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教育局 > 内容
共读是一种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
也有人说:教师应该是“职业读书人”。读书是否该成为一种职业,我们姑且不论,但我们可以断言:读书与教师成长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教师读书具有其专业价值。
新北区男幼师成长营的成员们共同阅读《有力的师幼互动》这本书,共同探寻师幼互动的魅力。通过共读形成一种共识:教师和幼儿的交流是有意识、有目的、有文化响应的交流,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有显著、积极影响的。
共享是一种碰撞
【小打卡】
前期成员们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了解师幼互动的两步“到场”和“与幼儿建立联系”,并通过打卡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也是老师们智慧共享的第一步。
【线上研讨】
7月25日19:00,男幼师成长营成员和导师印惠琴老师齐聚云端,借助腾讯会议的方式进行线上读书沙龙,通过主持人张建老师抛出的三个问题进行讨论。
1.什么是师幼互动?
2.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聊一聊与幼儿相处过程中你是如何到场的,你都做了什么准备?
3.以实际场景为例,说说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结合书本理论和自身的经验,谈一谈如何可以和幼儿建立联系。
最后,我们可以发现老师的读书逐渐步入三个阶段:
(1)读书纯读书,理解字面意识;
(2)读书联系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将其转变成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或是鲜活的个体;
(3)一种希望,读书能够触动到成员们今后的行为,哪怕只是一点点。
引领是一种助力
印惠琴:
1.师幼互动首先是一种以态度为主要的关系。要愿意走进孩子,愿意在当下能够静下心来去观察孩子,其次是建立一个和谐的、有爱的、安全的环境。
2.师幼互动是一种能力。包含研究儿童的能力、观察倾听的能力、课程生发的能力。
研究儿童的能力,比如说我会想这个孩子他的经验,他的习惯,他的气质,他的偏好,兴趣等等,就是文化包括社会生活等等。及其背后幼儿可能的发展,对接幼儿的当下生活,并给予适宜的支持。
观察倾听的能力,我们怎么样去说孩子才会听,我们怎么样听孩子才可能把他要想要说的话来告诉你?这就是我们在一种层面上面,我们要下去看见儿童,要善于和孩子同频,你要跟孩子在同一个频道上面,他才愿意把他所想的他愿意他就做的事情给你看,说给你听。
课程生发的能力,就是与共同经历一段有意义并且有意思的真实生活经历。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敏感的捕捉到一些课程资源,可能会给这个孩子的发展和乃至于对这个班的发展会有一些启示。
师幼互动是一种关系,更是一种能力,我希望我们每个小伙伴有研究的态度和眼光来研究儿童,研究自己。
当师幼互动开始的时候,
我们在逐渐走进和靠近孩子;
当我们一句话或是一个动作的启发,
我们在启迪孩子,也是在启迪我们自己,师幼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