创响未来”特色服务品牌,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新华日报、常州电视台等国家、省、市新闻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营造了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浓厚氛围。组织举办6场“思享汇”和1场创业沙龙活动,邀请人力资源、海关、财税等方面的专家解读最新政策,交流分享创业经验,帮助退役军人汲取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三是优化就业服务体系。组织举办首届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大赛,引导退役军人走技能成才之路。开设新北老兵服务网,升级打造“就业超市”2.0版本,进一步完善企业招聘信息、个人简历发布、政策法规宣传、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办理等五大功能模块,并与“新北老兵”微信公众号绑定,智能化、便捷化水平大大提高。组织区、镇两级分别举办退役军人、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提供工作岗位2000余个,共有300余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紧盯2020年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率高质量考核,实行月统计、月通报制度,整体就业率已达86.4%。
四、围绕共建共融,深化双拥优抚保障工作。一是努力提升双拥实效。组织好春节、“八一”双节期间走访慰问部队和优抚对象工作,力求做到形式更多样、覆盖更全面、效果更明显。2021年,主动走访部队了解官兵需求,为部队办实事及慰问经费投入200余万元。其中“健康进军营”“书香进军营、共筑强军梦”等活动,受到官兵一致好评。协调解决部队官兵子女入学入园58人。二是切实深化优抚保障。经常性开展走访慰问,持续做好规范悬挂光荣牌,创新尊军崇军活动方式,增强活动仪式感。进一步落实政策,用好资金,严谨做好重点优抚对象各项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困难退役军人渡过难关,兜住民生底线。按照市级部门下发的抚恤补助标准,上调“三属”等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标准,上调有工作单位伤残军人和调整企业退休“两参”人员的生活补助等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标准。春节期间为全区2263名优抚对象发放节日补助金和临时补贴共计62.1万元;为全区530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每人1000元的专项门诊补贴。三是大力推进褒扬纪念。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烈士纪念日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仪式”等活动,各镇(街道)、成员单位共开展32场英烈宣讲活动。组织开展全区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专项行动,设施得到全面修缮提升,制订下发《新北区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暂行规定》,推动烈士纪念设施长治长效。
五、围绕帮扶稳控,深化矛盾问题攻坚化解。一是强化维权保障基础。规范信访办理程序,以化解矛盾为目标,注重教育疏导,着力解决问题,今年以来共接待信访人员91人次,接转处理上级交办信访事项16件,作出信访答复意见书6份,切实维护好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深入开展退役军人矛盾问题攻坚化解活动,在春节、建党节、建军节等特殊时间节点,局主要领导开展基层调研暨走访慰问活动,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诉求,先后走访慰问100余户退役军人家庭。二是强化攻坚化解能力。按照“一个案子、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个方案、一包到底”标准落实领导包案责任,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工作措施和化解时限,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落实政策、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上,最大限度消减信访存量。定期召开重点信访问题部门会商会议,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对苗头性问题提前介入,实现整体稳定的良好态势。三是强化社会协同治理。构建覆盖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退役军人法律援助服务工作体系,与司法部门密切协作,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法律服务咨询、法律援助服务工作,及时化解退役军人涉法涉诉矛盾纠纷,妥善处理退役军人法律援助诉求,确保退役军人遇到困难有人问、有人管、有人帮,真正让退役军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社会的公平正义。
六、围绕固本强基,深化机关党建工作引领。一是巡察整改有力度。2020年接收了区委第三巡察组的工作巡察,反馈意见下达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凝心聚力抓党建、一着不让抓整改,针对巡察反馈意见中指出的7项15个问题,形成具体落实举措29条,层层推进巡察整改责任落实,目前已全部完成巡察整改。二是学习教育有深度。坚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通过“三会一课”“第一议题”等方式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把学习贯穿全过程。开展“学党史 砺初心 守护·2021”清明祭英烈活动,重温党的百年光辉历程,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凝聚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开展“学党史、找差距、献智谋”主题演讲,将党史学习教育同全局工作紧密结合,推动全局工作高质量发展。每周开展党史学习交流,要求人人讲好三分钟时间的学习感悟,确保党员干部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三是为民服务有温度。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兵支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走读”活动,通过对标找差,进一步推进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号召广大退役军人投身战“疫”一线,落实联防联控措施,以实际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军人本色和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