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教育局 > 内容
时间使者脚步匆匆,期末钟声已然敲响。寒风凛冽的冬天褪去了单薄华美的衣衫,却无法消退老师们研学的热情。从盘龙的风景旖旎到玲珑的缀缀诗意,龙虎塘实验小学第十八周语文学科研究日活动如约而至。
小课堂,大未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来自低年段的张璐瑶和万雨晴天老师承担了两节极具研讨意义的青蓝工程展示课——《青蛙写诗》和《狐假虎威》。万老师的课堂师生互动氛围浓烈,孩子们的参与感和积极性较强。经过简单的评课讨论之后一年级的沈克芳老师也从重朗读善表演、师生互动多,生生互动强、课内外知识的牵移结合三个方面肯定了万老师本次的精彩展示。反观张老师的课堂就显得极为稳重扎实。李菲老师作为二年级代表对这节《青蛙写诗》利用“设计精巧”“语言多元”“表达丰富”三个关键词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和建议。两位年轻的新教师顶着压力将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现在大家的面前。真可谓“流年笑掷,未来可期!”
小板书,大学问
低年段的课堂研讨火花四溅,中高年段的理论分享也毫不逊色。中年级的徐晨璐和李欣两位老师将学习融于课堂,将课堂聚焦“板书”。徐老师就板书设计的原则、设计形式、怎样设计板书和板书使用技巧四个方面着手,结合丰富的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学习分享,让大家对如何让板书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除了板书设计,课堂教学语言的巧妙运用,也是抓好课堂教学的一大法宝。李老师从“注重逻辑”“讲究启发”“力求生动”“综合表达”四个方面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经验,围绕“课堂语言的运用”这一主题,对如何让“语言表达”这一法宝在语文课堂上大发异彩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
分享结束后,老师们还积极进行了探讨。其中,孙洁老师认为本次分享让我们对如何发挥好板书的作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例如板书要“抓住时机”“要提升板书语言的凝练性”“要根据文本特点、学生特点设计板书”。张兰兰老师则认为,恰当的语言语调的变化的确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这也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课程教学中心夏主任针对本次的理论分享还进行了高位引领。夏主任不仅对徐老师和李老师的精心准备予以了肯定,还给老师本提出宝贵的建议,尤其对于今后理论分享的展开,夏主任也真切地提醒老师们不要为了“分享”而分享,要讲理论分享真正化为日常的研究,以切实提升自身的教育教研能力。
小方法,大成效
高年级组以“整本书阅读”为主题,由吴科老师和黄丽娟老师进行了以“整本书阅读”为主题的序列化理论分享。黄老师分享的主题是《有序规划,推动整本书阅读的有效落实》,从背景分析阅读理由、阅读范围、教学建议四个方面展开。强调读整本的书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本书阅读能够扩大阅读空间,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发展语言,锻炼思维,强健精神,提升境界。吴老师则围绕《讲好民间故事》的主题,总结出指导阅读民间故事的好方法,又分享了《田螺姑娘》课堂教学案例,扎实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整本书阅读主要目的不是基础知识的学习,也不是语文教学的拓展和延伸,而是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推动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方法,提高阅读质量,只有教会学生快速、准确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整本书阅读教学才会有实效。
小作业,大智慧
研学的魅力在于习真,它能铸就最好的教育。而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之下,作业的设计就成了大难题,其中单元整体的作业设计更是顺应了教育趋势。所以各年段语文老师们群策群力,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新型作业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知识点的有效掌握。各年级“分层化”“生活化”“积累化”“巩固化”和“拓展化”的语文作业便应运而生。一幅幅拼音姓名手抄报、一片片银杏叶小书签、一段段课文表演视频……是智慧的萌生,也是智慧的蔓延。
践教研初心如磐,创新型作业样态。愿所有的龙小语文人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中习教育之大学问,以集思广益之梯,攀精益求精之峰,在朝向诗意教育之路上奋楫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