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综保区管理办 > 内容
“不出门也办好了信用修复。”近日,拿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海关准予信用修复决定书》,我市某出口企业关务负责人小陈十分感慨。
去年12月,小陈所在企业因违反相关规定被下调为失信企业,在业务开展中陷入被动。此后,企业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了不良影响且未再发生其他失信情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注册登记和备案企业信用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已满足“修复失信”情形。
3月17日,企业第一时间向海关提交信用修复申请,收到邮寄材料后,常州海关立即启动修复程序并报南京海关。24日,常州海关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海关准予信用修复决定书》快递送达企业。
疫情期间,为避免企业因材料不全等原因延误修复信用,常州海关推行并优化信用管理“不见面办理”模式,扩大业务办理范围,通过远程沟通指导企业准备材料,办理手续全程无接触,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在此基础上,常州海关积极探索“云端培育”企业信用培育新模式,通过线上会议软件等即时通讯工具了解企业认证情况,开展精准答疑指导。疫情期间,对8家AEO高级认证重点培育企业开展了“云端培训”,有效满足疫情期间企业信用培育需求。
“直接听到海关的讲解,比我们内部宣讲要管用得多。”常州巴奥米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物流主管冯蓓蓓参加“云端培训”后说。
3月以来,常州海关通过不见面审批完成信用修复1起,开具企业上市融资所需信用证明15份,开展线上信用培育2次。接下来,常州海关将不断优化“不见面”培育机制,服务更多常州企业成为信用高级认证企业。